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體育教學方式研究論文
時間:2022-06-02 10:15:00
導語:高校體育教學方式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論文主要從舊的教學模式與當今高校體育發展的不適應性;構建高校新型體育教學模式等進行講述,包括了教學目標上,只注重知識和技術的傳授、教學內容仍然以競技體育的內容為主線、教學方法過于呆板、嚴肅、教學組織單調,忽視區別對待及個性培養、教學評價形式單一,評價標準統一、自主身體練習、自我創新學習等,具體資料請見:
論文關鍵詞:高等學校體育課自我創新教學模式自主身體練習自我創新
論文摘要:高校體育課自我創新教學模式是一個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主動身體鍛煉為基礎,以學生健康意識培養和身體素質全面發展為目標的教學過程,操作程序由“自主身體練習一自我創新學習”組成.自主身體練習包括出示身體練習菜單,教學分班等環節;自我創新學習包括確定目標,身體練習,內部轉化和自我評價等環節.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的決定明確提出,“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工作”,并且,教育部在大力推進學校體育工作中強調教學觀念從重競技、重技能向注重學生全面素質,特別是身心素質轉變;體育課從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主轉變;實施素質教育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怎樣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在當前形勢下對學校體育提出的新要求?長期以來,高校體育課教學與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有哪些差距?如何建立一套既體現國家的教育體育指導思想,又與高校學生身心發展相適應的教育教學模式?這些問題是當前體育教育改革的焦點.本文從實際出發,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自主活動為主體,以現代教學論為依據,僅就高校體育課堂教育模式進行實踐性研究.
1舊的教學模式與當今高校體育發展的不適應性
長期以來,我國高校體育課始終沒能擺脫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組織形式.一節體育課,從教師的備課到教師對教材難易程度的理解,從教師的講解與示范到教學手段的運用,從教學任務的完成程度到最后的教學效果評價等等,始終是教師的教在扮演主角.盡管如此,卻沒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終沒能實現體育教學對發展學生身體所起的積極作用.具體表現在:
(1)教學目標上,只注重知識和技術的傳授,不重視能力培養,學生缺乏獨立、自主和創新精神.
(2)教學內容仍然以競技體育的內容為主線,只重視知識體系本身,沒有強調知識的傳授與人的全面發展的關系,甚至把多數學生拒在體育教學的門外.
(3)教學方法過于呆板、嚴肅,只強調學生跟著教師按部就班地做,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相對的自主性,久而久之失去對體育課的興趣.
(4)教學組織單調,忽視區別對待及個性培養.
(5)教學評價形式單一,評價標準統一,缺乏必須的靈活性,相當一部分學生帶著很大的心理壓力參與體育課,普遍存在著被動學習的狀況.所有這些,既違背了大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又與當前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精神實質差距巨大.素質教育的顯著特征是教育的全面性、全體性和個性化,其實質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顯而易見,突破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探索與之相適應的21世紀教育發展需要的新體系勢在必行.
2構建高校新型體育教學模式
我們從實際出發,在認真總結經驗深入研究的基礎上,以素質教育的精神實質和大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為依據,初步建立了一套體育教學新模式,并在駐馬店師專、南陽師院、商丘師院、平頂山師專、新鄉師專等高等院校進行全面試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該教學模式是一個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主動身體鍛煉為基礎,以學生健康意識培養和身體素質全面發展為目標的教學過程.
2.1自主身體練習
自主身體練習是該教學模式的突出特點,它是以人為本,以學生自愿、自選和主動學習為主體,充分體現其自主性特點,具體操作包括:
(1)出示身體練習菜單.根據體育教學大綱和學校的實際情況,選定出年級教學內容,編制身體練習菜單,內容有教學內容、學時、任課教師、評價內容和評價方法等,在學期正式上課前出示給每一位學生(見表1).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身體特征自主選擇教學內容,選擇授課教師.
(2)教學分班.以年級為單位,.打破原教學班,根據學生選項情況重新組成體育教學班,如籃球班、乒乓球班、武術班、田徑班、舞蹈健美操班等,各項目教學班在任課教師的統一組織下在同一時間內上課.
(3)自主身體練習的延續.在學校規定的課外活動時間里開設的球類俱樂部、武術俱樂部、舞蹈俱樂部、健美俱樂部等是自主身體練習的延續,其目的是保證學生身體鍛煉的時間,豐富校園文化生活,鞏固課堂教學知識,培養終身體育鍛煉意識身體練習能力.
