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素質教育探討論文
時間:2022-05-26 03:43:00
導語:家庭素質教育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素質教育在中國這個相對教育落后的國度上已經大喊了很多年了,但效果如何呢?成績是固然有的,但是他的發展經歷了太多的困難與阻力。影響他的因素有很多,中國的國情、社會的發展情況、人們的認知及理解情況、政府的重視程度、經濟發展的狀況、家庭教育的程度、考試制度的改革••••••在諸多因素中我們有必要重視一下家庭教育。
關鍵詞:素質教育;家庭教育;教育落后
Abstract:ThequalityofeducationinChina,therelativeeducationalbackwardnessofthecountryhavebeenscreamingformanyyears,buttheresultssofar?Whilesomeachievements,buthisdevelopmenthasexperiencedtoomanydifficultiesandresistance.Theimpactofhismanyfactors,China''''snationalconditionsandsocialdevelopmentofthesituation,people''''sawarenessandunderstandingofthesituation,theGovernment''''semphasisonthedegreeofeconomicdevelopmentstatus,familyeducationlevel,thereformoftheexaminationsystem••••••inthemanyfactorsthatweneedtoattachimportancetowhatfamilyeducation.
Keywords:qualityeducation;familyeducation;educationalbackwardness
1、傾斜的“家庭教育天平”
一個人的成長受諸多因素的影響,最直接也是最先影響他的是他的家庭。有很多父母認為孩子的成材主要決定于先天智力和后期學校教育兩個方面,而把自身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卻置身事外;相反有些家庭特別注重對孩子成材的影響,從小就對孩子進行超負荷的加負,讓孩子學習很多超出孩子年齡限度的業余課程,讓孩子參加各種競技場,讓本來應該天真快樂的童年生活變得枯燥無味、勞累不堪。
京、滬、穗、廈、渝5市父母當前最擔憂的問題
序次問題百分比(%)
1孩子的升學32.5
2孩子的工作前途22.3
3孩子的健康平安7.7
4孩子調皮、學壞在外搗亂3.3
京、滬、穗、廈、渝5市父母的文化程度與擔憂的問題
序次擔憂的問題父母的文化程度百分比(%)
1高中水平57
孩子的升學小學水平32
低于小學水平21
2孩子的工作、前途低于小學水平14
小學水平4.2
3孩子的健康大學及大學以上水平14
未受過教育4.2
4調皮、學壞、早戀、獨立性差未受過教育及小學水平23.1
大專及大學以上水平22
高中水平7.4
從上面的調查表中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孩子的升學”列為首位,而“孩子調皮、學壞”卻居于末尾。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在如此父母的教育下,我們還能如此去說現在、未來的中國嗎?
2、“天平”傾斜的原因例析
究其原因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
A.消極原因。
(1)不正確的認識。父母本身缺乏知識,缺少知識在現時社會
中的作用的認識,從而排斥對孩子的正確教育,更談不上素質教育。他們認為應當讓孩子早些從事勞動、早些結婚、早些生孩子、早些承擔起家庭的重擔,總之,排斥孩子對知識的渴望,目光短淺。
(2)不規范的榜樣作用。父母本身缺少道德文化修養,在孩子
面前不注意潔身自好,說臟話、罵人、甚至打罵孩子、教孩子做一些有為常理、道德的事情,可以說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我曾經在網上看到這樣的一個新聞:一個學生因為被老師批評,后學生家長找來一些社會上的閑散人員,到學校滋事,毆打該老師;還有很多父母幫助學生毆打老師、同學的事件。
(3)不和諧的家庭。父母雙方感情上存在裂痕,經常打鬧,這
種家庭條件下生活的孩子,得不到父母融洽的愛,心靈深處始終會有陰影存在,這種家庭條件下生活的孩子,在性格和為人處世上也會和常人不一樣,常常會偏激。我曾教過這樣的一名學生:她是一名女孩,父親是一名科級干部,母親是一名工人,兩個人由于感情不和已分居多年,為了孩子勉強維持著婚姻。但是,他們沒有想到這種維持使他們的女兒性格怪異,叛逆心理特別強,她曾因為一件不合自己心思的小事而離家出走,而最后輟學,面對這一切,父母無能為力。父母們要知道“父母感情的不和,最受傷害的是你們的子女”。
(4)不良的社會風氣,。現今的社會科技與犯罪同步發展,不良
的一些傳媒信息,讓孩子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他們情不自禁的涉足犯罪、涉足那些危險的領域••••••,作為家長不能幫助自己孩子去正確的看待它們,去教自己孩子怎樣辨認對與錯,難道這不是家庭教育的失敗嗎?
