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提升德育實效
時間:2022-01-11 10:47:35
導語:家庭教育提升德育實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家庭教育對孩子影響深遠,作為學校有責任提升家長教育水平,然而縱觀學校近幾年,“社會邊緣型”家長逐漸增多,“保姆”型、“警察”型家長也仍占有一定比例,這些家長的世界觀和對學生的影響制約了學生的良性成長。故而,學校在家庭教育課程模式化上作了些許探究,本文主要基于此展開闡述。
關鍵詞:家庭教育;模式;德育
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的作用毋庸置疑。然而,縱觀我校近年來的實際情況,發現一些家長對家庭教育觀念淡薄,認為孩子的成長關鍵在于孩子自己,仍然停留在以前的思維之境,致使孩子的習慣養成,智力的發展,性格的培養等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近年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外來人口在本鎮不斷增加,也加劇了外來學生進入本校就讀的現象,而這些外來人口又以工人為主。他們起早貪黑地忙于工作,有些外地學生家長甚至經常加班,而把孩子就撂在租住地,有時候一天也見不了孩子一面。平常孩子回到家,往往是自由支配自己的放學時間。家長也不怎么過問孩子們的交往生活,他們只為改善家庭生活條件而作著努力奮斗,只管孩子吃飽穿暖,我們把這類家長稱為“社會邊緣”型家長。這樣的家庭教育勢必造成部分孩子身上的陋習,面對燈紅酒綠的市鎮發展,孩子們因為得不到家長及時地引導,容易在青春期迷失自己。當然,除上述這種家長類型外,還有“保姆”型、“警察”型家長等,他們有別于上述“社會邊緣”型家長,他們是過分關注了孩子的成長,甚至表現出家長的專制性。那么面對這些不同類型的家長,學校應該怎樣開展工作,促進家庭教育水平的提升呢?筆者根據近年來的實踐,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注重傳統家庭教育培訓模式的內外延伸,提升家庭教育理論與實踐的融合度
傳統家庭教育培訓模式主要是以學校為主導的指導模式,比如說定期開家長會,組建家長學校,舉辦專家講座或家長論壇等,這些方式對家庭教育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受到時間、空間以及家長、教師主觀因素的影響,往往收效不是很大。從內容看,家長講壇往往講述一些家庭教育普遍原則與方法,以理論為主,欠缺操作性和實踐性;另外,每個家庭情況差異較大,每個學生各有自己的實際,一般化的內容難以切合家長個性化的需要,難以引起聽課者的興趣;再者,有些家長聽歸聽,做歸做,缺乏后續銜接步驟,使得教育實效不夠明顯。因而,學校需要在授課內容與方式上進行革新,做好內外延伸,才能切實發揮家庭教育培訓的實效。例如,學校要對授課者加以指導,不僅要熟悉當前學生特點進而講授規律,更要能結合真實案例配合講解理論,講座活動增強互動性,這樣家長聽得有趣,學得真實。作為學校,還特別要做好培訓后的后續延伸活動,讓家長把講座理論運用到自己孩子的家庭生活中,由學校擬定家庭活動計劃與考核標準,家長密切開展活動,最后上交真實材料由學校考核過程,考核結果也與孩子的評優評先結合起來,這樣的延伸活動可以切實提升家長教育理論與實踐的融合度,這樣才不至于讓講座活動走過場。
二、借助信息技術與網絡技術創新家庭教育培訓模式,提升家長的家庭教育水平
信息技術與網絡通信技術的發展為新的家庭教育指導模式的產生提供了條件,于是以網絡為主導的家庭教育指導模式應運而生。通過網絡來進行家庭教育指導,改變了以往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有助于實現家長與教師、教育專家之間以及家長與家長之間的充分互動,有效解決家長的問題。近年來我校通過家校通、微博、微信群、QQ群、網絡論壇等定期傳播家庭教育理念,定期與家長一起研究、探討家庭教育中出現的“疑難雜癥”,提供可行性的教育方法指導。學校還組織班級組建屬于自己班的家長微信群、QQ群等,并把這項工作納入到班主任考核中,讓班主任定期開展有關班級學生出現的共性問題的大討論,讓家長與老師們群策群力,一起研究方法。例如,學校利用微博、微信群、QQ群、網絡論壇等每半個月開展“半月談”活動,每次活動由學校拋出家庭教育問題,引發家長發帖或回話,每次活動根據回答內容評選最佳答話人若干,并給予獎勵,還對活動踴躍、回答特別好的家長,我們在學校開設家庭教育講座時讓其談談他的家庭教育方法,進而讓大家共同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三、整合校外資源實現家庭教育培訓新模式,擴大家庭教育課程效應
家庭教育不僅關系著每個家庭的未來和樂,也關系到社會的長治久安。因此,我們必須要整合多方力量,整合社會上的各種資源,通過不同形式來提升家長的教育水平。學校要密切與社區、村委會以及部分機構的關系,積極推動它們參與到家庭教育事務中,形成全社會參與的全覆蓋體系格局。例如,學校協助社區、村坊建立家庭教育培訓部門,社區、村坊提供免費的場所,安排資金統籌培訓費用,有些機構也可以派出相關培訓人員,這樣就可以有步驟地推進社區家庭教育,進而形成課程體系,與學校開展的家庭教育培訓互為補充。況且,群眾就居住在附近,在地域范圍上顯得極為便利,容易引發家長參與的興趣。再者,時間安排上也可以自由一些,甚至可以利用晚上居民下班時間,圍繞家庭教育問題一起開展學習討論,以便共同提高。這種自由寬松的學習方式,有助于忙碌了一天的家長能夠接受。同時,我們也可以充分發揮居住區人口資源,可以邀請家庭教育方面有權威的人士或熱心人士擔任本轄區家庭教育培訓負責人,確立制度,制定計劃,類似業主委員會一般,有序組織和開展活動。我校是一所農村初中,家長普遍不重視孩子的教育。作為學校,我們必須不斷創新家庭教育培訓模式,密切與社區等合作,加強家庭教育方法指導,才能有效遏制學生不良行為的發生,從而提升德育的實效性。
作者:吳永鋒 單位:蘇州市吳江區平望第二中學
- 上一篇:初中物理教學素質教育論文
- 下一篇: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平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