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醫學教育技術工作幾點思考
時間:2022-02-17 10:35:34
導語:高校醫學教育技術工作幾點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學教育技術工作具有系統的特點,在具體的實驗過程中,學生可掌握許多理論知識,并將其應用到實踐過程中,在素質教育的影響下,高校醫學教育方法發生變化,教師需認識到教學手段的重要作用,了解每一名學生的學習狀況,以此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人才。此外,醫學教學現狀獲得顯著改變,學生適應醫學發展的需要,并形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思想,符合社會的招聘需求。教師的言行舉止會對學生產生影響,其應形成嚴謹負責的工作態度,當學生提出問題時,積極的進行解答,與學生間形成良好的相處氛圍。最終,學生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才,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
1高校醫學教育技術工作的現狀
肖簫(2017)認為隨著教育制度的不斷改革,實驗教學方法得到較大程度的應用,同時,醫學教育技術課程重要性較大,其能使學生具有一定的創新性思維,在此基礎上,學生的動手能力將獲得較大程度的提高[1]。王艷玲,王金鳳(2016)認為在時代不斷發展的基礎上,教學方法卻呈現消極的發展趨勢,其未能充分適應教學模式改革的要求,對于一些高校而言,學校成立時間較短,在進行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未制定合適的教學方案。在此種情況下,實驗過程會產生一定的問題,具體的教學目標不能得到全面的實現,學生的創新能力不會提升[2]。對于醫學教育技術工作而言,課程內容眾多,在課程不斷被開展的過程中,需要較多的實驗儀器,然而現今的課堂實驗過程呈現一種混亂的局面,如有可能產生實驗器材雜亂堆放的現象。
2高校醫學教育技術工作存在的問題
2.1教學條件不完善。討論式的教學方法需獲得教師的廣泛推崇,教師應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當拋出一個問題后,將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小組,集中對一個問題進行討論,同時,教師需認識到自身的引領地位,合理的掌控課堂紀律。然而教師的綜合素質參差不齊,不能科學的把握課堂節奏,造成課堂氣氛混亂,學生不能系統的掌握各種知識[3]。教學條件影響醫學教育技術工作的效果,如果一味的進行理論講解,學生不能深入的體會知識的本質含義,也不能將其合理的應用于實踐流程中。良好的教學條件是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當教學條件惡劣時,學生的學習熱忱會降低,學習效率下降,如若教學條件未獲得改善,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學習中需要查詢資料,然而學校中圖書館的書目較少,書目類型單元化,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圖書館中缺乏電子書籍,不符合信息化的時代趨勢[4]。教學條件的改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學校應了解學生的年齡特點、身心發展狀況,合理的構建各種形式的教學資源,各種教學資源的價值性應該被保障,對學生產生較大的吸引力,否則會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此外,科學的教學評價也占據重要的分量,當前的評價模式過于單一,教師單純的考察理論知識,未系統的考量學生的綜合素質,造成教學評價不科學,不能全方位的了解學生的具體狀況,學生的身心發展狀況不佳。學生們的身心負擔過重,教師應增強與學生的溝通,如果學生長期處于消極的情緒中,學習效果不佳,容易產生各種形式的心理問題,教師對學生具有引領的作用,若教學條件不佳,產生的教學問題會比較多[5]。2.2教學目標不合理。教師應制定明確的教育目標,在實驗課中,著重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然而教師過度的傳授理論知識,學生動手時間過少,不能詳細的了解各種醫學知識在臨床工作中的意義,教學效率持續下降。若教學目標不合理,學生不能掌握重點內容,學習積極性下降[6]。如果教學目標過于單一,學生的思維缺乏創新性,不能對一種問題進行全面的思考,同時,師生間應進行合理的交流,當二者間未進行合理的交流后,學生的學習樂趣下降,教學任務不能順利完成。教學目標應具有科學性的特性,現今教師未詳細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學生不能系統的了解各種知識,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每名學生的身心狀況具有差異性,應形成因材施教的思想,并增大與學生的溝通頻率,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當其提出問題時,應積極的進行解答,具有認真負責的態度,同時,同學間也應增強溝通交流的頻率,交流學習中所遇到的困難,會具備靈活思考問題的能力[7]。2.3教學方法落后。教學方法應具備新穎的特點,參照具體的教學目標,全面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注重到多媒體的地位,可以運用多媒體的手段進行教學,學生的學習熱忱被激發,掌握重點知識[8]。當前社會的用人需求發生變化,招聘更多的創新型人才,落后的教學手段不符合信息化時代的趨勢,學生應形成嚴謹的態度,在對病人用藥的過程中,詳細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況,才能確定最終的用藥劑量,如果劑量過大,患者的生命安全會受到威脅,若劑量過小,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每名患者的身體狀況具有差異性,應形成差異化的治療方案,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當教學方法長期落后,學生不能掌握各種最新的醫學思想,不能適應社會快速發展的步伐。
