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數學教學藝術論文

時間:2022-11-29 08:37:03

導語:中職數學教學藝術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職數學教學藝術論文

[摘要]中職生大多數是中考落榜生,他們在初中階段因種種原因造成文化課基礎較差、學習習慣不好等問題。有好多學生考試落榜的原因就是數學拖了后腿,無奈選擇了職中。但中職數學的教學內容卻并沒有減少,難度還不小,同樣令他們望而生畏、怯而止步。因此,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運用嫻熟恰當的語言,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激發和培養他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結合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來談談對中職數學教學藝術的幾點看法。

[關鍵詞]數學教學;輕松;愉快;點撥;幽默

一、以簡單問題切入,層層遞進

中職生較差的學科基礎是不爭的事實,有的學生甚至連小學、初一的知識都沒掌握好,若按現中職的教學要求,不少學生是想學也學不懂。而一些教師在教學形式及方法上仍存在單調、枯燥、呆板、照本宣科的問題,仍處在“填鴨式”的被動局面上,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改變這種尷尬的局面,教師首先要從課堂導入上下工夫,消除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焦慮和恐懼感。以簡單問題為切入口,可以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使學生處在寬松、愉悅的環境中,同時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接著層層遞進,最終達到我們的教學目標。在濃濃的興趣之中解決問題,才能快樂學習。例如,在計數原理的教學中,我讓學生重溫了一次兒時的快樂生活:給布娃娃搭配服裝。讓班上特長繪畫的一個學生在黑板上畫了幾件短袖、長衫、長褲、短褲和裙子,然后問學生用這些服裝給洋娃娃搭配穿衣,有多少種不同的搭配方法,再用課本中的新知識解決這一問題,自然就與講授的內容聯系在了一起;在充要條件教學中,以“光頭是和尚,和尚是光頭”為例,展開對充分必要關系的討論和理解;在幾何內容教學中,我讓學生通過動手簡易制作,用簡單的實物來想象幾何圖形,再由幾何圖形來想實物形狀。教學中我們還可以通過讓學生用同樣長的鐵絲分別彎制成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邊形、正六邊形和圓,然后引導大家觀察、比較、判斷。這樣的動手活動,學生興趣很濃,既培養了學生對實物與圖形的認識能力,又觸及生活和生產實際中如何在材料一定的條件下提高材料利用效率的問題,學生動手活動的內容也可以為講授新知識作準備和鋪墊。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融洽了師生關系,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長期堅持,就形成了良性循環。

二、點撥記憶,提高數學能力

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表明:興趣的產生和保持有賴于成功,當學生在某一方面獲得了一次成功后,即使他們的“成功”只不過是解決了一些很不復雜的問題,學生也會像完成了一個重大的研究一樣,感到高興,繼而對學習產生親切之感,此時必然產生巨大的“沖擊力”,向著下一個目標邁進。中職生畢業后可以參加職業高考繼續升學,對這部分渴望繼續深造的學生來說,文化課仍處在一個舉足輕重的地位上。要迎戰高考,就要有成功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針對中職生基礎不好的現狀,運用記憶來彌補是一種不錯的方法。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許多概念、公式、定理、典型例題的解題思路都可以通過這種方法達到理解。然而記憶的東西太多,難免就會乏味。只有通過教師的創意,學生的創新,師生的共同參與、合作、交流,找到一些記憶的竅門,才能讓記憶變得輕松起來。例如,在指數函數教學中,為了記憶根式與指數冪互化的一個公式:a-mn=1amn姨,我編了一個順口溜:看指數,分母開方,負號取倒數。在對數函數與指數函數的教學中,我教學生利用指數函數的圖像記憶對數函數圖像:把指數函數圖像畫在一張紙的右下角,把紙角折起,紙的背面就會印出一個圖像,給它互換坐標軸,就得到對數函數的圖像。在銳角三角函數教學中,特殊角的三角函數值記憶起來很不方便,有的學生就很聰明,他這樣總結:一二三,三二一,三九二十七,全部開平方,正余弦分母填二,正切分母填三;在記憶向量的垂直與平行的判定公式時,學生也總結了一句話:平行減異(音同“以”)垂直,相反,全沒了。學生的進步,讓我欣慰,更讓我感動。

三、幽默風趣是活躍課堂的法器

古希臘一位學者說:“頭腦不是一個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點燃的火把。”組織教學的教師不僅是知識淵博的學者,更要是好的演說家、不錯的幽默師、令人喜歡的相聲演員。一個風趣幽默的教師,總是能受到學生的歡迎,成為課堂上學生注目的焦點。在教學中,利用教師與學生心靈的相知、情感的默契,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巧設幽默能使學生輕松愉快地接受知識。例如,在講等差數列時,講兒童時代的高斯計算:1+2+3+…+10=5050的趣事;在講等比數列時,講印度國王與象棋發明人錫塔的故事。我還在教學過程中穿插一些小品中的經典臺詞或網絡中流行的句子來活躍課堂氣氛,比如:用“×××吶,你可長點心吧”來警示上課不好好聽課的學生,“眼睛一閉一睜,一天過去了,哈”告誡大家時間多么寶貴等。幽默教學是凝結著教師創造性思維勞動的教學藝術,對調節知識講授的“輸出功能”,對激發學生的接受與反饋、形成靈活積極的心靈構建往往是很必要的。中職教育是一門藝術,作為中職數學教師,更要與時俱進,開放思想,要在夯實自己知識基礎的同時,勇敢探究,大膽探索,為尋找適合中職特色的教育教學方法而努力拼搏。

作者:師自麗 單位:合水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