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職校生英語閱讀能力培養途徑

時間:2022-02-13 06:04:00

導語:探索職校生英語閱讀能力培養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索職校生英語閱讀能力培養途徑

摘要:中職教育環境不同于普通基礎教育,也有別于高等教育。它以培養中等專業人才,為就業作定向教育為目的。具體到英語學科,中職英語教學旨在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譯能力的培養。其中閱讀能力居首要位置。閱讀能促進學習者掌握語言知識,而且,它在實際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提高閱讀水平是人們學習外語,獲取信息的關鍵。中職英語教學強調閱讀,除了閱讀在語言交際中的重要作用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閱讀能為聽、說、讀、寫、譯水平的提高起有力的促進作用。我根據自己的從教經驗,對中職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培養,提出了自己的幾點建議和看法,愿與大家交流、共享。

關鍵詞:閱讀;語言學習;基礎知識;閱讀技巧

一、閱讀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

著名語言學家劉潤清教授總結到:“正式的外語教學與其它學科教學一樣,要想真正掌握一門外語,需要大量的閱讀,有獨立的思維過程和分析總結過程。”可見,閱讀作為一種綜合能力,在英語學習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閱讀和聽、說、寫、譯一樣,同屬語言運用的范疇。語言運用能力的訓練可促進語言知識的掌握,使語言知識在運用中得到進一步理解、鞏固和加強。詞匯是語言知識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詞匯的匱乏反映語言知識的匱乏。而閱讀則是擴大詞匯量的一個有效途徑。在閱讀中學習詞匯、記憶詞匯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在閱讀過程中,所學到的詞匯和語法規則體現在文章中,便于讀者理解和記憶。大量閱讀可保證詞匯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反復出現,記憶的單詞詞義也會更準確更牢固。此外,閱讀還能促進其它幾項技能的提高。通過大量閱讀,特別是原文的閱讀,給閱讀者輸入正確地道的語言,這對語言習得非常有利。學習者通過體會文中的語言特點,如譴詞造句、慣用法、固定搭配等,熟悉語言規律從而產生語感。語感是語言學習中非常重要的因素。養成語感,有助于更恰當的使用語言,能促進英語學習者聽、說以及寫的能力迅速提高。

二、培養和提高中職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1、基礎知識的掌握。閱讀是一個由易到難、由淺到深、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應具備一定的語言學習基礎知識。這里的語言基礎知識包括基本詞匯及基本語法等幾方面。奠定扎實的語言基礎是培養閱讀能力的前提。而擴充詞匯、熟練掌握語法知識則是問題的關鍵。只有經過不斷的練習,才能在閱讀速度、理解率等方面有所進步。由此可見,詞匯量的擴大,語法知識的掌握和閱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互為因果的過程。

2、加強對社會文化知識和文化背景的了解。學生在閱讀中經常會碰到這樣一種情形:能夠理解句子中素有的詞,卻不明白句子的意思。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于學生缺乏相應的文化背景知識。我們知道,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話語不可能脫離文化背景而獨立存在。在進行閱讀時,語篇作為語義概念,不是由句子構成,而是由句子來實現的,它是一個傳遞文化和社會意義的語義系統,是文化和社會意義在一定語境中的實現。也可以說,這一語義系統是由文化語境和情景語境所決定的,并反作用于文化和社會系統。因此,在話語理解過程中,讀者需具備該語言所包含的文化知識。但是,現在學生幾乎都是在母語學習的環境中學習外語,他們對說英語的國家的文化習俗、社會價值觀、歷史與現狀等往往缺乏足夠的了解,這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他們對相應話語地理解。所以我們教師在進行語言知識傳授的同時,還要加強對社會文化知識和英語國家文化背景知識的講解。

3、改善不當的閱讀習慣。“逐字閱讀”是大多數學生在閱讀中養成的一個不良習慣。“逐字閱讀”導致視距過小,捕捉信息少而慢。閱讀時目光的移動不應以詞為單位,而應以意群為單位,要學會略讀以獲得文章的大意,學會瀏覽以快速找到文章的細節和大量的信息。其次,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受母語影響過多,沒有形成用英語思維的習慣,總是不自覺地在心里或口頭把句子翻譯成漢語,才能理解。這樣,他們在閱讀過程中,實際上是又閱讀,又翻譯,從而導致工作量增大,不僅降低了閱讀速度,而且影響了對文章地理解。再次,有些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碰到生詞習慣于借助字典,或依賴字典。實際上,文章中許多生詞可利用上下文線索,或構詞法來推知其含義。查字典,既浪費了閱讀者的時間,又分散了閱讀者的注意力,破壞了思維的連貫性,進而影響對全篇文章的理解。

