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在繼續教育的作用分析

時間:2022-08-17 08:58:15

導語:微信在繼續教育的作用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微信在繼續教育的作用分析

盡管微信應用并沒有完全引進到教育體系中,但是微信應用對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視。現如今,信息技術沖擊了課堂教學教學模式,更多的人利用微信應用進行在線學習各種知識。一方面,這歸功于微信應用的功能逐漸健全和多元化,能夠滿足人們的學習需求;另一方面,人們思想意識的進步,使得人們依賴并信賴微信應用對繼續教育的幫助。

一、微信應用在繼續教育中的功能

微信是騰訊公司于2011年為智能終端提供的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序,微信已經不僅僅是作為人與人之間信息交互的工具,而演變成為個人在線學習的平臺。人們在微信應用中可以自由地做讀書筆記,寫讀書感悟。(一)在線便攜式的移動學習工具。微信的特征之一便是移動便攜,人們可以隨時隨地學習,補充自己的知識體系。微信小程序出來之后,更是弱化了手機內存不足這一弊端,得到了大多數人的喜愛。此外,開通微信公眾平臺門檻較低,高校開通的官方微信公眾平臺供學生了解院校重要信息,為學生提供資訊服務。高校借助微信公號平臺推送相關的圖文消息,不僅能豐富學生視野,使學生們直接獲取并增長知識,還能跨越距離的局限和學生、老師交流溝通,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趣聞。微信公眾號的出現帶動了自媒體人的發展。很多師資力量比較強的老師組成團隊,推出精準專業的微信公眾號,主要來為學生提供系統的知識,分享自己和他人的學習經驗。優質的微信公眾號還會以某一功能在整個自媒體中獨樹一幟,為人們的專業技能給予指導,鍛煉人們的思維方式。(二)輔助教學,提高學習效率。混合學習遵循了系統論及績效理論的觀點,主張依據學習者的需求,綜合考慮教學中信息傳播過程的各要素關系,在適當的時間,運用適當的技術和學習支持,以最小的教學投入獲得最大的教學效果。[1]微信應用是一種資源的整合和共享,人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既有主動的挖掘和發現,同時又能夠得到來自他人的知識反饋。這是一種雙向的互動,大數據在微信應用上的成功也證明了這一點。人們根據數據的呈現和分析來自主地選擇優質的微信應用,這提高了人們篩選海量信息的效率,將更多的時間花在學習上。(三)充當教學內容的素材庫。微信應用中,由于人們的興趣愛好不同,人們分享的知識內容也是不同的。群體之間的朋友圈分享、轉載等都可以看成是知識的二次學習,傳遞知識并擴充個人的知識庫。人們將碎片化時間用來瀏覽微信公眾號的內容,充當教學內容的素材庫。作為學習者來說,微信平臺使人們學習的可能性增大,人與人之間的知識代溝逐漸縮小。相比傳統教學的封閉式,混合式內容的學習更貼近人們的生活,人們能任意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平臺。對于課程知識的重難點,微信公眾號會梳理總結成系統發送給讀者。微信平臺的推送形式多樣,除了單純的文本形式,專業人士會以視頻、圖片、語音等通俗易懂的方式傳送給讀者,這也方便了讀者群的學習,直接保存和收藏,有助于反復查看和內容的鞏固。

二、微信應用在繼續教育中的六大需求

(一)龐大忠實的用戶群體需求。據統計,截止到2016年9月,微信平均日登錄用戶達到7􀆰68億,用戶數量較去年增長了35%,移動互聯網用戶的覆蓋率已經達到了空前的高度。數據顯示,典型用戶,即大部分是80后和90后,占月活躍用戶總體的65%,微信總體發信量的80%來自80后、90后。用戶關注微信公眾賬號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取更多的資訊、為生活提供便利和學習各種技能知識。(二)閱讀方式的轉化需求。人們越來越接受在網絡上完成閱讀的學習體驗。同時,微信應用以圖文并茂、聲形并茂形式呈現給讀者,利于學生的認同和理解。(三)信息傳播方式的需求。內容至上成為微信應用追求的目標,微信程序開發者會根據用戶的需求來不斷更新應用,修復弊端。因此,受眾在繼續學習的過程中會得到更多優質內容。同時,微信應用給繼續教育提供了發展創新的機遇,微信結合了人際傳播與大眾傳播的特點,在這種雙重傳播機制下,既滿足學生對共享信息的需求,又滿足了教育機構對大眾傳播弱關系推送信息的需求,為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提供契機。[2]人們在搜索中能夠快速找出和自己需求匹配的內容。(四)技術支持的需求。微信公眾號的使用簡單,新手容易操作。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微信公眾號的傳播和使用門檻變得越來越低。微信公眾號之間的互推,大大方便了學生們對同一行業知識的獲取。(五)優化學習方式的需求。多媒體技術在線下學習中得到了普及,微信應用的線上學習也得到了學生們的認可。建立班級群,老師布置作業,老師與學生家長交流,這都給雙方減輕了學習上的壓力,促進了情感交流。因此,微信應用與教學的結合,不僅優化了教師的教學方法,而且轉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在互聯網時代,新課標中也表明,學生要學會用多視角來看待和分析問題,培養自己的媒介信息素養。多種媒體混合的教學方式,減輕了學生的學業負擔。[3]微信應用將內容整合,便于學生隨時獲取知識。(六)廉價的使用需求。微信公眾號的運營和使用成本低廉,也是更多人選擇微信應用學習的原因之一。

三、微信應用在繼續教育中的創新

微信應用投放到繼續教育體系中,并不只是媒體技術對學生學習方式的沖擊與轉變,更側重對學生思想意識的轉變。通過信息化技術的引進和普及,學生強化終身學習的觀念,樹立創造性思維意識,緊跟時展的需求。[4]微信應用管理者也要根據實際的教育教學需求,不斷更新自己平臺上的弊端,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提供全面專業的服務。同時,關注媒體的傳播規律,解決切實的教育教學問題。

四、結語

雖然微信應用擴大了學生的學習空間,但是其也存在不足,比如,同質化內容泛濫給學生們帶來了冗余消息的閱讀負擔。因此,微信公眾號在繼續教育中的發展仍待完善和創新,以人性化的方式帶給學生更多新的體驗。

作者:李紅霞 單位:北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參考文獻:

[1]何敬,尹斌亮,賴利旗.基于微信的混合式學習模式研究—以“藏語常用語”專題學習為例[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4(8):l0-12.

[2]吳久久.內容與服務的融合———以“壹讀”微信公眾號的實踐為例[J].新聞與寫作,2015(2):19-21.

[3]王萍.微信移動學習的支持功能與設計原則分析[J].遠程教育雜志,2013(6):34-41.

[4]自浩,郝晶晶.微信公眾平臺在高校教育領域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3(4):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