3高校醫學教育技術工作的解決方法
3.1完善教學條件。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對教學條件進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如若在逐漸改革的基礎上,將使學生對醫學教育技術工作具有清晰的了解,思維處于一種活躍的模式中[9]。因此,教師應精選實驗教學內容,對于一些非重要的教學內容進行一定程度的刪減,同時對教學方法進行相應的革新,從而使學生實踐能力得到相應程度的提高。在以應用型人才為視角的前提下,教師需對實驗室工作規范進行一定程度的細化,如實驗室儀器使用步驟,清潔步驟,并進行一定的指導,在此基礎上,學生對基礎原理與醫學知識進行相應程度的學習。最終,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會逐漸提高,思考問題的能力逐步提升,并具有相應的學習能力,以促進學生不斷發展。此外,優化預習網站的地位也較為重要,在進行醫學教育技術工作前,教師應使學生對課程內容進行一定程度的預習,預習過后將使學生學習效果逐漸提高,同時,在學生具有較強預習能力的情況下,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將顯著優化。教師不斷優化更新預習網站,從而使學生對知識具有相應程度的了解,同時,應建立醫學課程預習系統,系統中應具有相應的視頻與圖畫,將枯燥的知識轉化為視頻形式,從而使學生對醫學知識具有一定程度的興趣[10]。此外,將使學生學習興趣具有較大的提高,學生預習效果逐漸提升,具有較大的學習動力,由此,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被充分調動,同時,學生在預習網站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習內容實施考量,在考慮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再設置相應的課外實驗內容,從而使學生學習熱忱逐漸提高。3.2優化教學目標。在進行各種醫學實驗的過程中,教師應使實驗教學處于一種合理化的模式中,優化教學目標來對學生進行一定程度的監管,在教師逐漸指導的過程中,當學生出現相應問題的時候,問題將被合理解決。同時,在監督指導的時候,教師應對學生學習成績進行一定的評定,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充分考量的前提下,再進行成績的評定,由此,便能對學生綜合能力進行全面的判定。此外,在逐漸考核的時候,教師對實踐能力的考核比重應逐漸加大,在學生實驗環節的考核成績合格后,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實驗操作。在正確的實驗監督指導機制下,將使學生個人能力獲得較大程度的提高,進而其會得到不斷發展[11]。如在進行實驗課時,學生被劃分成不同的小組,每組共同探討一個問題,形成合理性的答案,教師針對學生的答案進行總結,并運用相應的獎懲措施,當學生取得優良的表現時,會獲得相應的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由此,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激發。教學目標的確定應該符合素質教育的理念,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小組合作的模式下,每名學生都能充分發表自身的觀點,學生間也能形成良好的相處氛圍。教師間也應不斷交流,知曉自身教學中的優勢與不足之處,確保教學方案具有科學性、規范性的特點。教學目標不是一成不變的,參照具體的教學現狀,可以進行適當的改革,促使學生的學習熱忱明顯增加,成為一名高素質的醫學人才。3.3完善教學方法。完善教學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進行各種實驗時,應成立良好的制度,學生在制度的引領下進行各種實驗,同時,教師積極的發揮自身引領的作用,確保教學方法符合時代的發展特征,否則落后的教學手段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12-13]。此外,學生不可形成依賴性的思想,不能一味的模仿教師的實驗流程,教學過程中應融入創新的思想,教師可構建相應的情境,促使學生的學習熱忱被激發。在信息化的時代下,教師可運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學生的學習熱忱被調動,各種圖片、視頻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良好的融入到實驗流程中,解決問題的能力被提升。同時,高校醫學教育技術工作中可以開展相應的綜合實踐活動,學生能夠切實的體會醫療環境,了解臨床工作的具體特點,并知曉患者的實際需求,增強與患者的溝通頻率。醫學教育技術工作具有實踐性,教師應合理的開展各種實踐教學活動,知曉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的運用各種解決手段,學生的學習動力被激發,產生無限的學習熱情。
4結論
綜上所述,醫學教育技術工作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問題引導學生的基礎上,便能使學生具有自主學習的理念,同時,老師對學生進行適當的輔助,其學習熱情會被充分激發,促進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在與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比較的過程中,發現傳統的教學模式過于死板,學生處于被動的教學環境下,對各種醫學知識不會具有深刻的理解,也不能較好的處理各種醫學器材,不符合醫院的人才需求目標,從而良好的教學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醫學教育技術工作方法能使醫學生符合醫院的招聘要求,同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醫學生的臨床技能逐步增長,對各種突發事件具有良好的處理能力。
作者:曹仁康 楊靖 王露娟 羅克燕 單位:遵義醫學院附屬醫院生殖中心
- 上一篇:思維導圖在教育技術學教與學的運用
- 下一篇:微課教育在“電工技術”的應用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