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生作文教學分析論文
時間:2022-02-21 04:26:00
導語:聾生作文教學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教師要重視作文教學
課堂教學,教為主導,學為主體。教師對某項內容重視,學生學的積極性就高,效果就好。與老師們探討學生寫不好作文的原因時,許多老師談到一是學生愁作文,不知道寫什么、怎么寫。二是老師愁批改作文(聾啞學生由于聽力、語言障礙,寫的句子往往詞序顛倒,意思不完整,批改起來很傷腦筋。)三是考試猜題。因為考試時作文題目大都與學過的某一篇課文類型相同,只要學生能背熟幾篇不同類型的范文,考試一般能應付過去。再加上作文教學見效慢,評分具有可塑性,各學校又普遍以學生成績作為評定教師優劣的主要依據,老師們對作文教學重視不夠也就順理成章。然而,老師們請不要忘記語文教學的目的是為了使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理解是正確表達的基礎,作文是正確理解和運用的綜合體現。因此,一個人的作文水平代表著他的語文水平,一個作文水平高的人考不好語文的情況幾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不是一日之功,短期內也可能會影響考試成績,但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是在不斷提高的。為了使聾啞學生熟練掌握書面語言這一與正常人交流的主要交際工具,以便于他們更好的融入社會,我們必須下大氣力,堅持不懈的搞好作文教學。
2.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習就有了動力,學生的學習才會變的主動。可是怎樣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呢?我想起了我上學時語文老師特別關心我,他的課我就特別喜歡上。于是為了讓學生喜歡我的課、喜歡上作文,我與班上每一位同學交朋友,關心他們的學習與生活,與他們一起參加課外活動,一起去放風箏,一起做游戲,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培養濃濃的師生情。使學生喜歡我,喜歡我上的課,進而對作文產生興趣。
聾啞學生具有很強的好勝心和求知欲,正確地引導往往會收到良好的效果。他們由于受到聽力制約,再加上年齡、知識、能力的限制,接受外來信息少,剛開始寫的句子往往詞不達意,詞序混亂。針對這種狀況,我利用一切機會,從指導學生寫完整通順的句子入手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例如:有一次晚飯后我和學生一起看電視,一個學生用手語打了“NBA、姚明”兩個詞。我知道他是要看“火箭隊”的比賽。我在轉換頻道后,引導大家就“NBA、姚明”進行說話訓練,同學們積極性空前高漲,爭先發言,我一一給予指導、鼓勵。當一名基礎較差的學生說出了“姚明是NBA球員”這樣完整的句子后,我馬上給予表揚,并鼓勵他把“火箭隊、優秀”等詞語加進去。在其他同學的幫助下,經過一次次修改后,這名同學說出了:“姚明是美國NBA籃球聯賽火箭隊的優秀球員”這樣通順完整的長句子,我立即豎起大拇指表示稱贊。就這樣,久而久之,既培養了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又培養了他們的寫作興趣。
為激發所有學生的寫作興趣,每次作文講評時,我總是對每一篇作文都進行講評。有的全篇寫的好就作為范文給大家宣讀,有的某段寫的好就重點講評這一段,有的通篇只有一兩句比較通順,也對這一兩個句子進行肯定,給予鼓勵。就這樣通過不斷的表揚、鼓勵,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寫作興趣。
3.教師本身要喜歡作文,并善于指導
