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

時間:2022-12-09 02:40:48

導語:家庭教育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家庭教育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

家庭教育既是一個教育的過程,也是一個生長的過程,更是一個發展的過程。雖然很多家長都能認識到“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但是當前中國家庭教育還是存在一些問題。

1當前家庭教育的特征

1.1家庭教育變成學校教育的附庸。教育主要有社會、學校、家庭教育三大部分,社會教育是指在廣泛的社會生活和生產過程中所進行的教育活動,學校教育是以學校為單位進行的教育活動,家庭教育是指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的教育活動。由此可以看出,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是有其自身邊界的,它們在教育的時間、空間、施教者上是不同的,最主要的不同是在它們的教育功能上。1.2親子關系緊張。信息時代,大家都離不開手機、電腦的各種軟件進行學習、看新聞、娛樂、聊天、購物等,新媒體設備給我們的生活學習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負面影響。將兒童屏幕時間與親子關系中各項目得分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顯示,消極拒絕、積極拒絕和干涉與屏幕時間有關,屏幕時間越長,得分越低。得分越低,親子關系越緊張。造成親子關系緊張的另一個原因體現在家庭關系上。當前大部分家長由于各種各樣因素的影響,自身常年高度焦慮,從而使得家庭關系中充滿了火藥味和狹隘的功利性,使得家庭、婚姻、親子關系中常年充斥著爭吵,從而影響夫妻關系、親子關系,有的家庭甚至發生悲劇,全家均成為受害者。1.3家庭教育中父親缺位現象嚴重。父親和母親在家庭教育中的職責不同,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的功能不同,所扮演的角色也不同,但是不管媽媽如何能干,父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當前中國家庭中,母親的責任越來越大,主要有一家人的生活照料、孩子的日常教育、孩子的業余時間安排等,承擔了大部分家庭教育責任。網絡上流行著“父愛如山———一動不動”,甚至很多妻子在談論孩子父親時,稱其為“豬隊友”。父親缺位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主觀上重視不夠,尚未充分認識到父親參與的重要性,將責任交由母親和祖輩承擔;過度的職場競爭和職業壓力以及過長的工作時間擠占了父親參與的時間。但是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作用是絕對不能忽視的。1.4家庭教育培訓需求強烈。當前家庭教育中,很多不好的傳統的教育觀念正在被摒棄,平等、民主的親子觀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但是隨著核心家庭數量的增加,絕大部分年輕的家長變成了孤立的教育者、教養者,他們基本沒有教育子女的經驗,也很難從其他人那里獲得有效的經驗。因此,家長普遍需要科學的育兒知識,從而需要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網絡、手機上的各種APP、家庭教育講座來提高家長的育兒知識。家長在培訓內容上的主要需求有:教育觀念、教育能力、目標、內容、方法、親子溝通、家庭婚姻關系等。中小學作為指導家庭教育的主力軍之一,在學校指導家庭教育的過程中,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家長學校實際運行狀況不理想;家長委員會職責不清;家庭教育指導中內容片面、路徑比較單一、時間比較集中。現在市面上的關于家庭教育的雜志、書籍、電視臺或者各種新媒體上關于家庭教育的欄目比較多,但是真正能指導家庭教育的理論與實踐操作的不多。因此,家長們急需專業人員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

