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提升課堂教學效益辦法

時間:2022-06-15 05:22:00

導語:探索提升課堂教學效益辦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索提升課堂教學效益辦法

課堂教學是教師完成其“傳道”、“授業”、“解惑”任務的主要場所,是學生完成學業,發展智力,豐富情感,形成高尚審美情操的主要陣地。早在300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就指出:“尋求并找出一種教學方法,使教師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這種以“少教”達到“多學”的愿望,是歷代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標,這種目標的追求實際上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教學效率。

1轉變教育觀念

有時候我們教師把自己當作演員,只管自己表演,而不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在講臺上振振有辭,手舞足蹈,而學生在下面很木然,很被動。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要想辦法讓學生發揮他們的創新意識和能力。這就要求教師成為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組織者。這里所說的組織者,好比談話節目的主持人,而不能像維持紀律、不斷施加壓力的監工。作為主持人,我們的首要任務是營造一個接納的、支持性的、寬容的課堂氛圍,創設一個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

2有效備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

2.1認真研讀課標、教材

首先要通讀教材,了解教材的編排體系,把教材所涉及的知識進行歸類,形成知識結構,掌握各部分的結構,認識各知識之間的階段性、連續性,確定所教教材在本學科體系中的位置。其次,教師要對教材進行分析,確定重點與難點,把教材的知識變成自己的知識。

2.2優化課堂結構

合理調整各個教學環節的時間,課前的20—25分鐘是學生學習的最佳時間,所以新知的教學必須要在課前的20—25分鐘內完成。堅決杜絕滿堂灌,學生已經會了的不講,學生自己能看懂的不講,教師怎么講學生都不會的堅決不講。事實證明,滿堂灌的教學效益是極低的。

2.3備學生

學生是上課的主體,因此要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理解能力,提出問題和探究問題的能力,才能適時調控,恰當引導。讓學生們學有所得,學有所樂。

3有效提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

3.1提問要有啟發性

提問要促進學生思考,要減少或避免走過場的應答式提問——簡單地問“對不對”、“好不好”這種應答式的提問,思維的含量很少,表面熱鬧,價值不大,而這樣的提問在教師實際課堂教學中大有存在。

3.2提問要難易適度

提問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不可過淺,以免走過場;又不可過難,以防學生產生畏難情緒。教師應把大的、難的問題分解為一個個具體的小問題,以減小每次提問的難度,減小提問之間的坡度,讓學生“跳一跳,夠得著”。對于學生的回答或提問,教師要給予適當的鼓勵,讓他們找到自信,錯了也不要批評,教師要善于保護學生的自尊心。

4指導學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保障

4.1指導學生預習的方法

從平時教學中觀察,我們不難發現有些學生的預習積極性不高,效果不佳,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一部分學生在課上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的講解,沒有深入思考,回答問題不全面、不深刻。分析其原因:學生沒有掌握有效的預習自學的方法,學習的自主性、主體性沒能充分的發揮。這樣一來,學生自身蘊含的豐富的潛在能力沒能得到充分發揮,禁錮了學生思維發展和智力開發。在具體教學中,安排學生從以下方面進行預習,效果顯著。

(1)明確目的。開始時給學生布置預習的范圍,幫助學生找到重點、難點,以后逐步給學生布置預習提綱。心理學研究證明:帶問題讀一遍比不帶問題讀五遍效果要高。這種學習主動積極,效果當然高了。

(2)鼓勵質疑問難,學做預習筆記。學生預習時,除了了解教材知識外,還應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并把弄不懂的問題記下來,為上課時弄懂這些問題做好思想準備。

(3)教給“圈、點、批、注”的預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就是要讓學生學會“站在書上看書”,首先要學會對書圈、點、批、注,把看了書的感想、想到的問題批、注在書上。宋朝學者朱熹讀書時喜歡用各種彩色筆做記號,初讀時,把有體會的地方用紅筆畫出,再讀時用青筆畫出,以后用黃筆,最后用黑筆,他說這樣可以“漸漸向里尋到精英處”。做記號的方法對學生也是非常有用的,因此,學生可用自己喜歡記號標出重點、難點和不懂的地方。

4.2指導學生聽課方法

聽好課是學生獲得新知識、發展智力的中心環節。一個學生學習成績的好與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在課堂上聽懂多少,當堂消化多少。聽懂的多,消化的多,課后做起作業來時間用得少,心情也輕松;相反,如果沒聽好課,課后做作業不但費時間,還會感到學習有壓力,時間長了,就會對學習產生厭學怕學情緒。所以,對學生進行聽課方法指導,讓學生明確聽課目的,聽課時要集中注意力,要指導學生學會動腦思考,將知識進行分析、歸納、整理以便加強記憶,動手將重點內容做筆記以備復習。

4.3指導復習方法

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遺忘具有先快后慢的特點。這就要指導學生及時復習,到后來可間隔一定時間再復習,間隔時間隨復習次數的變化越來越長。每學完一章就要自己歸納整理知識,形成自己的知識網絡,把錯題整理到筆記本上去。學習方法一旦被學生掌握,課堂教學效率就必將大大提高。

5及時反思,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保證

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過程和課堂教學實踐作為思考對象而進行全面、深入、冷靜的思考和總結,對自己在教學活動過程和課堂教學實踐中所作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本人認為,每堂課后,及時認真地進行課堂反思,總結得失,是一種不斷地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很好辦法。學生也要不斷反思,找到適合自己的最佳的學習方法。

6增大容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途徑

要加快節奏,增加容量。應該做到以下幾點:(1)減少教學過程中不必要的環節。(2)提倡精講,避免“言者滔,聽者瞠目”。(3)充分利用課堂時間。(4)充分恰當運用多媒體教學。實踐證明,由于充分運用了電教手段,可以形象、直觀地向學生傳授知識,而且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增加課堂信息容量,較好地突破教學難點,大大提高生物學課堂教學的效率。使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有趣,充滿活力。如講細胞分裂時,運用多媒體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絕非一日之功,我們只不過是在摸索中不斷前進,在前進中不斷摸索,希望能走出一條活且實、快且優的教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