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繼續教育遠程教學現狀分析

時間:2022-01-19 10:31:36

導語:高校繼續教育遠程教學現狀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繼續教育遠程教學現狀分析

【摘要】教育信息化推動高等學校繼續教育的變革和創新。構建網絡化、終身化、個性化的繼續教育體系,提高遠程教學的實效性是繼續教育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必然選擇。文章通過對高校繼續教育遠程教學的研究和安徽省繼續教育遠程教學現狀的調查,在分析學習者職業特征、學習需要以及遠程學習情況等方面的信息的基礎上,提出面向學習者特征的遠程教學改革建議,為提高繼續教育遠程教學效果提供支撐。

【關鍵詞】學習者導向;繼續教育;遠程教學;調查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依托互聯網開展的形式多樣的遠程教學迅速發展,獨立的線上教育機構逐漸壯大。遠程教學不受時空限制,學習的便捷性、靈活性非常符合成人繼續教育的要求。

一、高校繼續教育遠程教學研究現狀

通過CNKI對2011—2020年間的文獻進行查閱,以“高校繼續教育”“高校成人教育”為主題詞檢索獲得文獻1111篇,其中以“遠程教學”為研究內容的文獻725篇。該領域的研究主要分布在理論研究、應用研究和設計研究幾個方面。

(一)國外關于高校繼續教育遠程教學的研究綜述

在理論研究方面,現有研究主要包括遠程教學的價值意義和存在問題、遠程教學的課程實施和相關學科支撐理論等領域。遠程教學的探索首先是從高等教育領域開始。學者MichalePower從遠程教學模式入手提出學生自我導向學習的遠程教學特征,JaneWillis則強調需通過設置任務情境確保遠程教學的實施。在應用研究方面,主要包括遠程教學平臺應用、網絡課程個案研究、課程教學效果探討等。HunterGehlbach等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對學習者相似度進行分析,以改善學業成績和師生關系。在設計研究方面,主要包括以某些特定技術和平臺為依托,或者為滿足各種需求的教學模式設計。

(二)國內關于高校遠程教學的研究綜述

在理論研究方面,主要包括網絡教學模式產生的背景和意義、理論基礎和類型,以及網絡教學模式的教學目標和流程等。在網絡課程的設計方面,胡若予指出,網絡教學模式對網絡教育質量保障有關鍵的影響作用,是網絡課程教學設計的核心。在設計與構建研究方面,方夢婕、陸思源、陸軒等依托線上教學系統實例探討網絡遠程教育平臺的改革與發展趨勢。

二、高校繼續教育學習者現狀調查

(一)調查對象

本研究以近三年淮南師范學院的成人繼續教育學員作為調查對象,其中包括學歷繼續教育學員和非學歷繼續教育學員。通過繼續教育學院發放調查問卷400份,收回問卷370份,其中有效問卷總共352份,問卷回收率為92.5%,有效問卷率為88%。由于學歷繼續教育生源數量有限,尤其是淮南師范學院2019年停招后本校在讀學生僅一百余名。但學校每年承擔在職中小學教師“國培計劃”“省培計劃”等培訓項目,非學歷繼續教育工作比重很大。師范專業學歷教育學員和在職教師繼續教育學員構成調查對象的主體??紤]到我們的調查主要為《課程與教學論》等教師教育課程改革服務,調查對象的職業傾向性更有利于本課程的研究。

(二)調查方法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為主要的調查方法,同時采用訪談法獲取學習者對一些關鍵問題的觀點和態度。在參考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繼續教育實際情況,設計《淮南師范學院繼續教育遠程學習情況調查問卷》,使用SPSS軟件對調查問卷進行信效度檢驗和數據分析。調查內容涉及個人基本信息、參加繼續教育的需求、繼續教育的收獲、線上課程的學習效果和感受等。調查通過網絡形式進行,由淮南師范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向學員發放電子問卷,確保取樣的準確性。

