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談音樂教育改革必要性

時間:2022-11-19 03:02:11

導語:試談音樂教育改革必要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試談音樂教育改革必要性

【摘要】音樂教育在新課改的背景推進和探索進程逐步深化,然而,音樂教育的特點和改革的必要性并未被廣大音樂教師所認識。所以,音樂教育改革的廣度和深度有待提升。基于此,本文以筆者多年一線教學經驗為基礎,對音樂教育的重要性和改革的必要性進行了探討,旨在引起學界對音樂教育改革的進一步關注,從而深化改革的力度,使音樂教育真正成為美育、德育的載體和學科綜合的橋梁。

【關鍵詞】音樂教育;改革;重要性;必要性;小學

我國基礎教育中的音樂教育改革從新中國成立到現在,歷經八次全面改革,并正在進行第九次改革。這次音樂教育改革是一次順應時展、符合素質教育要求、重視學生全面發展的重大改革,也是對前幾次改革成果的揚棄。

一、音樂教育的重要性

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不僅能夠讓學生把握基本的音樂知識,更能了解藝術審美價值,同時也是美育和德育的重要載體。新課改以來,從國家層面到社會、家庭層面,逐漸重視學生的“全人”發展,既要將有關智力因素的課程學好,也要涉及非智力因素的藝術類教育內容有。音樂教育因其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對學生的吸引力大。尤其是小學階段的音樂教育,更是依托游戲進行,學生樂于參與,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提升大有裨益。同時,通過音樂教育讓學生感知音符、音節、音調的美,可以為日后的審美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音樂教育是開展學科綜合的橋梁。在提倡基礎教育學科綜合的背景下,音樂教育的包容性、融合性特征能夠發揮重要作用。依托音樂教育,能夠開展其他學科的聯動教育,實現1+1>2的教育效果。

二、音樂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音樂教育的重要性在新時代越發重要,其改革的必要性也越發緊迫。筆者通過本校音樂教育的實踐調查,并對本市小學音樂教育的相關情況進行走訪調查后,認為音樂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評價模式急需轉變

音樂教育的評價應該是以唱歌、描述為主,由教師依靠聽來進行判斷。這樣的評價模式對于長期處于應試評價模式的學校、學生來說,開展起來難度大,實施經驗少,許多學校還是以筆試為主進行評價。這樣的評價模式不僅有悖于音樂教育的初衷和目標,更對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和熱情造成打擊。許多音樂教育倡導的先進教育理念并沒有太多的空間及時間來落實和實施,音樂老師對于這樣的現象也有心無力。

(二)對音樂教育的學科研究有待加強

當前,新課改步伐逐步加大,音樂課堂教學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熱鬧繁榮”的景象,而在音樂藝術教學內容上則顯得蒼白無力,在音樂藝術實踐活動上又淺嘗輒止。真正的音樂教育應該是將音樂美學與音樂分析的知識和技能貫穿到整個音樂教學中,同時注重以學生的興趣為學習動力,在技能學習中體會情感和體驗。

(三)音樂教育的延伸教育有待重視

音樂教育的延伸教育是課堂教育之外的自我學習、引導學習,以培養學生音樂興趣,促進氣質、性格的健康發展。但現實中學生無法科學地接受延伸教育,一些音樂節、音樂會等無暇參與。有些學校和家長開展的延伸教育又過于專業,將樂理、樂譜、發聲等內容作為主要延伸內容,學生還未曾體會音樂之美,便陷入專業強化訓練中,對身心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四)拔高了音樂教育的作用

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更不能把音樂教育看作開發智力、擁有一技之長的法寶。現實中一些老師將音樂教育當做了“精英教育”,不顧學生的天賦、興趣,強加專業樂器學習和應付比賽。技能學習不是素質教育的全部內容,就像樂感好的孩子并不一定非得去學鋼琴一樣,而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才是最重要的,像學習的興趣、注意力的集中程度、意志力的培養、豐富的情感、積極上進的態度、與人和諧相處和對社會的適應力等。所以,無限制地提高音樂教育在整個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是片面的。音樂教育應該找到在素質教育中的恰當位置,以適應時代變化的要求。所以,當前音樂教育改革到了重新認識、更新理念的關鍵時刻,對音樂教育改革尤其是對小學階段音樂教育改革的必要性的認識到了迫在眉睫的時刻。

三、結語

綜上所述,音樂教育改革的腳步始終向前,廣大音樂教師的改革熱情也未有減弱。但改革伴隨著的問題層出不窮,這些問題不應成為改革的絆腳石,應該是改革必要性的推進器。不斷更新認識、創新理念,才能更好、更快地實現音樂教育的目標和價值。

參考文獻

[1]莫坤怡.小學音樂教育教學方法與理念的改革與創新[J].求知導刊,2017(28):138-141.

作者:范新明 單位:武漢市光谷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