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教師新角色論文
時間:2022-07-20 10:20:00
導語:建構教師新角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重斷認識教師在教學中所扮演的角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擔當以“學”為中心,設計教學的角色;圍燒學習任務,指導愈義建構的角色;激發學習興趣,促進意義建構的角色;創設學習情境,幫助意義建構的角色;組織協作學習,融合學習群體的角色;提供認知資源,保證有效建構的角色。教師的這些角色,對創新人才的培養,實現索質教育必將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我國的傳統觀念認為:“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其過分強調教師的“傳、授”作用,在這一觀念指導下的教學活動都是圍繞如何“教”而展開的。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處于被動的接受狀態,主動性、積極性難以發揮,這不利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近年來,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對傳統的教育理念提出了挑戰,它對我們重新認識教師、學生在教學中所扮演的角色,指導我們科學設計教學過程有著全新的實際意義。
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理論是由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提出的學習理論。這一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的川。因此,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境中的四大要素。建構主義提倡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與灌輸者。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被灌輸的對象。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既強調學習者的主體認知作用,又不忽視教師的指導作用。傳統的教學模式與建構主義的教學模式的區別見表1。
顯然,2種教學模式的中心截然不同,前者是以教師為中心的,強調的是“教,’;后者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強調的是“學”。這就決定了其教學方法和效果必然不同。
2對教師角伍的再認議
建構主義理論對教師和學生的地位有了重新的定位,教師在教學中的角色和作用也發生了變化,教師從以教授知識為主變為以指導、輔導學生的學習為主,由舞臺上的主角變成幕后的導演和不可或缺的配角。
2.1以“學”為中心,擔當設計教學的角色
建構主義的教學設計是以問題(或項目、案例、分歧)為核心,建立學習“定向點”,然后圍繞這個“定向點”,通過設計學習情景、學習資源、學習策略、認知工具、管理和幫助而展開,他們共同服務于由教學目標、學習者、學習內容而決定的學習任務(問題、案例、項目、分歧)這一核心。為此,教師要承擔起分析教學目標、學習者特征、學習內容特征的任務;在此基礎上設計學習任務、學習情景、學習資源;提供認知工具并設計自主學習策略、管理與幫助、總結與強化練習、教學評價的角色。
2.2但當學習任務,提高次建構的角色
在建構主義學習環境下,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不是傳授知識,而是方法指導,尤其是科學思維方法的指導。教師要避免學生的思維偏離學習任務,促使其形成積極而廣泛的思維,最終獲得準確而清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如“舉例說出溫度對化學反應速度的影響”時,就有學生說糖在熱水中溶解比在冷水中快。顯然,溶解不是化學反應,這時教師就要讓學生知道他的思維已經偏離了學習任務,并及時糾正過來。教師要在教學中設置關鍵點,規范學生的學習,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反思、升華所學知識。
2.3淺發學習興趣,擔當構建主義角色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意義建構要靠學生自覺、主動地去完成,教師以及外界環境的作用都只能是幫助和促進學生的意義建構。因此,在建構主義學習環境下,教師的作用將不再僅僅局限于將一套組織得很好的知識集合清楚、明晰地講解或呈現出來,更主要的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促使其完成意義建構。對化學學科而言,化學實驗以其生動、直觀、鮮明的特征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中發揮著很大的作用,學生也非常樂于做化學實驗,這是很有利于教學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化學實驗的這一功能,做好每一個實驗,同時盡可能地增加一些相關的、有趣味性的實驗,把某些驗證性的實驗改成設計性、探索性的實驗,盡可能地讓學生參與到實驗中來,啟迪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理解化學概念,掌握化學規律,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促進學生的意義建構。
2.4創建學習情況,擔當幫助建構的角色
建構主義認為,學生在實際情境或接近實際的情境下學習,能充分利用自己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有關經驗去同化和索引當前學習的新知識,從而賦予新知識以某種意義;如果原有經驗不能同化新知識,則要引起“順應”過程,即對原有認知結構進行改造與重組。總之,通過“同化”與“順應”達到對新知識的意義建構。也就是說,為了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意義建構,教師要為學生創設符合教學內容要求的情境。化學這門學科內容豐富,與生活緊密相連。因此在化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生動、直觀的形象,如化學樣品、結構模型、實驗操作和動畫課件等,幫助學生有效地激發聯想,喚醒長期記憶中的有關知識、經驗或表象,從而使學生利用自己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有關知識和經驗,去“同化”或“順應”當前學習的新知識,完成意義建構。如學到乙醉時可以找一段護士給患者打針的錄像,學生都知道是用酒精消毒,因此很容易就“同化”相應的知識。
2.5協作學習,擔任從合學習的角色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者與周圍環境的交互作用對于學習內容的理解(即對知識意義的建構)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它強調教師和學生共同建立起學習群體并成為其中的一員。學生通過討論和交流,共同批判、考察各種理論、觀點、信仰和假說,進行協商和辯論,對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論據及有關材料,并對別人的觀點做出分析和評論。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學習群體(包括教師和學生)的思維與智憊就可以被整個群體所共享,有利于整個學習群體共同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在這種新型的協作學習關系中,教師要努力營造自由、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在協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少一點師道尊嚴,少一些條條框框,讓學生有話敢說;要鼓勵學生質疑、思考、交流,努力營造熱烈的討論、交流氣氛,在思想交流、觀點碰撞中濺出靈感的火花,產生新的觀點、思想;應該采用薄重學生主體作用的探究式、對話式教學方式,盡避免那種布道式的講解教學。教師要以參與者的角色介人教學活動中,而不是以權威者的角色去剝奪學生感悟的權利。
2.6樁供認知分旅,扛它保有獲建構腸角色
在基于多媒體和網絡通信技術的建構主義學習環境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學習某主題所需的各種信息資源,包括各種類型的教學媒體和教學資料,如文字材料、書籍、音像資料與多媒體課件等。為此,教師要利用多媒體技術和網絡信息技術,為學生主動探索、自主學習提供一個廣闊的平臺,以利于其意義建構。比如講到溶液的滲透壓時,為了節約寶貴的課堂時間,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實驗錄像或形象、生動的Flash課件,以加強其感性認識,最大限度地發揮實驗在化學教學中的作用。還有一些抽象、難以理解的知識(如分子的空間構型、有機物反應機理等),教師可以利用直觀的三維動畫進行講解,便于學生深人理解和掌握事物的本質。教師可以將制作的Flash課件上傳到網上,便于學生隨時學習,為學生提供必需的、最佳的學習環境。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學習方法、體會的交流和討論。當然,教師要將這些信息的來源提供給學生,以減少其盲目性、隨意性,并可以節約時間,提高學習效率。教學實踐使我們體會到,運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教學,能深化我們對教學過程中教師角色的再認識,改變過去那種只注重知識傳授的傳統教學方式,這對創新人才的培養、素質教育的實現必將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 上一篇:鄉鎮共青團上半年總結
- 下一篇:聯合會團支部工作總結
精品范文
10建構主義的學習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