2對策

2.1家長要有自我成長的意識。大部分家長都能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這并不能說明家長的家庭教育效果增強了。家長要想增強家庭教育的效果,就必須得通過各種渠道實現自我的成長:認真學習家庭教育的觀念、家庭教育的目標、家庭教育的內容、家庭教育的方法以及家庭人際關系等內容,這樣才能在家庭教育中發現家庭成員存在的問題,并能及時有效地改正。家長需要學習一定的家庭教育知識,做到科學育兒;應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文化修養,做到以身作則;必須樹立平等的家庭教育觀念,實現親子共成長。2.2整合教育資源。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人們借助網絡技術平臺所提供的知識共享和跨時空交流的便利,可以使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抓住機會學習。因此,我們需要借助網絡平臺,從互聯網尋求指導形式的突破,如微信公眾號、APP、網站、論壇、聊天室等,都是家長獲取各種家庭教育相關資源的重要途徑,傳統媒體如電視、廣播、報紙、書籍、雜志,家長們也不能忽視,除此之外,還可以積極地參加學校、社區與政府組織的各種關于家庭教育培訓的活動。這些各種各樣的資源是不能拿來即用的,要根據實際情況實際分析。家長得根據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鉆研、整合成一套適合自己家庭的家庭教育理念,增強自己家庭教育的本領,然后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得孩子一生受益。2.3重視家庭教育的作用。家庭教育,發于童蒙、啟于稚幼,是從孩子無意識時便潛移默化、深入其骨髓的,是真正性格養成、品性端正的根基,因此,需要家長更加重視。幼兒的學業、人格發展、心理健康、自尊、行為等都受家庭教育的嚴重影響,將愛國敬業、誠信知禮、自強不息等優秀傳統美德通過家長的言傳身教,春風化雨般地滲透進孩子的內心,成為孩子深植骨髓的下意識,成為孩子的本真和潛能力。[15]教育環境是影響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其中家庭因素是影響教育是否成功的重大因素,幾乎兩倍于社區與學校兩項因素的總和。因此,家長們應該轉變觀念,在家庭教育上不能事事指望學校、社區、政府,要明白家庭教育中家長是關鍵,是主要實施者,是家庭教育是否成功的決定者,必須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2.4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側重點不一樣。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父母作為主要教育者,在家庭教育中應該明白怎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每個家庭有每個家庭的具體情況,有自己的各種軟實力和硬實力。因此,家長要從孩子的需要出發,以家庭文化為底色,描繪各具特色的家庭教育藍圖。家庭教育的主要內容有:促進兒童的道德發育、勞動教育、體育、美育、書育、自然教育、社會教育、內省教育,由此可以看出,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務是教孩子做人、做事。學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據一定社會或階級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響,把他們培養成為一定社會或階級所需要的人的活動。學校教育的重點是促使學習者學會認知、學會生存、學會做事以及學會共同生活,這和家庭教育有相通和相同之處,但是側重點是不一樣的。學校教育的側重點是知識的傳授,家庭教育的側重點為促進兒童的道德發展。2.5父親應回歸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父親和母親的角色是其他任何人都無法取代的。當前有很多家庭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比如父親工作忙、母親很能干、傳統思想中“男主外、女主內”的影響、父親被家庭教育的長期性和復雜性所嚇倒而不愿意做等等。但是我們應該看到家庭教育中父教缺位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甚至會影響到家庭關系、親子關系、孩子的身心健康。相反,父親參與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成才具有極大的幫助,在父親的參與下,孩子擁有更高的認知能力和控制能力,更富有同情心。在家庭教育中,父親和母親共同承擔教育責任,能促進孩子的學習、提升道德發展水平、塑造高尚的人格,以及能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2.6重建和諧的親子關系。在家庭中,重建和諧的親子關系,必須認識到以下幾點:父母和孩子之間應該是無條件的愛;家庭成員之間應該是相互依靠、共同成長的;家應該是溫暖的、溫馨的,而不是一個充滿火藥味和功利目的的爭斗場,不是一個“我說你做”的指令室,也不是一個說教辯論的地方。第一,在家中,家長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對孩子頤氣指使,要尊重、寬容、包容孩子。當前社會有一個普遍現象:對陌生人、同事、朋友很客氣,但是回到家對家人就像換了一個人一樣,還美其名曰“在家要做真實的自己”。第二,家長要學會真正的愛孩子。有人會反對,“我是真的愛孩子呀!”我相信家長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但是很多家長的愛是有條件的。真正的愛孩子是在了解孩子的需求上給予及時的幫助、安慰和鼓勵,而不是每天掛在嘴上的“我為了你都犧牲了……”。在和孩子相處時,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做到真正地愛孩子,尊重、包容、寬容孩子,創建良好的家庭氛圍與和諧的親子關系。

作者:皮郁郁 單位:遵義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