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理念下小學教育管理策略初探

時間:2022-10-23 03:03:12

導語:人本理念下小學教育管理策略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本理念下小學教育管理策略初探

1.小學教育人本管理理念內涵

小學教育中的人本管理理念是對于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的簡稱,它指的是在開展小學學校教育的過程中充分重視人在教育過程的重要性,將人的發展作為教育的核心,最大程度地滿足人的需求,照顧人的感受,顧及人的利益。對于目前的小學教育而言,推廣人本教育管理理念,要求學校在辦學過程中充分地重視、尊重學生及教職工的利益及需求,在關心學生、信任教師的同時,激發他們的積極性與創造力,從而打造更加和諧、幸福的校園。

2.小學教育管理中的人本缺失

受到長期以來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國內大部分小學在學校教育的過程中始終傾向于將教學效果放在教育理念的首位,學生成績、小升初升學率一直是許多學校的辦學重點,這樣的教育模式并不十分有利于人本理念的發展。因此,目前我國小學教育管理中存在較為嚴重的人本缺失現象。

2.1人本理念缺失

目前小學教育中普遍存在重制度管理、忽略學生或教師感受的現象,教育管理過程中缺乏民主性是人本理念缺失的一個重要表現。一方面,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正值活潑好動、自制能力較差的年齡階段,為了有效維持學校秩序,同時也確保學生人身安全,多數學校建立了相對嚴格的教學紀律對學生進行約束。殊不知,過于嚴格的約束對學生反而會造成不利的影響,遏制其天性的發展。另一方面,在對于教職工的管理方面,部分學校也堅持十分嚴格的管理制度,例如將期末成績評比作為教師教學能力評判的嚴格標準等,這些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人本理念的缺失。

2.2價值取向異化

在愈來愈強的升學壓力迫使之下,各小學紛紛將學生考試成績作為教師、學生價值評判的最重要標準,同時忽略了學生天性的需求及特長的發展。很多學校在學期末進行班級評比或學生評優時,不斷提高學習成績所占權重,而忽略了學生其他各方面的特長優勢。毋庸置疑,這是教育理念中一種錯誤的價值取向,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而言是十分不利的。

2.3管理策略僵化

僵化的管理策略通常來自于傳統教育模式的沿襲,盡管我國在傳統的教育理念中有大量值得后人學習、效法之處,然而這并不意味著學校可以生搬硬套。就目前而言,許多學校在教育管理理念中存在不思創新、一味照搬傳統模式的做法,導致辦學過程中管理策略趨于僵化。這一現象無疑是無法適應當前時代的發展的。

3.人本理念下小學教育管理策略

為有效應對目前小學教育管理中人本缺失的現象,建議從下述幾個方面入手,逐步探索人本理念下的教育管理策略。

3.1強化人本管理理念

一方面,要加強對于小學辦學過程中人本管理理念的理論研究,盡快開發出一套適合本校辦學模式,同時順應時展的新型人本管理理念。另一方面,應積極將人本管理理念應用到教育實踐之中,在實踐中不斷摸索與進步。例如,在定期召開的教職工會議中,及時強調人本管理理念在教學中的重要性,督促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更加重視學生的需求、尊重學生天性,同時校方努力滿足教職工的各方需求,從而實現人本管理理念的不斷強化。最終促進學校幸福教育的發展。

3.2調整價值取向

避免一味將考試成績作為衡量學生、教師水平的唯一標準,轉而將更多的因素考慮到教學價值的評判之中。一方面,不斷完善學校評價考核體系,降低考試成績所占權重,提高音樂、體育、美術等興趣類特長以及社會參與實踐等在整體考核中的重要程度。另一方面,積極開展興趣類活動小組,除傳統的合唱團、運動隊外,還可順應時展而創辦更多適合學生興趣發展的興趣社團,如攝影小組、網絡小組等,通過這種方式,為學生、教職工創造更加豐富、多樣性的學校生活環境。鼓勵學生積極從課堂中走出去,在社團活動的參與過程中發現并發展自身愛好,同時發現自身價值。

3.3創新人本管理策略

應不斷學習國內外先進的人本管理理念,積極將科學、高效的管理策略引入到本校辦學之中。這便要求學校管理人員具有與時俱進的辦學思想,能夠及時發現自身不足,并通過不斷學習利用更加先進的教育理念進行彌補。同時,學校還應積極引入具有良好創新思維的新型教育人才,鼓勵他們對學校作出提出建議、開展改革。例如將傳統的授課模式進行改革,不斷增進師生間互動,啟發學生獨立自主思考;定期對學生、教職工開展辦學情況調查,關注他們的喜好、需求,并在辦學過程中作出及時、合理的調整等。總之,小學教育管理中人本理念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只有不斷探索更多人本理念下的教育管理策略,方能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滿足學生、教職工的多方需求,促進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最終成功創辦真正的幸福教育。

作者:劉曉燕 單位: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