(三)學習者現狀調查分析

調查圍繞學習者特征要素設計問卷,對繼續教育學習者群體的職業、學習態度、需求及過程體驗等方面進行研究分析。1.職業分布調查顯示,回收問卷中教師職業274人,其他職業78人,其他職業中公務員僅4人,其余74人為工人、保險從業人員、輔警、居委會工作人員等。調查對象中教師職業總占比達到78%,這一數據比較真實地反映了淮南師范學院以教師教育為主的繼續教育現狀,同時也反映出各行業從業者的受教育狀況。一方面,本科階段學歷繼續教育的主要對象集中在基層社會工作者、保險業、企業、服務業等行業。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由于受到教師繼續教育制度的約束,100%的教師在五年內參加過繼續教育,但其中參加學歷教育的僅占4%。2.學習目的在對繼續教育學習目的的調查中,不進行職業區分的情況下,一半以上的學員是抱有功利性學習目的的,不區分職業的統計結果見圖1。52%的學員希望通過學習在原有工作崗位上獲得更好的發展,比如職位的提升、薪酬的增加等,6%的學員希望能找到更加滿意的工作,36%的學員希望通過學習提高自身素質。但對教師職業進行單獨分析的話,60%學員的學習目的是提高自身素質,教師職業的統計結果見圖2。可見,教師的終身學習意識更強,在沒有功利目的的情況下想對自我發展有更高的要求。3.學習需求對學歷繼續教育學員而言,拿到畢業證書、提高學歷是他們最為直接和基本的需求。而在教師群體的學習需求中,不管是為了獲得更好的發展還是為了提高自身素質,68%的繼續教育學員都希望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對學習理論知識的需求僅占28%,繼續教育的學習需求占比圖見圖3。由圖可知,實踐能力需求遠遠大于學習理論知識的需求。教師對參加繼續教育持歡迎態度,希望能夠通過學習解決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的思想困惑和實踐難題,提高教育教學實踐能力。4.學習體驗具體到遠程學習的實施過程,調查顯示繼續教育學習者全部具備遠程學習的硬件設備和軟件的操作能力,具有普及遠程教學的基本要求。調查顯示,只有10%的學員經常和教師互動,18%的學員經常和同學互動,甚至有些學員從不與老師同學交流。學員在遠程學習中收獲最多的是理論知識,占比高達78%,獲得實踐能力提升的比例僅12%,與68%的實踐能力學習需求形成巨大反差,遠程學習收獲調查結果圖見圖4。5.線上線下學習比較總體上看,由于在職參加繼續教育,受到家庭、工作等各方面因素影響,62%的學員愿意選擇遠程學習形式。這既符合繼續教育的改革方向,也使我們的研究更具價值。但從對學習效果的評價來看,對線上課程的滿意度只達到22%,42%的學員認為線下課程的效果更好,線上線下課程學習效果比較見圖5。這一結果讓我們不得不反思,如何更好地改進遠程教學,以滿足學習者的需求,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高校繼續教育遠程教學改進建議

(一)明確遠程教學定位,加大課程改革力度

袁荔芳等學者已經提出,在網絡時代,教師首先是教育教學的創新者,其次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最后是學生健全人格的建構者。調查中所反映的網絡課程學習體驗感差、學習滿意度低以及學習需求與課程效果之間存在落差等諸多問題都需要課程的持續改進加以解決。

(二)面向學習者需求,突出遠程教學的實踐價值

按照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繼續教育的不同學習群體也具有不同層次的需求。遠程教學使得學習不再受到地點和時間的限制,從而賦予學生更大的自主選擇空間。針對調查中學習者迫切需要提升實踐能力的學習需求,遠程教學需在課程設計中處理好理論與實踐的關系,調整教學內容與方法,設計開發實踐能力教學、訓練和評價模塊,增強課程的實踐指導價值。課程的遠程教學就應以“實踐”為核心,從教學實踐出發,在教學實踐中學習,并最終服務于教學實踐。

(三)構建兩個“共同體”,增強遠程教學獲得感

要克服遠程教學過程中缺乏人機交互的弊端,調動教師教學改革和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需要構建繼續教育學習共同體和教學共同體。建設遠程教學共同體,實現課程開發團隊化,管理指導個體化,在交流合作中教師獲得持續開展教學改革的信心和動力。

四、反思與展望

由于個人能力有限,在前期研究中對很多問題的處理存在不當之處。調查形式單一。調查以問卷形式為主,輔之以訪談調查,一些問題及成因的挖掘不夠深入。比如為什么大多數學員并不滿意線上課程的教學效果卻仍然愿意選擇;教師群體對線上課程的印象不僅與繼續教育課程有關,還有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而缺乏客觀性。調查樣本需進行結構優化?,F有樣本容量小,代表性弱。雖然繼續教育學員來自全省,但如能把問卷調查擴大到其他省內高校,數據會更有研究價值。增強遠程教學與學員類型的契合性?,F在學歷繼續教育恢復招生,我們要繼續完善相關遠程課程的建設與改革,增強遠程教學與學員類型的契合性。

作者:程敏 單位:淮南師范學院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