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潔教育預防腐敗滋生論文

時間:2022-06-25 11:22:00

導語:廉潔教育預防腐敗滋生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廉潔教育預防腐敗滋生論文

摘要:對大學生開展廉潔教育是具有前瞻性的從源頭上預防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系統工程,又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政治保證。通過對廉潔教育現狀調研的分析與思考,解析大學生廉潔教育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的建議,從而構建事半功倍的廉潔教育長效機制。大學生在校形成廉潔思想,走向社會在工作崗位上廉潔奉公,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以及未來社會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大學生;廉潔教育;高等院校

青年一代是國家的未來,青年大學生是未來高素質人才的后備力量,是建設明天社會的主流力量,他們的全面發展關系到黨和社會主義事業的興衰成敗。開展針對大學生的廉潔教育,使他們在踏入社會之前具有抵抗腐敗的免疫力,對社會的和諧發展有著深遠的戰略意義。廉潔教育是指社會為喚醒人的廉潔意識、培養廉潔情感、增強廉潔意志和促使廉潔行為習慣的社會活動。

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明確提出:“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和共青團組織要把廉潔教育作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培養青少年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開展大學生廉潔教育,是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和《教育部關于在大中小學全面開展廉潔教育的意見》,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課題。了解當前大學生廉潔教育的現狀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為深入了解當前大學生廉潔教育現狀,在上海某高校發放由高校學生廉潔教育現狀調研組設計的《高校學生廉潔教育情況調研問卷》,共發放問卷160份,最終收回有效問卷159份,回收率99.4%,經對問卷進行分析,認為調查結果可信度較高。在被調查者中,本科生占61%,研究生占39%;共產黨員占27.7%,入黨積極分子占18.2%,共青團員占48.4%,群眾占4.4%;問卷采用單選和多選形式相結合,主要包括高校在校學生對廉潔教育的認識和態度等內容。

現綜合問卷的內容和統計結果,就目前大學生廉潔教育的現狀做如下簡要分析

一、調查結果與分析

1、大學生對廉潔自律的態度是積極向上的。

在此次問卷調查中,經統計,有9%填寫調查問卷的學生完全認同校園時社會上的一方凈土,73%的學生基本認同,僅有4%的學生完全反對這一說法。由此可見,在當代大學生的心中,高校仍具有較好的倫理環境,同時也折射出大學生對校園抵御不和諧風氣侵蝕的期待。

2、目前高校中廉潔狀況是令人堪憂的。

我們也看到,在部分大學生中也存在考試作弊、作業抄襲、就業自薦材料作假、惡意拖欠學費、騙取、拖欠國家助學貸款、學生干部隊伍“模擬腐敗”等不良現象,在廉潔意識、廉潔習慣、廉潔風氣等方面還存在一些深層次問題。在調查問卷中,有66.7%的學生親身經歷或目睹過不廉潔行為的發生。有78.6%的學生認為學校學生存在考試作弊的不端行為,59.7%的學生認為存在學術論文抄襲行為,35.8%的學生認為存在求職簡歷造假的行為。

3、大學生對糾正校園內的不廉潔行為的手段匱乏。

對校園內的不廉潔行為,有19.5%的學生選擇勸說其本人,11.3%的學生會向有關部門反映,18.9的學生會通過網絡論壇或其他渠道批評,有50.3%的學生對校園內的不廉潔行為采取“內心譴責并引以為戒”甚至“無所謂”的態度。

二、大學生廉潔教育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對于廉潔教育了解不夠。目前大多數學生都認為廉潔教育十分必要,但是有相當數量的學生還不是真正的了解廉潔教育。高校應加大廉潔教育的宣傳力度,使學生進一步真正了解廉潔教育的必要性,這樣,廉潔教育的開展將會更加容易被學生接受,取得的效果自然會好。

2、社會上一些消極因素,使得大學生難免受到影響和沖擊。面對社會上的個別腐敗、個人收入懸殊、投機取巧、官僚主義、賣官買官等部分社會問題,大學生難免受到影響與沖擊。社會腐敗問題對高校大學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對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影響,這種思想上的影響與導向如果沒有進行及時的疏導與合理的解釋,將導致部分大學生出現放棄信仰、漠視正義、缺乏人文關懷、鄙視知識等深層次的危機。

