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如何發揮教研室在教學評價中的作用

時間:2022-07-06 08:46:00

導語:獨家原創:如何發揮教研室在教學評價中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獨家原創:如何發揮教研室在教學評價中的作用

關鍵詞:教研室,教學評價,交流

引言:教學評價對促進老師和學生都有比較好的幫助,可以拉近老師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能認識自己。通過教學評價,結合自己問題,學生提出一些建議,老師在上課時能根據學生的問題和建議做出一定得更改,能在以后的上課中更好的適應學生。做到“師生”兩大好。本文從現實摘要出發再而對一些老師的采訪和考證,最后通過小組討論得出一些教學評價的作用……

摘要:教學評價是對課程實施過程與結果的價值判斷,是描述評價教與學在某種程度上發生變化的科學方法。教學評價,作為教學活動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往往深刻體現了教師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技能,具有很強的導向性,它對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作為老師都通過教學活動給學生帶來積極的、正向的影響變化。雖然這些變化可能會受到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和一些學生的偏見、年齡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但通過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學生與學科內容之間的相互作用,顯著地影響每一個學生、使每一位學生學到更多的東西是老師和學生共同的目的。所以我們要好好發揮教研室在教學評價的作用,但我們如何發揮呢?

下面有我們談談我對計算機專業中對老師的采訪,和我們小組的一些結論和我的一些看法:

2009年3月,學生會推出了評價老師的活動----“哪一位老師是學生中評價中最好的,上課最好的”。根據計算機學院的要求,我們班開展了工作:我們成立一個探討小組。差不多通過一個月,學生對老師的訪問、采集學院學生對老師的看法,于4月28號上交我們對老師的一些評價。

1.轉換職能,重建評價教研文化,老師與學生的多方面討論

教研室是中國教育特有機構。許多年來,教研員們大多習慣了面對幾十、幾百位老師講解教材、大綱,心中不免唯我是尊;習慣了聽老師講課,習慣了辦公室伏案,學生也是一味的接受。然而,這樣的授課方式適不適合學生的發展?能不能給學生帶來好的成績?,能不能提高學生的能力?這些都是我們要關注的問題,也是現在教學要關注的問題。在課程改革中,太多的習慣失衡了。我們面對著嚴峻的挑戰,同時又欣喜地看到我們面臨著巨大的機遇。說挑戰,是因為我們已有的教學思想、經驗、工作方式。甚至地位受到巨大的沖擊,可以說我們是和教師們同時接觸、感受新課程.或者說是站在了一條起跑線上,有時因為學生接受方式與老師的授課方式存在著很大的分叉,那我問又如何安排呢?在教學中,往往因為某些原因,教師與學生不能達到同步的發展與接收;說機遇課程改革為教研室、教研員的自身發展提供了廣闊的時空,根據新課改的新理念、新要求,重建評價教研文化的命題歷史地擺在各級教研室。各級教研員面前。重建評價教研文兒,就是教研的內容要有效地解決課程改革實施中的問題為課程的建設提供實據,加強老師與學生的溝通,通過辯論賽或通過師生互動或舉行什么活動等等拉近老師與學生的距離;評價教研不僅是教學研究工作,里面應包含深刻的人文內涵我們需要研究課程更需要理解、研究教師課程本身就是科學和人文精神的載體,它還包括師生的相互促進;評價教研的工作模式、運行機制要有利于課程改革實驗的推進,有利于學生有利于教師的專業發展,進而促進學生的發展,也使教研員自身獲得專業發晨,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理想,以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各抒己見,最終老師與學生能達到共識,解決問題達到“雙贏”的效果。

(1)導向與指揮的作用

工作的重心要下移工作的重點是要抓好校本教研。在教研的內容、形式上都要有效地幫助教師的課程理念體現在教學行為上,作用于學生身上,用科研提教研,用科學的態度、科學的方法研究課程改革,使教師成為研究型、專家型教師建立教學、研究、科研一體的工作模式課堂教學評價具有導向性與指揮性,通過評價目標的引導,指明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目標和應達到的程度。通過評價過程的反饋,教師隨時了解學生達到目標的程度,同時也可以發現教師教中所存在的問題,使教師的教不斷地調整與改進,學生的學不斷地強化與提高。

(2)通過相互激勵,自評和他評:

通過學生自評、學生與學生互評、教師與學生共評,被評價者通過評價可以看到自己的成績與不足,找到成功或失敗的原因。通過評價使師生互相學習、互相激勵、揚長避短,調動教與學雙方的積極性,促使師生共同發展。通過評價,我們能有更好的發展,同學能知道自己的不足,老師也知道學生的情況,老師與學生一起相結合,通過自評和他評,我們大概能掌握大部分工作,對以后的工作安排和學生的計劃都有一定得幫助,在一定的基礎上可以達到“雙贏”的效果

(3)通過測試,鑒定,考核:

課堂評價是多元化的,但評價畢竟起到鑒定作用,通過教師的教學行為與學生學習行為及教學結果進行有效評價的判斷,通過評價來比較與區分教師的教學能力與學生學習能力,從而鑒定學生水平,以便于教師與學生制定教與學計劃、有效落實教學。學??梢酝ㄟ^考核老師和學生經過評價后的情況,通過對比,然后在定出一些方法或計劃,然后符合學生去鉆研。學校還可以通過對老師的評價評出優秀的老師,然后叫別的老師以他為模范,通過一定得對比,這樣不但可以提高老師的教學能力,而且可以讓老師更加勤奮……

(4)評比中改進作用:

通過課堂教學評價進行信息的反饋,無論是師生都可獲得較為準確的反饋信息,以利于鑒定自己教與學的過程是否有效,老師的方法是不是適合學生的發展,適不適合學生的提高,對學生的成績有沒有更好的提高,還可以相應的得出問題,對于做得好的地方要強化,對于缺點和不足要糾正,使課堂教與學雙邊活動不斷完善,改進與提高,更好地實現課堂教學目標,從而達到教學的整體優化。

(5)通過評比,可以加強氣氛

學生上課時,最喜歡的看課堂的氣氛好不好,通過評價,老師可以發現學生的興趣和自己上課中的不足,然后對癥下藥,這樣可以在一定得程度上提高老師的教學能力又可以使課堂的氣氛變得更加適合學生,好的氣氛可以加強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使學生的學習動力進一步提高。

總結:評價是使學生和老師達到”雙贏”的好方法,就拿我們計算機專業的調查來說,由于大部分的科目都是催向電腦,還有是需要我們思考的科目,所以學生上課時,如果還是傳統那樣以為得授課,肯定悶死,同學的動力和學習的念頭也會降到0.當然這是極端的說法,但根據我們調查,的確大部分的計算機學生想老師能搞些新型的互動的還有一些奇特的科目。由于老師不清楚學生的情況,以為只要把課講完就行了,就拿我班現在的情況,大部分同學是上課打瞌睡,還有的就是不來上課,來了也只是開小差……

是什么導致這樣的局面呢?我認為是師生“分論”結果,由于大家不了解情況,如果做了相應的評價,是老師認清現實的情況。然后通過一定得改革,師生可能都有興趣,老師有想教的念頭,學生有想學的念頭。所以說,加強師生的互動,還有教研室的評價,這樣不但可以使雙方都能了解還可以相應的提高我們的水平,出現我們夢寐以求的效果。

文獻:1.《遼寧高職學報》2008年07期

2.《教學研究》2008年02期

3.《新課程與教學評價改革》

4.《聚焦新課程》(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