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師鋼琴伴奏教學與聲樂教學研究

時間:2022-12-25 09:50:38

導語:高師鋼琴伴奏教學與聲樂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師鋼琴伴奏教學與聲樂教學研究

摘要:高師鋼琴伴奏教學要緊貼音樂基礎教育需求。隨著國家對小學藝術教育的重視以及對教師技能的明確要求,高師學生鋼琴伴奏能力的培養需要更加重視實踐教學,并與其相關學科進行配合。學科之間知識的相互滲透也可以極大的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本文主要針對高師鋼琴伴奏教學與聲樂教學相配合的方式進行探索,將從曲目的選擇以及教學之間配合的形式上進行研究。希望能有效的提升學生鋼琴伴奏的實踐能力,從而適應基礎音樂教學的要求。

關鍵詞:鋼琴伴奏;聲樂教學;實踐應用

一、相關文件對高師鋼琴伴奏教學及培養目標的要求

筆者從2018年9月起針對高師鋼琴伴奏教學與基礎教育接軌的一系列問題進行了實地的探索研究。從中發現,高師學生鋼琴伴奏能力提升緩慢,發展不均衡的根本原因除了鋼琴基礎的差別,主要是由于教學與實踐應用不能很好配合所導致的。2006年,教育部辦公廳頒布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必修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以下簡稱《指導綱要》)?!吨笇ЬV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于音樂學(教師教育)專業課程建設的指導性教學文件,是各有關學校制定課程教學大綱、組織教學、開展教學評估、實施教學管理與教材建設的重要依據。其中針對《鋼琴》課程教學做出如下要求:1.掌握鋼琴演奏的基本方法與演奏技巧,能演奏中等程度的樂曲及伴奏曲,突出為歌曲配彈伴奏能力的培養;2.與聲樂教學相結合,具備自彈自唱的能力;3.具備理解、分析、鑒賞鋼琴音樂作品及演奏風格特點的能力;4.掌握鋼琴教學的基本方法,能勝任基礎鋼琴教學,能輔導中小學課外音樂活動?!读x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學音樂課程的綱領性文本(以下簡稱《新課標》),是關于音樂課程性質、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與要求的指導性文件。其實對教師技能做出明確要求:在普通音樂教育中,除了教師自身的演唱與演奏能力外,要求教師具備即興伴奏(演奏)、指揮合唱或樂隊、基本的配器和作曲等能力。同時,還倡導音樂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音樂實踐活動。[1]從以上文件可以看出,國家教育部針對鋼琴課程教學特別強調要求與聲樂教學相結合,并具備邊彈邊唱和即興伴奏的能力。所以將高師鋼琴伴奏教學與聲樂教學相配合是非常重要的。

二、鋼琴伴奏教學與聲樂教學相配合的方式

全國高等院校大學生音樂教育五項全能比賽將歌唱與鋼琴伴奏、自彈自唱分列兩項,可見比賽對鋼琴伴奏和彈唱能力的重視。也反映出高師鋼琴教學的培養方向,只有在平時教學中將鋼琴伴奏教學與聲樂教學相配合,才能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大化。筆者現工作于瓊臺師范學院音樂系,并擔任鋼琴伴奏課程的教學工作。就學生入校后的授課形式而言,大一第一學期為鋼琴基礎課,以集體課為授課形式;大一第二學期學生根據自身愛好選擇鋼琴或聲樂主修,主修的課程為個別課,輔修的課程為集體課。課程設置也開始加入鋼琴伴奏的學習。經過第二學期的學習,使學生掌握了基本的伴奏織體及和聲運用,大二將鋼琴伴奏教學與聲樂教學相配合是一個恰當的時期。要想更好的將鋼琴伴奏教學與聲樂教學相結合,必須了解學生的情況,通過大一第一學期的教學,基本上了解了學生的鋼琴基礎情況,并通過交流了解了學生的聲樂情況。大一第二學期講授鋼琴伴奏的正副三和弦的和聲運用以及簡單的伴奏織體應用。大二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形成固定的彈唱組合。在聲樂課的授課中互彈伴奏,平時練習過程中自彈自唱。經了解,大部分聲樂課的選擇曲目一般要唱兩周,聲樂課的選擇曲目同樣可以成為了鋼琴伴奏的練習作業之一。根據聲樂作品的特點,在教師的指導下將所學過的和聲及伴奏織體應用于聲樂作品。正譜與簡譜相結合,實踐與教學相同步,從而達到學生鋼琴伴奏及自彈自唱能力提升的目的。以瓊臺師范學院為例,聲樂主修學生的數量遠遠超過鋼琴主修的學生數量。如果想達到鋼琴主修生為聲樂主修的學生一對一的伴奏配比是不現實的。所以,要調動聲樂主修生互彈伴奏的積極性。對于簡單短小的聲樂作品或藝術歌曲,學生可以相互彈伴奏,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鋼琴伴奏能力也相當于學習了兩首聲樂作品,擴充了作品量。針對于鋼琴主修的學生,基礎相對扎實,可以勝任詠嘆調或民族歌曲調性的聲樂作品伴奏,在搭配對象的選擇上可以針對聲樂基礎好,作品難度大的學生進行配合。以上兩種配合形式,學生之間必須具有相對持續且固定的組合。長期的磨合形成相互間的默契并對歌唱者的呼吸氣口具有敏感性。通過長時間的堅持,學生的伴奏及自彈自唱能力一定會有很大的提升,并通過不斷的磨合處理使彈唱配合作品具有藝術性。

三、聲樂伴奏曲目的選擇

學生鋼琴及伴奏的能力,是在學習和練習過程中逐漸提高的。所以,在曲目的選擇上要有伴奏織體的代表性和循序漸進的特點。在教學初期,鋼琴和聲樂教師在曲目的選擇上要達成一致的見解。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意大利歌曲集》是初學聲樂學生的必唱曲集,曲目短小且有時代的代表性,易于學生理解和演唱;而作品的伴奏聲部大部分容易分析和彈奏,同樣可以成為鋼琴伴奏練習的選曲。例如:藝術歌曲《雖然你冷酷無情》是聲樂初學者的必唱曲目,鋼琴的伴奏織體為分解和弦。通過該曲目的彈唱學習,可以很好的鞏固和借鑒分解和弦伴奏織體的應用。鋼琴基礎好的同學可以按照正譜伴奏,反之也可以運用即興伴奏的編配達到較好的效果。《中國藝術歌曲曲選》同樣也是藝術院校及高師藝術專業的常用必備書。其中的經典歌曲如《花非花》、《思鄉曲》、《踏雪尋梅》、《教我如何不想他》、《紅豆詞》、《問》等作品伴奏織體規整,大多以柱式和弦及半分解、分解和弦為主。學生容易彈奏,這些經典的作品有著極高的藝術代表性和借鑒性。例如:藝術歌曲《問》伴奏織體為右手旋律,左右柱式和弦,織體簡單,和聲運用清楚明確。學生通過彈奏不僅對柱式和弦的應用得到了鞏固,同時練習了貼鍵彈奏手腕放松推動這一鋼琴技能。

筆者認為,高師音樂教育及音樂學專業的在校學生,通過舞臺實踐提高自身伴奏能力的機會寥寥可數。在實踐條件有限的當下,鋼琴伴奏教學與聲樂教學相配合,既解決了聲樂伴奏問題,也使學生的鋼琴伴奏能力得到了實踐的鍛煉??梢姡撉侔樽嗾n與聲樂課的配合有著極高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參考文獻]

[1]徐晶.小學音樂課鋼琴伴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4.

作者:黃瑀 單位:瓊臺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