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小學教學藝術論文

時間:2022-02-06 04:56:09

導語:自主探究小學教學藝術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自主探究小學教學藝術論文

一.精彩互動情境,張揚學生個性

1誦讀吟詠,感悟文本。誦讀吟詠是語文學習的一種手段。誦讀是學生、教師和文本三者之間的有效對話方式。充滿情感的誦讀,猶如一首動聽的歌曲,飄入耳中留于心田,永生難忘,放飛了想象。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學生在誦讀中體會到作者的情感,學會在誦讀中品味優美的文字,體味作者的心聲,感悟文本閃爍的思想。如:學習《游園不值》一課時,教師為了使學生更深入地了解作者游園未遂的原因,觀賞紅杏出墻的動人情景,課件出示動畫,配以優美的古箏曲子,詩人站在柴門輕輕地敲門,著急地來回踱步,可是那扇柴門久久未能打開。使人一抬頭看到院子里一枝紅杏伸出墻頭來,以動人的畫面吸引學生。此時教師讓學生隨著音樂誦讀,學生會在誦讀中感悟到春天的勃勃生機。前兩句詩,要讀得語速平緩,以柔聲為最美;后兩句語速要輕快、上揚,以洪亮又不失穩健的聲音為最妙。反復誦讀吟詠,體會詩人情感的變化。學生讀得搖頭晃腦、如醉如癡,暗示著有生命活力的東西是任何力量都阻擋不住的。吟詠誦讀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發展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2自主探究,升華情感。自主探究是小學語文新課改所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是學生理解文本的一種方法。教師必須創設和諧的教學情境,重視學生對文本理解的過程,讓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教師要很好地引領,抓住課文中關鍵性的詞語、句子或段落,有層次地進行剖析和點撥,幫助小學生掌握學習語文的方法。如:學習《丑小鴨》一課時,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品詞想象,很好地體會丑小鴨“被欺負”的情景,教師給學生布置自學任務:自由讀第3自然段,邊讀邊畫出描寫丑小鴨被欺負的詞語,然后小組討論丑小鴨當時的心情如何?小組匯報。學生說:“咬、啄、討厭是描寫丑小鴨被欺負的。”一個學生補充:“孤單、鉆出、離開也是描寫丑小鴨被欺負的詞語。”同學們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教師及時表揚他們很會找關鍵詞:“丑小鴨的哥哥姐姐們也咬它,公雞也啄它,養鴨姑娘也討厭她,這時為什么呢?請大家看圖。”學生說圖意,溝通文本與作者之間的情感。課件出示第5自然段畫面:“一群美麗的白天鵝在空中翩翩起舞,丑小鴨看到了,它會怎么想?它想:如果我也是一只美麗的白天鵝,那該多漂亮啊!”文中用“又驚奇,又羨慕”這些詞語表達了丑小鴨的羨慕之情。用羨慕的語氣讀這一段,學生搖頭晃腦、如醉如癡,盡興品讀。

二、結語

總之,質樸、原始、本真的語文課堂,才是真正的語文課堂。教師要落實“以小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準則,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語文現象,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讓學生主動參與,合作交流,積極探究,打造高效課堂。

作者:黃珊珊單位:泉州市豐澤區湖心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