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初中會考中的疑難題解類別
時間:2022-05-12 03:34:00
導語:漫談初中會考中的疑難題解類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使學生鞏固基礎知識,有一定的解題技能,并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分析綜合聯想等能力的訓練,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使學生能迅速把握數學問題所涉及的基礎知識,是使學生能解出初中數學會考中的難題的關鍵。
關鍵詞:解題技能聯想把握問題實質
每年初中數學會考,一般都把試題分為容易題(基礎題),中檔題以及難題。近年初中數學會考中,難題一般都占全卷總分的四分之一強,難題不突破學生是很難取得會考好成績的。
初中數學會考中的難題主要有以下幾種:
1.思維要求有一定深度或技巧性較強的題目。
2.題意新或解題思路新的題目。
3.探究性或開放性的數學題。
針對不同題型要有不同的教學策略,無論解那種題型的數學題,都要求學生有一定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的解題技能(對數學概念的較好理解,對定理公式的理解,對定理公式的證明的理解;能很熟練迅速地解答出直接運用定理公式的基礎題),所以對學生進行“雙基”訓練是很必要的。當然,初三畢業復習第一階段都是進行“雙基”訓練,但要使學生對數學知識把握得深化和基本技能得到強化,復習效果才好。
有些老師認為,對全班進行面上的復習只要復習到中等題就行,不必進行難題的復習,那些智力好的學生你不幫他們復習他們也會做,那些智力差的學生你教他們也白白浪費時間。其實,學生有一定的數學知識和基本的解題技能也不一定能解出難題,這是因為從數學基礎知識出發到達初中會考中的難題的答案,或者思維深度要求較高---學生思維深度不夠,或者思路很新---學生從來沒有接觸過。但,很多有經驗的初三畢業班的老師的多年的實踐證明,針對難題進行專題復習是很有必要的,只要復習得好,對中等以上學生解難題的能力的提高作用是較大的。對此,我們在第二階段復習中要對學生針對難題進行思維能力的訓練和思路拓寬的訓練。當然,這種訓練也要針對學生的“雙基”情況和數學題型,這種訓練要注意題目的選擇,不只針對會考,也要針對學生思維的不足,一定量的訓練是必要的,但要給出足夠的時間給學生進行解題方法和思路的反思和總結,只有多反思總結,學生的解題能力才能提高。老師要注重引導,不能以自己的思路代替學生的思路,因為每個人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不一定相同的。
過去,有些初三畢業班的老師,在會考復習中,找來各地各區的模擬題對學生進行一輪輪的訓練,練完講,講完練,師生都很辛苦,但效果卻不很理想,這是因為這種題海戰術式的復習方法沒有做到因材施教,老師的教學對學生的知識技能及思維能力和對數學題型的針對性都不足。學生沒有體現學習的主體性,也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總結和反思。因此,學生的解題技能和思維能力沒有真正得到提高。
有些老師覺得,會考難題難度大,考試題型新而難以捉摸。對專題復習就是把今年會考難題以及當年各地各區的模擬考試題中的難題講練一次。這種以題論題的復習也難以使學生解難題的能力有實質性的提高。
初中數學會考試題的命題者的命題目的是考查我們初中畢業的學生對初中數學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試題當然都離不開初中的基礎知識。所謂難題,只是籠上幾層面紗,使我們不容易看到它的真面目。我們老師的任務就是教會我們的學生去揭開那些看起來神秘的面紗,把握它的真面目。程咬金用三道板斧能在戰場上取勝,我們的學生已經掌握了所有初中數學的基礎知識,有一定的解題技能,只要我們對學生的引導和訓練得當,我們的學生一定能在考場上取勝。
關鍵是,我們對學生的復習訓練能使學生對知識融會貫通并強化學生的解題技能,同時,我們老師的得當的引導,學生訓練后的反思總結,對知識的自主構建,從而把握各類數學難題的實質---跟初中數學基礎知識的聯系。
對難題進行分類專題復習時,應該把重點放在對學生進行對數學難題跟基礎知識的聯系的把握能力的訓練以及引導學生迅速正確分析出解題思路這一點上,并從中培養學生解題的直覺思維。應當先把難題進行分類。然后進行分類訓練。在課堂上不必每題都要學生詳細寫出解題過程,一類題目寫一兩題就行了,其他只要求學生能較快地寫出解題思路,回去再寫出詳細的解題過程。
我認為可以將初中會考中的難題分以下幾類進行專題復習:
第一類:與一到兩個知識點聯系緊密的難題:
第二類:綜合多個知識點或需要一定解題技巧才能解的難題。
這類難題的教學關鍵要求學生運用分析和綜合的方法,運用一些數學思想和方法,以及一定的解題技巧來解答。
第三類開放性,探索性數學難題。
無論是開放性還是探索性的數學難題,教學重點是教會學生把握問題的關鍵。
第四類新題型。初中會考題型再新也離不開初中的基礎知識,所以解這類題的關鍵是從題意中找到與題目相關的基礎知識,然后,運用與之相關的基礎知識,通過分析,綜合,比較,聯想,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可能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我們講解難題的時候,學生都能理解,但讓學生再做另外一些難題的時候,學生又做不出來。這是因為,我們只是把結果告訴學生,學生解題的思維方式沒有得到訓練。在難題的教學中,我們不能只把結論告訴學生,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知道解題的思維方式,我們不要急于把題目的解法告訴學生,應當引導學生自己去解題,在解題的過程中尋找解題思路以及訓練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這也是新課標的要求;我們應當把教學重點放在訓練學生解題的思路上,在引導學生尋找解題思路的這一過程之中,使學生找到開鎖的鑰匙。
- 上一篇:漫談怎樣提高農村中學生口語素質
- 下一篇:完善我國保險業稅收政策談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