此外,還有些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有讀出聲的習慣,或者出現視線隨手指或鉛筆移動而移動的現象,這也會分散閱讀者的注意力并影響閱讀速度。所以在閱讀中要提高閱讀速度就要克服讀出聲的習慣,養成心中默讀的習慣。

4、充分利用閱讀方法和技巧,進行有效閱讀。

⑴、促進積極思維,認真審題,進行預測:1967年,美國心理學家Goodman提出閱讀是一種“心里語言猜測游戲”。預測(predication)是大腦的一種主動思維形式,是指在閱讀正文之前,人腦對所讀文本的內容進行推測。預測是閱讀過程中的一項重要的技巧,是培養學生積極閱讀的重要環節。閱讀時學生可不必先急于閱讀正文,應認真審讀文章的題目,并根據文中的圖表、插圖等設想一下文章可能涉及的內容,詞匯類型,文章體裁,作者意圖等。預測活動使學生的大腦處于興奮狀態,枯燥乏味的閱讀變得有吸引力了。學生迫切希望從閱讀材料中證實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因而激起了學生閱讀的濃厚興趣。閱讀前的預測對整個閱讀過程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⑵、利用構詞法,上下文背景猜測詞義:學生在進行閱讀時,可劃出不認識的單詞。然后應用構詞法,自己的背景知識以及上下文中的釋義、重述、舉例、同義詞、反義詞、因果關系等猜詞技巧進行猜測。至于生詞的確切意思,只要不影響對整篇文章的理解,可以不必花大量的時間去弄清楚,知道其大致表達的意思就可以了。通過使用這一技巧,可讓學生明白在閱讀中過分依賴詞典會影響對文章的整體理解,降低閱讀速度。例如:NewEnglandhassomeofthemostfickle,orchangeable,weatherinthecountry.其中fickle這個單詞屬生詞。但是我們可以從上下文之間推測出其意思。Or是一個并列連詞,fickle與changeable應屬于相同意思的詞。這樣,fickle一詞的意思就很明白了,意思為“變化多端的”,“不穩定的”等等。

⑶、學會運用查讀(scanning)、略讀(skimming)、細讀(intensivereading)等閱讀方法:查讀(scanning)是指讀者在查找特定信息或回答閱讀理解所需要的事實及依據時,往往無需認真閱讀全篇,只需要找到信息所在的位置,認真閱讀。查讀過程一般為:第一,準確的判斷查找信息在文章中的可能表現形式;第二,判定在何處能尋找到你所需要的信息;第三,把分散于文章中的各種信息聯系起來,經過必要的推理判斷得出自己對作品的認識,以達到對文章全面的理解。

略讀(skimming)指瀏覽文章,就是選取文章中的重要部分或重要細節,以抓住精華或梗概。這種方法可用于對報紙、雜志等的閱讀。

細讀,即詳細閱讀。有時,根據閱讀的目的、要求不同,需要對一篇文章的含義透徹理解。這時不但要細讀詞語、句子,理解其含義,還要了解作品的主要內容和次要內容,了解作品中事情發生的時間、順序,了解作者的觀點、意圖、寫作方法、技巧,對篇章進行結構分析、評價,從而更好地理解篇章所要傳達的信息,了解文章的真正內涵。

三、結束語

根據前面所述,奠定扎實的語言基礎,改善不當的閱讀習慣,運用科學的閱讀方法,這些都是培養和提高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但同時大量的實踐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實踐中才能更好的體會、分析、鞏固并提高閱讀能力。通過提高中職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實現他們學好英語,提高自身素質,服務于社會的目的。

參考資料:

1、《第二語言詞匯習得及其詞匯教學中得啟示》陳莉中山大學學報2001(2)

2、《對成教英語專業學生英語詞語的認知方式與書面表達能力的相關研究》趙堪培外語教學2001(3)

3、《以學習者為中心的閱讀教材的選擇》應慧蘭,徐惠芳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3)

4、《淺說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習者自主性》李明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