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內科護理人員繼續教育論文
時間:2022-05-26 09:32:59
導語:神經內科護理人員繼續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使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調查問卷分兩方面,一般資料及專業技能需求。一般資料包括年齡、職稱、學歷、工作年限及醫院級別等條目。專業技能需求設置了為4個方面,25個條目,主要為腦卒中偏癱康復護理的相關知識,包括言語康復及吞咽障礙的康復(7個);物理療法(6個);認知障礙的康復(6個)及康復評定(6個)。每個條目均為單項選擇題,選項分別為非常需求、需求、一般、不需求,分別計4、3、2、1分,總分為100分,得分越高代表需求越高。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20份,收回114份,剔除信息不全的問卷,共收集到有效問卷100份。
1.2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處理分析,采用描述性統計、單因素回歸分析等方法對數據進行分析,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一般資料
本次調查對象共100名,年齡24~25歲,平均年齡(26.85±7.13);其中護師及其以上職稱43名,護士57名;本科及其以上學歷32名,大?;蛑袑?8名;平均從事神經內科的工作年限為(4.13±2.08)年。
本次調查所得護理人員對專業技能需求總得分為(65.87±12.31)分,其中言語康復及吞咽障礙的康復方向為(21.35±7.68)分;物理療法方向(11.67±6.35)分;認知障礙的康復(18.76±6.84)分及康復評定方向(14.06±5.19)分。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人群對腦卒中偏癱康復護理的相關知識的續教育需求較大,尤其在言語康復及吞咽障礙的康復方向和認知障礙的康復方向。
2.3神經內科護理人員繼續教育需求情況相關因素分析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除醫院級別外,年齡、職稱、學歷、工作年限等其余因素不同情況的對繼續教育需求存在影響,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年齡越小、職稱和學歷越低、工作年限越短者對繼續教育的需求度越高。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年齡、職稱、學歷、工作年限是神經內科護理人員對繼續教育需求的獨立影響因素。
3討論
神經內科住院病人的病情通常較危重,疾病??菩詮姡虼俗o理工作的專業性要求較高。但護士在醫學院校所接受的神經內科知識畢竟有限,臨床上迫切需要加強護士特別是新護士的繼續教育,以培養一支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良好的護理技能的護理團隊。由于偏癱病人生活無法自理,對偏癱病人的護理專業性更強。有研究稱通過配備有經驗的護士協助腦卒中偏癱患者進行早期康復訓練,能大大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陷狀況,促進其肢體功能的恢復,提高生存質量,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可見偏癱患者的康復護理對病人的康復有著積極的意義。有研究顯示大部分醫護人員對現有神經內科護理質量均不滿意,尤其是護士的滿意度更低,而且有相當的醫護人員對神經內科護士能否敏銳預見、觀察與處理患者病情變化并勝任神經內科臨床護理工作持懷疑態度。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大部分神經內科護理人員對繼續教育的需求較高。同時可見,年齡、職稱、學歷、工作年限等因素均會影響護理人員對繼續教育的需求,年齡越小、職稱和學歷越低、工作年限越少的護理人員對繼續教育的需求越大。這可能與這些人員臨床工作年限短,為偏癱患者提供的康復護理較少及康復護理相關知識缺乏有一定關系,簡單的說就是缺乏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經驗。
為應對臨床上不斷增加的腦卒中偏癱病人,醫院必須建立神經內科護理人員的培養機制,為其提供繼續教育的機會,注重腦卒中偏癱康復護理的相關知識,尤其是康復護理操作技術的指導和訓練,并建立考核機制,對于考核不合格者應給予再次的輔導和培訓,從而確保神經內科的護理質量。
作者:楊麗明單位:云南省澄江縣人民醫院內科
- 上一篇:職中教師繼續教育論文
- 下一篇:學校職業教育工作計劃
精品范文
2神經病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