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體育教育與人文教育之間聯系的初探

時間:2022-07-08 10:05:00

導語:獨家原創:體育教育與人文教育之間聯系的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獨家原創:體育教育與人文教育之間聯系的初探

【摘要】體育教育與人民教育之間是相互聯系的,體育教育的精神本質上是人文的精神,是人類普遍價值所在。如果不能達到人文、提升人類普遍價值之目的,那么再大的賽事,再多的金銀獎牌,也會缺少意義。

【關鍵詞】人文精神人文教育體育教育方法與途徑

隨著新課改的全面實施,體育教育地位得到了提升。它不再僅僅局限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開發學生的智力及培養學生的參與能力上,而更深遠地強調了人文教育。新的體育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體育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體育學習絕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法的訓練,而應視為一種文化學習。”由此可見,注重體育文化的學習、提高體育文化素養是體育學科追求人文素養的核心。

一、認識人文教育

人文,廣泛地講,它指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概括地講,“人文”是“人”與“文”的統一。“人”,強調的是“以人為本”,“文”,強調的是“以文化人”。所謂“以人為本”,就是強調人的根本地位。也就是說,人既是根本目的,又是根本手段。在處理任何事物的過程中,始終把人作為出發點和歸宿,這就是以人為本。所謂“以文化人”,就是通過文化的方式教化、涵養和培育人,也就是通過教育和文化的手段不斷地更新人的思想觀念,進而轉變人的行為方式和生活習慣,最終促進社會的文明進步。

人文精神:是人類為爭取自身的生存、發展和自由,以真善美的價值理想為核心,不斷追求自身解放的一種自覺文化精神[2]。人文精神高揚人的意義和價值,反映著主體內在的精神特征。從總體上說,人文精神是一種人的主體精神,是一種關注人的主體價值的精神。

人文教育就是要通過各種教育活動,使人類優秀的文化成果被內化為受教育者的人格、氣質和修養,從而成為維系社會平衡發展的重要因素。人文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是培養“全人”的教育,它是不能脫離人文精神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的。

提到人文教育許多人都認為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他們認為人文教育的內容很廣,我們中學老師難以勝任對學生的人文教育,其實不然,這是對人文教育的膚淺認識。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遇到的許多問題都屬于人文范疇,如道德、思想、心理、情感等都是以人的情感和精神狀態為基礎的,還有我們新課程中的三維目標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都是人文,教師加強學生這方面的培養就是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

二、體育教育與人文教育的關系

1、對真、善、美有共同的追求

體育學科的理論表述和建立過程體現著人類對真、善、美的追求,如體育中的人們對“公正、公平”的追求,體育的競爭精神與合作精神,以及對“更快、更高、更強”的奧運精神的追求;而人文精神的本質就是對真、善、美的追求。

2、人文精神是體育的思想基礎,體育是人文精神的形象表現

人文教育應被教育中的各個學科所關注,而作為關注身心健康的體育學科更不能忽視人文教育的滲透,作為體育教育工作者不僅僅要關注學生的身體健康,更應該關注學生的精神。體育教育應該弘揚人的生命意義和價值意義,著眼于塑造良好發展的理想人格,關懷人的困難和痛苦,容忍人的弱點和缺點,發展人的自主和自覺,鼓勵和促進人的創造才能,激勵個性與民主發揮等,使體育在人的良好發展中,體現對人健康成長的關懷,成為人的一種高質量的生活方式以達到人類自我實現的崇高目標,其表現能通過體育來展現。

3.、都以實踐為主

體育教學是實踐課程,而人文精神主要靠體驗與感受;體育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通過各種活動達到體育的目的,而人文精神的培育不是靠說教所能達到的,它同樣注重學生的體驗與感受,在活動中去感悟,即它們都是以實踐為基礎。

