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義學習學期實踐教學論文
時間:2022-06-06 09:23:00
導語:主義學習學期實踐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論文主要從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第三學期中的應用等進行講述,包括了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創設情境、協作與會話、學生進入工作環境后,企業會把學生分為到相對的崗位上并安排師傅對學生的實踐進行指導、在實習的中段和末段由專業派出指導教師對學生進行隨機考核等,具體資料請見:
論文關鍵詞: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第三學期實踐教學
論文摘要:第三學期是我院的辦學特色之一,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對第三學期的實踐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本文首先闡述我院第三學期的概念及意義,然后分析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概念及主要觀點,最后說明數拉專業第三學期實踐教學是如何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指導下進計和實施的。
為了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齊齊哈爾職業學院于2003年創建了第三學期。即在每年的6-8月,通過校企合作方式將學生安排到真實的職業環境中,讓學生通過實踐積累工作經驗,提高技術應用能力和職業素養。我院數控專業的培養的是能夠適應數控機床安裝調試、數控機床操作、數控編程以及數控機床維護等第一線崗位的應用性職業型的創業者。為了提高第三學期的教學效果,結合專業特點,我們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對第三學期進行了設計和實施。
一、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也譯作結構主義,其最早提出者是瑞士的心理學家皮亞杰(Piaget1966)。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不僅要求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且要求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即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在這種模式中,學生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意義的對象;媒體也不再是幫助教師傳授知識的手段、方法,而是用來創設情境、進行協作學習和會話交流,即作為學生主動學習、協作式探索的認知工具。
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第三學期中的應用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中有多種教學方法,雖然這些教學方法各有不同,但在教學環節中都包含創設情境、協作與會話過程,基于此,我們在對第三學期的設計和實施上也主要從如何為學生創設情境,如何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增強協作與會話方面兩方面著手。
(一)創設情境
在建構主義看來,情境只是學習者主動建構知識的外部條件,外因必須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創設情境是為促進學習者自主學習最終完成意義建構服務的。高職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最突出的特點是技術教育、技能教育。其職業性、實踐性和操作訓練性強,要求能學以致用,頂崗工作。要讓學生有多種機會在不同的場境下應用他們所舉的知識,使他們的知識能夠外化;要讓學生能根據自身行動的反饋信息,來形成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并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案。必須通過真實的工作任務才能促使學生協作學習,才能激發學生學習動機,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促進學生身心發展。
因此,我們認為只有讓學生置身于真實的工作環境中,感受企業的管理制度,實踐真實的工作任務,體會真實的社會環境,才能達到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培養學生職業素質的目的。在這種真實的工作環境中,包括所有的學習資源和人際關系的組合,既有豐富的學習資源,又有人際互動的因素。通過真實工作任務的變化,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激發學生參與交互式學習的積極性,在交互過程中去理解問題、掌握知識的應用、掌握實踐技能,完成意義建構。學生在真實的職業情境中建構知識、能力,易于形成在工作中不斷學習的能力和習慣。對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協作與會話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者與周圍環境的交互作用,對于學習內容的理解(即對知識意義的建構)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學生們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一起討論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學習群體并成為其中的一員。在這樣的群體中,共同批判地考察各種理論、觀點、信仰和假說;進行協商和辯論,先內部協商,然后再相互協商。通過這樣的協作學習環境,學習者群體(包括教師和每位學生)的思維與智慧就可以被群體中的每個人所共享,即整個學習群體共同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某幾位學生完成意義建構。
而實踐教學在這方面體現的更加明顯,學生通過自身實踐對知識有著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因此,在第三學期的設計和實施上,為促進學生的協作與會話,主要采取以下三種措施:
1、崗位輪換
學生進入工作環境后,企業會把學生分為到相對的崗位上并安排師傅對學生的實踐進行指導,為了促進學生的協作與會話,每隔兩周對學生的崗位進行調整,在調整崗位之前,組織學生探討在這一崗位上遇到的問題與收獲。通過第三學期期末的實踐考核表明,這種方式促進了學生交互學習,學生掌握了怎樣對崗位所需知識和技能進行意義建構。
2、協作考核
在實習的中段和末段由專業派出指導教師對學生進行隨機考核,考核內容包括圖紙、工藝、程序編制、實際上機操作等項目。學生之間還通過技能競賽等方式相互之間組成小組互相比試,共同提高共同進步。通過這種方式來更直接的接觸生產實際和社會實際。
三、結束語
實踐證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對數控專業第三學期實踐教學起到了重要的理論指導作用。在第三學期的教學中,數控專業創設出了有利于學生進行職業知識和職業能力意義建構的情境,探索出了促進學生協作和會話的途徑,促進了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依照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建構的第三學期實踐教學環節,符合職業教育思想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對其他實踐教學的實施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 上一篇:局機關爭先創優工作總結
- 下一篇:縣衛生局爭先創優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