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思政教育重要性與必要性

時間:2022-06-28 04:13:51

導語:網絡思政教育重要性與必要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網絡思政教育重要性與必要性

1概述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和發展,網絡行為作為一種新的社會行為方式,改變著人們的價值觀念、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形成了全新的社會生活空間。大學生是我國最大的網絡受眾群,網絡信息的高度開放性,便捷性,自由性,虛擬性和隱匿性,既為大學生提供了全新的視點,推動著大學生社會心理的發展與成熟,也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理想信念、道德素養、行為規范。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界定目前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是把網絡當作一種信息載體和信息技術,認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網絡為載體,運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等思想宣傳的理論以及傳播學的原理而開展教育的一種現代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另一種觀點是把網絡作為人的一種生存方式,從人的本質的角度來定義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認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抓住網絡的本質,針對網絡的影響,利用網絡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網民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和信息素養等方面進行教育和引導,是一種網上雙向互動的虛擬實踐活動。根據以上兩種觀點,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充分利用網絡技術的基礎上,把握大學生的身心特點,圍繞現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和內容,有目的、有計劃地大學生施加影響,以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網絡文明素養的過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網絡這一新領域的新的教育方式,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它是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在網絡上的延伸和發展,在教育形式和教育模式上都存在極大的優勢。在教育形式上,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比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更新穎,更富有質感,增加了對教育對象的吸引力;在教育模式上,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打破了傳統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采用課堂教學的方式,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民主性。繼承與創新的辯證關系是哲學基礎,因此,在這個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適應網絡時代的要求,既要充分發揮好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勢,又要繼承和發揚傳統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優良體系,二者相互結合才能相得益彰。

2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以培養學生的網絡價值

大學生承擔著傳承文明、建設社會主義以及實現社會現代化的多層重任,其素質、能力將直接影響他們是否能夠順利完成其歷史使命。大學生接受高等教育,同時有掌握專業知識的優勢,是社會青年群體中的佼佼者,他們是否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將直接關系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興衰成敗。思想政治態度是一個人對社會思想政治的一般價值取向,然而,許多西方敵對勢力將目光瞄準大學生,企圖通過改變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念等來實現各種政治圖謀。網絡的開放性使各種不同的思想觀念、文化教育、價值觀念等互相交織碰撞。如今隨著網絡的發展,大學生上網的人數日益增多,全國各大高校都不同程度的出現了大學生“上網熱”的現象。網絡是把“雙刃劍”,豐富、迅捷的信息資源為大學生獲取信息提供便利,同時,這些網絡信息的混雜性和不規范性又容易把大學生引入歧途。大學生的好奇心強,但是鑒別能力不高,在接受網絡信息時往往失去鑒別是非、從善棄惡的能力,被西方的價值文化觀念所影響,喪失正確的理想信念,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發生錯位、扭曲,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必須充分重視對大學生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價值觀,防止大學生在網絡中產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偏差。

3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強大學生網絡道德素質的需要

大學生是廣大網民群眾的主力軍,網絡己深入大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為大學生提供更為廣泛的獲取知識的空間,同時網絡的消極影響也使大學生產生了許多的網絡不道德行為。由于網絡隱蔽性和普遍性,大學生的網絡不道德行為一時難以有效監管或完全消除,并容易形成惡性循環,導致網絡環境和網絡不道德行為的相互交叉,進一步降低大學生網絡道德水平,阻礙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網絡的有序發展。大學是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階段,也是走向成熟但又不完全成熟的階段。此時的大學生精通于網絡知識及技能,但是缺乏網絡道德觀念,加上對網絡信息判斷、選擇能力匱乏,他們往往在網絡世界中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產生各種網絡不道德行為。在現實社會中,大學生的行為要受到法律、道德、習慣等多方面的制約。但是在網絡社會中,大學生處于相對自由的環境,可以不受道德、紀律、規范的約束。此時,一些自控能力不強的大學生可以在網絡中隱藏自己的真實身份,有恃無恐地在網上為所欲為。網絡社會中的開放、隱蔽、自主等特點使大學生網上的行為不容易被察覺,現實生活中強制性的法律、法規也難以普遍生效,大學生的不道德行為不能有效得到糾正。因此,必須加大對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提高大學生的網絡法制觀念和網絡道德素質,較少網絡不道德行為的發生。

4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規范大學生網絡行為的需要

當代大學生是網絡世界中極具創造活力的群體,他們思想活躍敏捷,樂于探索新奇事物,好奇心與好勝心強,興趣廣泛又好交朋友。網絡的出現使大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來實現自我、結交更多的朋友、更好的緩解壓力,然而,網絡深深吸引著大學生,有可能會使他們產生過度迷戀網絡的現象。大學生長時間的接觸網絡,雜亂無章的網絡信息侵蝕著大學生的思想,久而久之導致他們意志消沉,逐漸走向墮落。有部分自制能力較弱的大學生,通宵達旦上網,沉迷于網絡游戲之中。他們在網絡游戲特別是暴力游戲中得到強烈的滿足感和快感,同時渲泄并釋放來自學業和生活上的壓力。然而網絡游戲猶如吸毒一樣,一旦沉迷其中,就難以自拔,出現焦慮、人際關系淡漠、憂郁、煩躁不安等現象,不僅危害大學生的身心健康,還影響其正常的學習與生活,甚至走向歧途。

此外,有的大學生還鐘愛網絡交往。網絡聊天交往比現實交往更便捷自由,網絡上人人平等,大學生可以擺脫現實生活中的種種限制,暢所欲言,在匿名的保護下隨心所欲地展現自己的內心世界。然而,網絡交往的“人—機”交往模式缺乏人與人之間的正面溝通,很容易引起情感的匱乏、冷淡。因此,必須積極開展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調節和改善大學生的網絡行為,促使大學生健康的運用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