三、在體育教育中滲透人文教育的方法與途徑

1、創造人文示范

示范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不言而喻,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過:“教師個人的范例,對于青年人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可替代的最有用的陽光?!彼?,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在教學中教師要創造人文示范。人文教育最本質的方式方法就是浸潤,就是潤物細無聲,就是“穆如春風”、耳濡目染、率先垂范、躬行實踐,所以教師本身就應該是人文教育的典范,教師的衣著、教學語言、示范,這些言傳身教的“活教材”都能成為滲透人文教育的教學內容。首先教師應具有責任意識與職業理想,有責任意識才能把教育當作自己的事來做,才能主動去做,而職業理想是一個人的目標,有了這兩點教師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其次,教師明確自己的教學觀與學生的發展觀,從傳統的“知識、技能本位”轉向“育人為本”,讓課堂充滿生命的互動,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提升教學人文品位。教師具備這兩點是做好教師的最基本品質,這樣的教師才有慈母般的愛生之心,才有執著的敬業精神與高尚的人格品質。這樣,在實施教學任務時教師才能真正發揮教師的示范作用,學生也才能感受到教師身上強烈的人文氣息,而學生這種感悟到的東西要比教師的說教效果更有效。

2、營造人文環境

人文環境包括自然環境,教學環境,社會環境,人際環境;在學校體育課堂教學環境中,其要素應該是學校體育文化、教學內容、身體活動、教師、學生、場地、器材等,它們相互作用構成學校體育的教學環境。體育課程是一種“活動課程”,與其它“非活動課程”的教學在課堂教學上有明顯不同的運作形式。體育教學課堂不同于一般文化課的非活動教學課堂,教學場所相對寬闊開放,場景豐富,師生沐浴在自然的陽光、空氣之中,即便是場館,也有豐富的色彩、聲音、器材擺放的和諧環境;教師、學生、器材、教材、教師輸出信息,學生接受信息,教師的示范,手把手地教,教學效果直觀,學生之間的互相練習,情感的交流等,均體現著體育老師與學生的貼近,體現著與環境諸因素的相互融合,構成了和諧的畫卷,這一景象正是體育教育切入人文教育思想的優勢之所在。另外,教師在具體的實施中要營造出和諧的人文環境,如自然環境中的溫度、光線、色彩等;社會環境中的情感培養與審美教育;教學環境中的場地器材與班級人數等;還有人際環境中的生生關系與師生關系;營造出和諧的人文環境學生才能在人文教育的課堂中健康的成長。

3、開展人文實踐

人文教育是實踐課程,不是靠說教所能做到的,它需要學生在實踐中感悟與體驗。那就需要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利用各種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應該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體育運動是一種社會現象,一種特殊的社會交往活動。學生可以在體育活動中認識體育的本質,打開一個認識人生、認識社會的窗口,培養競爭意識、拼搏進取精神。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體育項目,讓學生體驗體育運動中的不同角色,學習體育角色的技能,體會體育角色的責任,處理角色與同伴、與全隊、與對手的各種關系;讓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學會尊重、學會合作,培養團隊精神和集體榮譽感,從而發展社會認知能力。這是一個現代人應具備的重要素質和人格品質。

4、傳授人文知識

學校教育是一種堅持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的知識積累過程,積累的過程是灌輸性的,通過灌輸把它送入人的主觀世界里去,使人慢慢地豐富起來,那就需要長期的熏陶和教育,所以在課堂中滲透人文知識的教育對學生的人文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人文知識是人類總體知識構成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以語言(符號)的方式對人文世界的把握、體驗、解釋和表達。它是人文素質中最基本的內容和層次,是生成人文精神的首要路徑。人文知識的內容較為廣泛,在體育教學中提倡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人文知識的傳授,如奧運知識、相關項目的知識等,以拓展學生的體育文化視野,提高學生鑒賞能力與文化素養。

5、倡導人文價值

因為體育本身具有很強的人文價值,所以在體育教學中倡導人文價值是具有現實意義的。課程改革綱要和新課程標準,都特別強調“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新課程內容不但增加了人文知識的比重,而且新課程標準在所有課程的“課程目標”或內容標準中,都將“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列為其中的一項?!扒楦袘B度與價值觀”就是“人文”,關注和重視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就是重視人文教育,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能夠促進人文教育并促進人文精神的回歸。因此,倡導人文價值,挖掘體育教學中的人文教育資源,就能對學生進行很好的人文教育。

作為一名體育教育工作者,在體育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創設人文視野下開放的、多元的綜合體育教育理念的課堂教學形式勢在必行。(3500字)

參考文獻:

[1]高煥祥.人文教育:理念與實踐[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2

[2]許蘇民.人文精神論[M].武漢: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3]杜時忠.人文教育論[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