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理論研究

時間:2022-07-18 03:33:39

導語: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理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理論研究

近年來,隨著高等院校音樂教育專業畢業生的增多,用人單位供需關系的變化,音樂教育專業鋼琴如何教?如何學?教學理論體系如何完善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國內外發表有諸多關于高等院校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理論的研究文章(著),人們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研究方式、方法去探索高等院校音樂教育專業中鋼琴教學理論的相關問題。如果單就鋼琴演奏專業方向來說,無論是鋼琴教學的體系建設,還是鋼琴理論指導實踐,鋼琴作品積累,人才培養模式等都有一定的完善。但就我國高等院校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的實際狀況分析,明確培養目標,將音樂表演專業的鋼琴教學體系與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理論有機融合,以需求為導向,培養出適合社會發展的優秀音樂人才成為各大院校音樂教育專業的鋼琴教學焦點。本文是對我國高等院校音樂教育專業的鋼琴教學理論研究,著重探討研究高等院校音樂教育專業的鋼琴教學理論。文章從對當前教學現狀入手,通過調研分析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學存在那些問題;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的多元化;教學內容與培養目標是否適合;高等院校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學“一重多輔”等章節,論述高等院校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理論如何能引導和培養學生盡快適應社會需求,以較完善的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理論指導教學實踐,讓鋼琴——音樂教育專業必備工具發揮出更大潛能,最終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出高水平人才。

一、目前高等院校音樂教育專業的鋼琴教學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圍繞這一課題,我們首先從畢業生的調研入手,發現多數學生在學校讀書期間的專業課學習優秀,對鋼琴演奏技術有較全面的把握。即便如此,在短時間內還是適應不了中小學、文化管站的工作要求。仔細分析原因,對于即將從事音樂教育鋼琴專業的教師來說,光是鋼琴彈奏得好是不夠的,中小學和文化管站的音樂教育工作更多的需要教師的整體音樂素質和職業能力。我們又進一步對音樂教育專業鋼琴學生的學習情況;教材的選用情況;高等院校音樂教育專業教師的基本教學情況;以及音樂教育專業鋼琴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學的內容、方式、手段、課程設置等方面進行了細致的調查梳理,從中查找原因。經過梳理反饋的信息看出,在學校里學的諸多知識與實際工作需求有相當一段距離,學生們不能從院校畢業后就輕松地投入到新的工作當中,更不能發揮音樂課程應該起到的啟發心智、引領教學的作用。學生們普遍需要有一至兩年的時間去充實教學所需后,才能逐漸適應工作。目前我國高等院校音樂教育鋼琴教學大部分采用的是以專業主干課為主的教學模式,根據招收學生的條件、特點、選擇及學生們的專業優勢,側重專業方向的教學重心。有的學生鋼琴演奏的好,就會將學習重心放在鋼琴演奏上,有的學生嗓子較好,就重點以演唱訓練為主去發展,其結果造成音樂教育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不強。例如:中小學和文化管站開展的小型民族樂團、小型管弦樂團、銅管樂隊等系列音樂活動,不僅要求音樂教師有學習樂團指揮,了解樂團的種類、形式,還要掌握樂團的相關理論知識,演奏方法,小型作品配器的技能,需要音樂教師具備綜合知識儲備,甚至包括組織、調動、協調各方的能力。這就要求高等音樂教育鋼琴專業的學生,不僅可以作為單科教學教師,也要具有全方位的把控教育教學的能力,只有這樣才算是一名合格的教師。另一方面,從高等藝術院校音樂教育培養時代所需合格人才的角度出發,我們大膽設想,音樂教育鋼琴專業在課程設置;教學大綱的修訂、完善;選用教材與學習側重點;教學計劃實施應該與社會用人需求相匹配等。

二、高等院校音樂教育專業的鋼琴教學多元化發展

多元化,橫向可以理解為不同的國家、地域所產生的音樂文化,縱向可以理解為同一個國家的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音樂體系等。在國家的音樂教育發展中,高等教育是培養國家音樂棟梁的源頭。那么作為高等音樂教育就應該建立這種多元文化概念,了解學習不同音樂體系的東西,理解多元的共享與共存。從橫向來看,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學在不同的國家都存在,因為國家的發展都離不開教育,他是國家傳承與發展的基石。音樂教育專業的鋼琴教學是人們直接能觸摸到的獲得快樂方式與幸福的橋梁。而從縱向來看,每一個國家、地區都有其自己區域色彩的音樂文化。尊重各國各個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音樂文化是文明社會和我們這個世界進步的體現。高等院校音樂教育專業的鋼琴教學不僅需要尊重這些文化,而且還要了解、學習、甚至是把握一些不同的音樂特點,例如:對不同民族、特色樂器的節奏特點,旋律走向等的學習了解,當教師只有厚積薄發,工作中才能如魚得水。我國國家課程標準中提到:“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有賴于對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強調弘揚民族音樂文化的同時,還應以開闊的視野,體驗、學習、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的音樂文化。通過音樂教學,使學生樹立平等的多元文化價值觀,珍視人類文化遺產,以利于我們共享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音樂教育的發展離不開文化發展,多元文化有機的結合,才會使人類的文明推向前進。高等教育音樂教育專業的鋼琴教學應該如何去設置課程,多元的教學內容,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達到怎樣的程度,是了解,還是掌握,這些都需要建立相應的指標體系。這樣我們學生的學習才有的放矢,才能適應未來教學工作的需要。

