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與家庭教育因素對比分析
時間:2022-11-30 08:17:34
導語:學校與家庭教育因素對比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社會化主要是指人接受社會文化的過程。教育社會學研究中最為重要的內容就是對于社會化的研究,那么應該怎樣實現人類的社會化呢,最為有效的方式就是將學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進行充分的結合,這一過程中對于兒童社會化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與影響。本文最主要對影響兒童社會化的學校以及家庭教育兩種因素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對比分析,并且提出了與學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密切相關的有效的方式,希望可以對兒童社會化的進行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兒童社會化;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對比分析
社會化可以促進兒童更好的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從而為以后在激烈的社會生活中立足打下良好的基礎,兒童在其成長的過程中,必須要經過各個方面的教育以及經歷,并且要掌握必要的社會技能,但是兒童社會化的過程中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隨著社會科技的不斷發(fā)展以及各個行業(yè)競爭的愈演愈烈,個體要想在社會中更好的生存與發(fā)展就必須不要加強自身的社會化,本文主要對影響兒童社會化的學校與家庭教育的因素進行了對比分析。
一、對于兒童社會化的定義進行分析
社會化主要是對人類進行相關的教育使之能夠適應社會的發(fā)展,經過社會化,可以促進社會文化的不斷傳承與發(fā)展,兒童社會化作為教育學者以及社會學研究的主要課題,主要對為了研究兒童在個體發(fā)展以及成長的過程中教育對其發(fā)展所產生的影響。在人類發(fā)展的最初階段,教育就已經出現,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以及生產力的不斷進步,人類要加快發(fā)展速度,必須要發(fā)明并學習專業(yè)的生產技術以及知識,而且隨著教育部門的不斷出現,教育和社會化就產生了一定的差別,所以說教育和社會化是不一樣的,但是家庭教育以及學校教育是影響兒童社會化的重要因素。
二、影響兒童社會化的學校與家庭教育因素的對比分析
兒童在其成長學習的過程中,最為核心的成長場所就是家庭和學校,兒童社會化的起點為家庭,然后由學校對其實行社會化,最后社會對其進行繼續(xù)社會化,但是家庭教育以及學校教育對于兒童社會化的因素具有一定的區(qū)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1.社會化最重要的兩個階段。社會化最重要的兩個階段就是初級階段以及次級階段,這兩者之間具有傳承與延續(xù)的關系,初級的社會化完成地點主要為家庭,次級階段完成地點主要為學校,專業(yè)的兒童社會化學者認為,在兒童社會化的初級階段中,實現兒童的社會化的人員主要是父母以及家庭的其他成員,這些人員帶有自身的一些特征,這些特征是兒童所不能選擇的,這些人在兒童社會化的過程中起著引導性的作用。在兒童社會化的次級階段中,作用人群主要為教師以及其他的管理人群,教師和其他的管理人群各自有各自的分工,其所屬的權利是不一樣的,都是按照國家規(guī)定的教育規(guī)范、教育選擇內容以及具體的教育實施辦法進行。兒童社會化的初級階段都是親情式的教育模式,但是兒童社會化的次級階段與初級階段相比較為專業(yè),在此過程中兒童可以學到多樣化的知識。這兩種教育結果也是存在一定差別的,親情式的家庭教育模式內容主要是為了鍛煉兒童能夠具備一定的技能,讓兒童能夠有能力參與社會生存、學會相關的行為規(guī)則,而學校教育主要對兒童進行思維模式的培訓,讓兒童的思維模式由具體化的思維發(fā)展到較為抽象的思維模式,而且學校教育更加系統化、專業(yè)化。在此基礎上,家庭教育主要為訓練兒童最為基本的生活技能,慢慢的對其他能力比如禮貌以及基本社會規(guī)范進行培養(yǎng),讓兒童在和其他小伙伴在游戲的過程中對自我角色能夠正確的定位,對于社會的角色也能夠進行合理的理解。在兒童社會化的學校教育過程中,因為家庭教育打下的良好的基礎,家庭教育漸漸的圍繞系統的理論知識以及文化知識轉變,兒童能夠對社會的強制化的規(guī)范進行學習,同時發(fā)展自身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此基礎上對一些有意義的集體性活動進行參與,更加明確自身的社會角色以及自我角色。2.影響兒童社會化的學校與家庭組織化特點存在一定差別。在現階段的社會化體系中,家庭是最為基礎的組成,社會的重要組成也是家庭,而且家庭對于社會的發(fā)展以及穩(wěn)定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維系家庭的因素就是親情,家庭的主要作用就是對家庭成員進行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進行比較,學校教育系統性更強,教育內容比較統一,具有多樣化的教育方法,對于教育效果也能及時的進行檢測,在此基礎上對教育方法進行改進,但是家庭教育并不具備這些特征,沒有一定的強制性。而學校教育與社會對于人才的教育需求之間具有非常密切的聯系,教育組織也較為專業(yè)。
三、結束語
本文首先對兒童社會化的定義進行了分析,其次從社會化最重要的兩個階段、影響兒童社會化的學校與家庭組織化特點存在一定差別兩個方面對兒童社會化的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進行了對比與分析。要想促進兒童社會化的不斷發(fā)展,首先就要對學校的教育目標以及教育內容進行改變,選擇多樣化的教育方式,除此之外,還要對家庭教育的理念進行更新,同時構筑學習型的家庭氛圍以及家庭教育環(huán)境,讓兒童可以接觸到更加多樣化的教育模式,并且將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進行緊密的聯系,促進兒童的全面發(fā)展與進步。
作者:肖芙蓉 單位:四川工商學院
參考文獻:
[1]劉瑞.動畫片暴力畫面對學前兒童社會化的影響及對策[J].當代學前教育,2016(03).
[2]趙尉.“隔代撫養(yǎng)模式”對農村留守兒童社會化的影響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
- 上一篇:農村班主任家庭教育思考
- 下一篇: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