2.2自我創新學習
自我創新學習是指各個項目教學班在實施該目教學時,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自我鍛煉力為目標,以實現素質教育所賦予的任務.在具實施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自我創新學習的內容主要包括:
(1)確定目標.師生共同確定課堂教學目標是該教學模式的又一特點.傳統體育課教學目標是由教師根據教學任務統一確定的,在具體操作時不能區別學生在體能或接受能力方面所存在的個體差異.新的教學模式要求每一位學生在教師的提示和幫助下分別確定自己的學習和鍛煉目標.此時教師活動體現在幫助學生理解和認識教材。提出教材的性質和特點,從生理學、心理學、解剖學等多方面分析教材的學習與掌握對發展身心的值,激發學生的情感.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主動地認識和分析教材,發現問題,并進行綜合整理,將教材內容加工成若干問題,自定學習目標,并主動與教師商討.
(2)身體練習.這是根據確定的教學目標,學生主動學習和自學鍛煉的過程,它包括每一個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反復練習、自主感悟獲取知識、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學習方法,還包括一個學習集體中學生與教師之間和同學之間的互相幫助、互相探討、互相觀摩、互相交流的教學組織方式.
在身體練習過程中,教師活動要體現在:教師要以最快的速度從知識的傳授者過渡到教學活動的指導者,這符合體育教學的特點,只有給學生盡可能多的身體練習時間,學生才能掌握知識,增強體質;創設學生主動練習的課堂氣氛,無論是個體練習,還是集體相互交流,教師不僅要了解學生身體練習情況,還要觀察其心理變化,創設和諧、寬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以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發展.學生活動要體現在:個體自主創新學習,根據教師的講解與示范,要求學生的學習和鍛煉不再尋求一個固定的、統一的過程,只尋求一個相對基本統一的結果(教學目標),以發展個體思維過程.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創造性;集體互相交流與觀摩,在學生主動練習的基礎上,通過互相交流與觀摩,找出普遍存在的問題,并進行集體攻關.
(3)內部轉化.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自身練習中所反饋的信息,師生共同進行總結,目的在于讓學生正確認識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不足,使學生在掌握知識和形成能力的過程中有更確切的自我了解.體育教學內化的過程即是一個學生個體知識掌握及身體素質發展的過程.建立在學生對每一堂課的內化和認知基礎上的體育課堂教學,經過直觀和具體的分析綜合,會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在內化環節中,教師活動表現在:引導學生對教材進行創造想象,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該教材對鍛煉身體的科學價值;鼓勵學生求異求新,激發學生進行課余體育鍛煉的欲望.學生活動表現在:自我辨析,根據其在課堂上的表現,用口頭語言表述體育鍛煉的快樂,形成自主創新學習和主動鍛煉的意識,加強對學生進行終身體育教育;通過集體交流,學生將個人學習和鍛煉成果貢獻給集體,在接受集體幫助的同時,享用集體學習的成果.
(4)自我評價.課堂教學的評價標準,具有激勵和導向作用,是課堂教學的指揮棒.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愿望,培養學生渴求新知的動機,強化學生競爭的意識.評價方式包括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師生共評等.評價內容為自主探究學習活動的成果和自主探究學習活動的本身.評價要求致力于調動學生繼續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并迅速轉化為能力.
在評價環節中,教師活動要體現在:對學生實施積極的和鼓勵性評價;分層次評價,從實際出發,因人施評,鼓勵不同水平的學生及其小組在原有的基礎上取得更快的進步.學生活動體現在:學生在課堂上,熱情飽滿,注意力集中,評價積極主動;學習自我調控,學生除了根據從別人(教師、學生)那里得到的明確的評價和態度來調控學習外,還要學會根據別人的暗示和自己的行為表現來進行自我調節.
總之,該教學模式,主要體現在教師角色和學生地位的轉變上,進一步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弱化了過去嚴肅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強調教學過程學生的自主性,以學生的創造性學習和自我鍛煉為主,強調體育教學對形成學生良好的個性和重要意義.該教學模式尚處于探討階段,需要在學習和總結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
- 上一篇:幼兒園教師教學反思能力培養交流材料
- 下一篇:三化引發軟件外包產生論文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