3、大學生接受廉潔教育渠道單一。目前大學生接受廉潔教育還處于被動接受的階段,對于廉潔教育也缺乏真正的了解。接受廉潔教育信息渠道,主要以網絡和電視被動式、單向度的方式為主,接受廉潔教育渠道模式過于單一,而這種集中的、以單一形式開展的、自上而下的、單向度的教育方式往往效率不高,難以起到應有的作用。

4、高校進行廉潔教育的方式匱乏,方法落后。大學生有知識、有熱情,思想活躍,善于思考,樂于接受新事物,是最有活力的人群之一。搞好大學生廉潔教育,首先要了解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狀況。社會的發展節奏在加快,人們的思想觀念也隨之變得異常活躍。過去,每一代人的思想往往相對一致。但在今天,同代人哪怕年齡相差很小,也會呈現出某些不同的特征。而即便是同一年齡段的人,其思想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也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有所變化。由于目前高校中所展開的廉潔教育活動,對于大學生的思想特點了解不足,廉潔教育的方式匱乏,方法落后,還停留在自上而下的說教階段,導致針對廉潔教育所做的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如“隔岸觀火”、“隔靴搔癢”。

5、后繼教育措施不利于鞏固廉潔教育成果。事實的教育力量遠勝于無數言辭。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高校校園內的不廉潔行為得不到全面的監督和及時的教育,對廉潔教育成果產生消極影響。針對不廉潔行為的監督及懲罰的制度的不完善,導致廉潔教育成果難以鞏固。

三、大學生開展廉潔教育的思考

大學生是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由于大學生是一個非常獨特的高智商精英群體,他們知識面較寬,思維活躍,參與意識強烈,具有尋求真理的浪漫主義和對現實的批判精神,對他們開展廉潔教育具有深遠的意義。對大學生進行廉潔教育,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既是一項具有前瞻性的從源頭上預防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系統工程,又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政治保證。

1、對大學生開展廉潔教育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

高校是個特殊的組織,是培養人才、輸送人才的地方,是人才積聚的地方,是知識匯聚的地方。就大學生廉潔教育工作而言,就是要引導學生樹立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對構建和諧社會應擔負更多的責任,作出更多的貢獻。高校在教育觀、發展觀上應該主動為構建和諧社會服務,要把這種觀念滲透到大學生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的各個方面,通過廉潔教育培養大學生具備對社會負責的責任意識。注重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大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祖國的觀念、人民的觀念、社會主義的觀念、集體的觀念牢固地樹立起來。

2、對大學生開展廉潔教育是高校培養人才的需要

高校培養的是高素質的人才,大學生不僅應該是高級“知識人”、高級“技能人”,更應該是比普通人水準更高的“道德人”,成為“國民表率、社會棟梁”,而要成為國民表率、社會棟梁,首先應做個合格的公民。合格公民包含的內容廣泛,包括身心、品德、知識與能力諸多方面。要求學生要有誠信,要廉潔自律,要有創造力和創新精神,要重視道德的培養。所以對大學生來講,愛國主義、集體主義、人民至上、潔身自愛必須內蘊于其品質之中。高校負有教書育人的職責,教師長期與大學生朝夕相處,其言行、態度和思維方式不可避免地會對大學生的價值取向產生較為直接或間接的影響。為此,開展廉潔教育就要充分發揮教師、黨政干部、政工干部的各自角色作用,通過廣泛的、經常的廉潔教育和靈活多樣的教育方式,逐步形成各具特色、優勢互補、點面結合的廉潔教育工作新局面,從而有利于大學生的成長、成才。

3、對大學生開展廉潔教育是其成長和成才的需要

廉潔教育能夠以潛移默化的形式,培養大學生的精神品格,萃取他們的閃光點,錘煉他們的意志品質,幫助他們自強、自立、自信、自助,使他們養成自我調節、自我約束、自我培養、自我修身的良好品質,做廉潔、正直的人,走正確的路,樹立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養成勇于經受考驗、承受挫折的能力。正是這一點,廉潔教育客觀上滿足了他們的主觀需要。現在的大學生是未來公職人員的主要后備群體,盡快啟動針對大學生的廉潔教育,使其盡早形成廉潔意識對抗各種潛在的腐敗意識,應是當務之急。因此對大學生分層次、分梯度地開展廉潔教育,就如同為他們提前接種“反腐疫苗”,使其具有抵御腐敗的免疫力,確保成長為健康的社會主流力量,不僅是全社會反腐倡廉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大學生實現自我的內在需求。

