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信息技術應用論文
時間:2022-03-30 03:40:00
導語:語文教學信息技術應用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1.信息技術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載體
傳統中學語文教學教師采用“唇耕舌耘,粉筆加黑板”的單一教學手段,經常出現教師在講臺上講得口干舌燥,講臺下學生卻聽得興味索然的景象。而錄音、幻燈、投影、電腦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則顯示出對于優化語文課堂教學,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積極促進作用。
2.信息技術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
由于教學軟件、計算機、多媒體、網絡等在教學中被大量運用,豐富的教學內容為學生選擇符合自己需要的知識信息提供了方便,靈活的教學方法則使教學活動變得生動、形象、直觀,這不僅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而且可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3.信息技術為語文研究性學習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學生們選擇了許多有關語文方面的課題,有對作家作品的研究,有對當地旅游資源的研究,有對本地文化名人的研究,這些課題學生無一例外地要借助信息技術和網絡完成。學生遇到問題,除了相互交流探討,就是在網上查找資料,對相關信息進行整合篩選,為研究性學習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二、語文教學運用信息技術的幾點要求
1.激發興趣,寓教于樂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是推動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重要動力”。在大屏幕前,教師將傳統教學中無法展示的東西栩栩如生地擺在學生們面前,引領他們去欣賞“春”的千姿百態,聆聽“潮”的洶涌澎湃,感受“蓮”文化的無窮魅力。動靜結合、聲像俱佳,學生樂學,老師不累,語文課上其樂融融。在學習《蘇州園林》一課時,傳統教學中,去過蘇州的教師還好點兒,沒身臨其境的只能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真是老師心里犯嘀咕,學生課下真糊涂。如今運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學生們邊欣賞園林實景邊聆聽課文范讀,耳聞目睹,真正是“游”了一番蘇州,這一遍下來園林的美妙不用多說也明白了八九分,再看課文已是一目了然。最后請學生以小導游的身份介紹蘇州園林,老師提前按課文描述的內容制作好課件,讓學生對著畫面配解說詞,學生們站在大屏幕前介紹,儼然一位當地的導游,此時的學生有新鮮感、成就感,因此個個興趣盎然,整個課堂氣氛熱烈。
2.創設情境,感染學生
盡快讓學生進入課文所創設的情境是正確理解一篇課文的關鍵,傳統教學中通過精心準備導語或范讀課文力求達到這一目的。現代教育我們可以通過運用多媒體播放一段與課文意境有關的音樂或圖像,將學生迅速帶入課文所創設的情境中。學生感知到了美,就能讀書有味,讀書入情,讀書悟理。事實證明此種做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筆者在講授余光中先生的《紙船》時,通過大屏幕展示給學生一片深藍的大海,一只白色的小船在波浪中搖曳,屏幕的右下角,一只紅燭發著微弱而執著的光,鮮明的顏色、動態的設計立即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詩人對母親的思念,對祖國深沉的愛已通過畫面深深打動了我們。這樣,在美的意境中,對文章的理解,從字面到內涵,層層深入,既把語句理解透了,又體會了所要表達的主題,提高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領悟能力,得到語感和美感的雙重訓練。
3.增大容量,長課短講
當今社會是一個講究效率的社會,效率就是生命,教學也是如此。然而,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僅板書就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現在,我們運用多媒體教學,只要用鼠標輕輕點擊,所要板書的內容就投影到大屏幕上了。決不會因為書寫潦草雜亂而帶來視覺障礙,可以輕松地做到一目了然,重點突出。時間節省出來后,有著充裕的時間講析更多的內容,學生也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問題。筆者用多媒體教學《祝福》:把祥林嫂的三次不同的肖像特征用鏡頭組合的方式進行展示,讓學生深刻體會到封建禮教對人的摧殘。然后,讓學生自己去描繪祥林嫂的三個肖像,投影出來讓大家評論欣賞。這樣,教與學互動,語文多媒體教學就由單向的報告演示型向交互型轉化。
4.突破難點,深化理解
由文質兼美的范文組成的語文教科書,飽含著豐富的思想內涵和人文精神,能夠豐富人的知識,擴展人的眼界,撥動人的心弦,但學生由于受到認識能力的限制,對一些較為艱深的科學道理、專業名詞等往往難以理解,甚至會形成錯誤的概念。在教學時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結合課文中的重點、難點,運用圖畫、投影、錄像、電影及多媒體等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創設一種生動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興趣,幫助他們獲得豐富生動的感性知識,突破訓練難點。如《蝙蝠和雷達》一課,對于文中的“超聲波”、“障礙物”、“反射”、“無線電波”等較為抽象的詞匯,學生因缺少直觀的感性認識,較難去理解和把握。于是筆者運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以靈活生動的動感畫面清晰地展示出“蝙蝠從嘴里發出超聲波,超聲波像波浪一樣向前推進,遇到障礙物后反射回來,傳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變飛行的方向。”這一復雜過程,邊演示邊加以適當的解說,在視覺形象作用下,學生清晰感受作者準確的科學語言,思路豁然開朗,原先的疑惑一掃而空。
綜上所述,教師如能在課堂教學中恰當利用現代教學手段進行語文課堂教學,就能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能夠增加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從而達到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
- 上一篇:市紀檢監察干部業務培訓班講話
- 下一篇:公路巡邏隊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