三、培養目標明確教學理論內容適合

從進入大學開始,首先要使學生明確高等院校音樂教育專業鋼琴學習的目的是什么?從課堂上教授的理論到實踐的指導過程是怎樣的?驗收成果的標準是什么?我認為音樂教育專業鋼琴學生學習鋼琴演奏是為了學習音樂,應把鋼琴理解為輔助教具,學習重點不是鋼琴的表演技藝。要明確目的,那么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讓學生明確每門課所要了解掌握提煉出其精髓。即找出每一門課的結構、知識點、這一課程學習時應掌握的要點,以及支撐本門課程所需要的技能是哪門課程,而這門課程所起到的支撐作用是什么等。這樣,學生們學起來就會思路清晰,更有益于對這門課程把握。目標確定之后,我們就要按照設定的目標去配置與之相適應的教學內容。因為教學內容體現著培養什么樣的人才,所以高等音樂教育的鋼琴專業,這里再次強調他與鋼琴演奏是兩個方向的培養,教學模式、教學方式、教學手段等都是不一樣的,我們培養的是未來的音樂工作者,音樂普及教育的一員,而不是演奏家,明確了這一點,我們就要加強我們的目標建設,在教學方面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發展一專,這一專可以是理論上的、可以是鋼琴演奏方面的、也可以是演唱方面的,在著重點的基礎上,加強多方面能力的培養,在必修與選修課上多下功夫,若學生一開始不知道怎樣更好選擇自己的學習模式以適應未來職業發展的需求,教師則可以引導、幫助學生完成這一模式的學習以完成課程的架構,達到四年畢業時所應具備的多方面能力的知識體系。

四、高等院校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學中的“一重多輔”

作為高等院校音樂教育的鋼琴專業,它不同于一般鋼琴演奏專業,雖然設有鋼琴演奏為基礎課,而他們的教育目的,教學側重點有很多不同。這就帶來高校音樂教育中的鋼琴專業對于學生實施的課程設置、教材使用、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教學方法等一系列變化。音樂教育培養人才的目標主要是培養師資,教學的目的培養做普及音樂教育的音樂工作者,而不是演奏家。培養鋼琴演奏家和作為教師培養的鋼琴彈奏者,一個彈奏的作品以音樂會為藍本,一個是以瀏覽眾多曲目為主,精彈為輔,了解作品以外的作曲家,作品風格,把握作品的內涵,結構框架,什么樣的演奏是高水平的,怎么樣才能達到高水平等等,這些教師應該掌握的基本常識。因為要“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師者,出發點不同,所需理論指導不同,使用的教材也就不一樣。作為演奏家需要有優良的二度創作技術和舞臺音樂表演才能。當然,也不是說作為教師就不需要二度的音樂創作,只是強調的重點不一樣而已。為了學生畢業后能夠盡快適應當今音樂教育師資市場的需求,“一精多泛、一重多輔”是目前高校教學音樂教育專業的側重點,應當引起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如前文所述,學生的鋼琴能力較強,那么就在此基礎上,重點發展鋼琴的演奏能力,這樣學生不僅可以做單科鋼琴教師,而且有益于圍繞鋼琴演奏進行知識拓展。例如:我們可以把內容分為幾個層面:第一層面主要圍繞在鋼琴方面,鋼琴教學法、鋼琴發展歷史、鋼琴家歷史,鋼琴作品等;第二層面分析、簡單的中小型樂隊編配、即興伴奏、指揮等;第三層面是要了解音樂文化相關的歷史,如中國古、近、現代音樂史、西方音樂史,世界音樂史等;第四層面是作為教師必備的教育理論方面,如心理學、教育學、教學法等;第五個層面體現在選修課方面,如簡單的發聲方法、簡單的舞蹈語匯、簡單的舞臺調動等課程。這樣就做到了在專、精的基礎上又獲得了多能的本領,為今后的服務社會與個人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總之,我國高等院校音樂教育專業的鋼琴教學理論研究正處在一個關鍵時期,如何將教學、實踐、服務社會等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如何使教學理論研究在符合藝術人才培養規律前提下,更能科學、規范、系統,有更多的多元文化在其中;如何更貼近社會對此類人才的需求;并以豐富完善的教學理論指導實踐的進行,這是我們共同期待的。

作者:王虹 單位:沈陽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