B.積極原因
(1)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這種想法是中國人自古以來
就有的對子女成才的渴望。但是,也要根據孩子自身的素質條件,不能過高的要求自己的孩子。網上曾有這樣一則新聞:某高中一名女學生,家長陪讀,這名女學生由于勞累過度而死在教室里,當時記者記錄了一天中這名學生的所有生活過程,除了學習還是學習,當時她的母親悲痛不已的說,“早知這樣,說什么也不會讓孩子來這里學習了,讓孩子如此勞累的學習了”。
(2)優越的家庭條件。這對于一些學生來說是何等的好事,但
如果家長不能很好的運用它,會使孩子變得懶惰、不求上進、膽大妄為,一個紈绔子弟的樣子。我曾有個學生,父親是搞車隊的,家庭條件很好,父母對他的零花錢從不限制,交朋友不加約束。他在外面結交很多社會朋友,每天他要供所謂朋友們零花,他很聰明,即使如此也是很影響學習,一次在和朋友聚會時用刀扎傷了一個人,他之后和我講,當時他不想那樣作,但是朋友們都做了,他要講義氣,所以逼得沒辦法。難道這不是家庭教育的失敗嗎?
(3)父母過于的溺愛。“嬌子如殺子”,這是多少人用血淚換取的經驗
教訓。我曾有個學生,是個女生,從小父母對其極為溺愛,母親是個小學教師,父親是工人,她很挑食,生活根本不能自理,母親就只挑她喜歡吃的去做,從不試著改變一下她,她住宿,每個禮拜她母親都來看她,給她拿來很多吃的,她一件衣服也不會洗,都留給她的母親,她的備品很亂,包括教室里的書桌,她都要等周末母親來時讓母親整理。后來,轉學了。可見,溺愛不是真正的愛。
(4)過于放任自流。孩子是需要自由,但是家長應到起到正確
引導作用,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形成良好的為人處世性格。我曾有個學生,是個男生,生活學習各方面都很獨立,父母做生意,但是他的性格過于的寧,他認為對的事情就堅持己見,而且很有主見,我和他也曾有過爭執,后來,他和我講,從小父母不管他,只有姐姐照顧他,做什么事情都由他決定。這樣的孩子到社會上還不得吃苦頭嗎?
3、扶正天平的方法
(1)以德為本。作為父母特別關注孩子成才,但成才不一定就是學識上有所成績,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因此,教育孩子現在應以立德為本,德行才是決定孩子一生命運德基本條件。儒家思想是中華民族德傳統美德,作為我們現代人應當取其精華,挑選適當的書籍,作為孩子的啟蒙教育讀本,如“三字經、弟子規、孝經、論語”等,除此之外,家長還應注重言行身教。
(2)順趣利導。任何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愛好,興趣,作為家長不能將自己的理想強加于孩子,給孩子增加過多的不適合孩子身體,心靈發展的負擔,這樣會大大束縛孩子自身潛能的開發,即使取得成績也不會太理想。家長應當注意觀察孩子的興趣,鼓勵孩子做自己感興趣的事,給予孩子正確地引導,讓孩子發揮自己的專長。這樣的人有很多,如“愛因斯坦,比爾蓋茨、韓寒••••••”。
(3)磨練教育。現在很時尚的教育方式,很多家長為了不讓自己的子女成為溫室的花朵,能夠有足夠的勇氣和毅力敢于面對今后生活的各項困難,他們讓孩子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如;冬令營、生存挑戰、社會實踐,等等。讓孩子品嘗生活中的樂趣,塑造孩子堅強自信的性格,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4)讀懂孩子的心。作為家長,要演好三種角色,家長、老
師、益友。家長的身份要適時而變,何時去變就要看家長是否真正的了解孩子的心里變化。為了和孩子更好地溝通,有時只有放下家長的身份,融入到孩子的世界中,才能接近孩子的心靈,了解孩子的世界。
(5)學習。家庭教育要適應社會發展的步伐,家長要有自己
特殊的教育方式,家長要多收集一些社會信息,要多學習一些名人名家的教育方法,要及時更新教育理念。
總之,家長是家庭教育的主導,孩子就像只風箏,家長就是放風箏的人,只有靠家長的正確牽引,才使風箏能夠乘著風勢,飛得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