俗話說“喊破嗓子不如作出樣子”,要學生們喜歡作文,首先老師要喜歡作文。然而多數老師安排學生作文時,只給定一個題目,提出一些要求后,放手讓學生去寫,自己卻很少動筆。另外許多老師對不同作文的批語往往雷同,缺少針對性。學生剛開始寫作文,就像孩子剛開始學走路不知如何邁步一樣,不知怎樣寫,寫什么。對寫出的作文也不知道哪里好,還存在什么缺點。要教會他們作文,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給予及時正確的指導非常重要。要做到這一點,最好的方法就是老師和學生一塊作文。你只有親自“下了水”,才能知道“水”的深淺,準確把握每個學生每篇作文的成功之處及不足,批改才有針對性,講評才能評到點子上。并且老師和學生一塊作文,會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寫作是一項艱苦的勞動。而要保證每一篇“下水文”都能給學生以智慧的啟迪,幫他們打開一扇窗戶,使他們逐步覺得作文并不神秘,更需要一定的毅力。可是當你看到學生們聽了你的“下水文”后那舒展的眉頭,羨慕的目光,激昂的情緒,你會有說不出的喜悅,相信你會因此喜歡上作文。在你的影響下,你的學生也會越來越喜歡作文的。
要培養學生的作文能力還必須解決好一下問題:
3.1指導學生學會積累材料。學生愁作文是因為無東西可寫。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材料,即使大手筆也寫不出好文章。可見充實的素材是寫作的前提。可是材料從何而來?聾啞學生本來獲取外界信息的渠道就窄,這就需要我們平時指導學生多觀察,多與別人交流,對身邊發生的事多看、多想,從司空見慣的小事中,發掘出所蘊含的積極的東西。其次指導學生多閱讀。各類報刊、課外讀物等,只要學生能讀懂得都可以拿來讓學生讀。大量的閱讀不僅能使學生積累寫作素材,還有助于學生學習寫作的技巧和方法。另外老師也可以有意識的組織學生開展課外活動,使學生開闊視野,拓寬知識面。總之,豐富的寫作素材來源于生活的積累,知識的積累,感情的積累。只有平時注意多積累,作文時才有東西寫。
3.2指導學生學會選擇材料。作文就是要把我們平時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有意義的東西寫下來。我們平時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東西很多,關鍵就在于“有意義”。那些才是有意義的呢?這就是選擇材料。怎樣教會學生選擇材料呢?最好的方法就是結合實例講述。比如作文題目是記一件事,我們已有的材料是兩個人打架的場面,該選擇那些作為寫作重點,要視我們確定的主題而定。如果你確定的主題是贊揚勸架者熱心幫助別人化解矛盾,解決糾紛,就著重寫他如何不惜耽誤自己的工作和休息,不怕受傷,怎樣苦口婆心的勸說雙方……,如果你想借此批評人們只圍觀不勸架的不良風氣,就著重寫圍觀者如何起哄,面對頭破血流的挨打者無動于衷……,對雙方如何謾罵等無意義的內容就不要寫。總之選擇材料的方法就是:確定正確地主題,選取最能突出主題的材料。
3.3勤練筆、反復改。按照大綱要求和課本內容安排,學生每學期一般寫8一10篇作文。要想寫好作文這是遠遠不夠的。而要完成全部教學任務,又不能隨便增加語文或作文教學課時,這只能靠平時利用課余時間多練筆。不一定非要寫整篇的作文,可因時而異進行一些擴句練習、片段練習,這對于提高作文水平大有益處。堅持每天寫日記對提高作文水平也很有幫助。寫日記既能積累寫作素材,又有利于掌握寫作技巧。其次,反復修改,不僅自己改,而且請別人幫助修改,也是寫好文章的一個重要環節。有人說好文章是改出來的,這話有一定道理。寫的時候由于思維不嚴密,難免存在一些不足甚至錯誤,這些都需要通過認真地修改,才能是文章逐步完善。
總之,我認為要提高聾啞學生的作文水平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但首先要解決上述幾點。只要老師重視作文教學,學生對作文有了興趣,再加上正確地教學方法,學生的作文水平就會不斷提高。
【摘要】聾啞學生由于聽力和語言障礙,接受外來信息的途徑單一,表達思想感情的方式只能是手語和書面語言。如何培養學生書面語言呢?只要老師重視作文教學,學生對作文有了興趣,再加上正確地教學方法,學生的作文水平就會不斷提高。
【關鍵詞】作文教學;寫作興趣;善于指導
- 上一篇:制造業信息化考察報告
- 下一篇:幼兒園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