四、開展大學生廉潔教育的建議

1、建立領導機制和工作機制,推進廉潔教育的進行。

廉政教育的進行“領導是關鍵”。在高校中成立專門廉潔教育領導小組,由校長或黨委書記擔任組長,紀委協調負責,整合組織部、宣傳部、團委、思政教師、學生處、教務處、輔導員的相關資源,形成合力,建立科學方案,形成機構健全、分工明確、上下聯動、左右協調任務清楚、運作合理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高校在人才、學科、資料方面的優勢,積極開展高校廉潔教育的理論研究和工作研究,科學制定學校廉潔教育的年度計劃和中長期規劃,逐步形成廉潔教育的長效機制。

高校還應積極爭取社會、家庭對廉潔教育的支持配合,主動加強與當地廣電、新聞出版、共青團、婦聯等相關部門的聯系和溝通,使學校廉潔教育與社會廉潔教育、家庭廉潔教育相互配合、相互銜接,以期達到良好的效果。

2、廉潔教育與德育教育結合。

將廉潔教育與大學生社會公德教育、職業道德教育、艱苦奮斗教育、誠實守信教育、紀律教育、勞動教育和法制教育等結合起來,通過養成訓練,增強大學生的責任意識、自律意識、誠信意識和法制意識,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榮辱觀,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

3、區分不同群體,拓展教育渠道,豐富教育方式

廉潔教育要適合大學生特點。要力求準確把握新形勢下開展廉潔教育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遵循大學生思想道德形成和發展的客觀規律,適應大學生的年齡層次、心理特點、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科學安排廉潔教育內容,講究方式方法,注意先進性和大眾性、思想性和趣味性的統一,增強針對性、實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切實提高廉潔教育的實際效果和時代意義。

在教育方法和手段上,既要有課堂上的理論講授,也要有結合實際案例的專題分析和討論;既要有專家學者的輔導講座,也要有學生深入思考的交流與碰撞;既要有傳統的教案教法,也要有現代化的多媒體授課、課件演示及網絡互動。在具體的操作上可采取諸如形式政策講座,海報、黨課、主題班會、身邊案例解析等形式,多采取觀看電影、社會實踐、講座、課程、校內櫥窗等校園媒體、知識競賽等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在廉潔教育的內容方面可涉及以下內容:評定獎助學金,保研推研,評定考試成績,班級、學生會、社團等干部選舉,學術論文投稿,個人誠信,參品科研項目等貼近學生實際的內容,總之,廉潔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必須緊跟時展,不斷改革創新,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針對大學生亦應區分不同群體,積極開展有針對性的廉潔教育,努力提高廉潔教育的實效性。“新生教育月”活動中,要積極開展公民道德和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紀律教育、法制安全教育,以及和諧校園與節約型校園建設的教育活動;針對接受國家助學貸款的學生,進行“誠信做人報效祖國”的專題教育;集中考試階段,結合加強考風考紀建設,進行誠信道德教育;畢業教育活動中,對廣大畢業生要結合職業道德和操守進行廉潔教育。

4、營造倫理氣候,形成道德共識,構建校園廉潔文化體系

構建大學廉潔文化體系,加強校園廉潔教育,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工程,教育效果不可能立竿見影。所以,我們要遵循高校的教育規律與大學生的成長成才規律,在影響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各個環節進行科學地引導教育,形成大氛圍,形成新機制,把廉潔意識變成大學生思想道德的自覺意識、內心需求與行為指針。通過構筑大學校園的廉潔教育活動、風氣與氛圍,引導大學生樹立廉潔意識,積極倡導廉政文化,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良好風尚和和諧氛圍。

大學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而是生活在一定的社會關系當中,社會上各種不正之風、腐敗現象不可避免地會對大學生的健康成長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要善于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控制社會消極腐敗現象給學生帶來的負面影響,引導學生正確地判斷和分析反腐倡廉的形勢。既要教育大學生廉潔自律,又要教育大學生如何應對校園中及社會上的不廉潔現象。

5、完善相關制度,理順監督體系

健全并嚴格執行行為規范制度,做到有規可依,有規必依。暢通舉報通道,及時教育反饋舉報人和被舉報人。同時,建立健全申訴途徑、以保障人身權益。注重事后教育,加強監督且加大懲罰力度。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在大中小學全面開展廉潔教育的意見教思政[2007]4號

[2]夏云強.構建高校大學生廉潔教育的管理機制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

[3]劉和賢張傳航.對大學生開展廉潔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05](6)

[4]趙凱博付軍高校學生廉潔教育現狀及對策分析長春大學學報[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