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交際法英語教學思想論文

時間:2022-07-21 03:11:00

導語:高校交際法英語教學思想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交際法英語教學思想論文

摘要:交際法教學在我國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已有將近20年的歷史,其效果怎樣?廣大教師怎樣看待和評價它?目的就是要分析其在英語教學中的實際情況,澄清部分誤解,分析產生誤解的原因,并想闡明“與其說交際法教學是一種教學方法,不如說它是一種教學思想”。探討如何恰當運用交際法來為英語教學服務。

關鍵詞:交際法;運用

1對交際法在英語教學中運用的誤解

不少英語教師并不能全面理解交際法教學思想,因而產生許多誤解,如:(1)交際法教學中不包含語法和詞匯,只是教英語口語;(2)在交際法教學的課堂上看似很熱鬧,但是學不到多少東西;(3)交際法只是小組活動、角色扮演、兩人對話而已。

由于一些認識上的偏差,以及在課堂操作上存在的一些問題,交際法教學在某些地方實行的效果不好,表現在:(1)由于活動形式缺乏,學生逐漸失去興趣;(2)由于語言和語法知識教得少,學生擔心考試考不好;(3)由于學生缺少語法知識,他們在交際過程中缺乏勇氣,不是怕說錯了就是不知道怎么說。

筆者認為造成以上誤解及不良效果的因素有多個,如教師本身的素質、考試的方式等等,但主要是對交際法的片面理解。因此,要想正確恰當地運用交際法,必須對它有較為全面的理解。

2全面理解交際法

要理解什么是交際法,首先要理解什么是交際能力。根據語言學家Littlewood的說法,人的交際能力可被概括為四個較大的方面:

(1)Thelearnermustattainashighadegreeaspossibleoflinguisticcompetence;(2)Thelearnermustdistinguishbetweentheformswhichhehasmasteredaspartofhislinguisticcompetence,andthecommunicativefunctionsthattheyperform;

(3)Thelearnermustdevelopskillsandstrategiesforusinglanguagetocommunicatemeaningsaseffectivelyaspossibleinconcretesituations;

(4)Thelearnermustbecomeawareofthesocialmeaningoflanguageforms.

對交際法的片面理解主要是由于把交際法僅僅當作一種教學法,而實際上它是一種建立在一系列教學理論上的教學思想,這種教學思想可以概括為以下三大教學理念:

(1)交際法最大的特點是它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它改變了學生學習上的被動狀態,使學生意識到自己在課堂練習上的主體地位,感到他們是在通過比較真實的語言環境學習語言。

(2)交際法強調語言的實際運用。

通過實踐來學習語言,在交際中提高語言水平,而傳統的教學法忽視語言實踐,往往是學生學習了許多語法卻不會張嘴說英語,因而被稱為“聾啞英語”。

(3)特別強調教師和學生角色的變換。

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只是助學者。

3交際法在英語教學中如何有效地運用

3.1教師的角色

在交際法英語教學中,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人,他在課堂上所做的一切都要有助于學生開展交際活動。與傳統教學法相比,教師角色發生了根本變化。

(1)組織者。

交際法教學中,任何課堂交際活動都由教師組織發起。因此,在每次課堂活動開始前,教師要設計出引起學生興趣的各種交際活動。同時在英語課堂上又要具備教學機智,隨時處理活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不可預料的情況;既要組織全班和小組活動,也要關照個人需要;既要想方設法鼓勵內向的和膽怯的學生投入交際,又要巧妙地避免少數學生主宰交際活動同時不能挫傷他們的積極性。因此,大學英語教師應具備崇高的師德修養和獨特的人格魅力,使學生“信其師而親其道”,從而讓課堂交際活動良好地開展下去。

(2)語言支持者。

開展課堂交際活動時,由于受已有知識、語言能力限制,學生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表述困難,甚至有無法進行表述的時候。這時,教師及時給與語言支持,或是直接給出表述內容,或是引導學生換種角度進行表述思維。否則,教師一旦不能做到這點,課堂活動很可能會無法正常進行下去,從而挫傷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因此,大學英語教師不僅應具備較高的英語語言水平,還應具備豐富的英語國家的民族的、文化的、歷史的以及政治經濟和社會的背景知識,才能做好語言支持者的角色。

(3)鼓勵者與參與者。

在交際教學法里教師有兩個重要角色,一是在課堂上促進所有參加者之間的交際過程,二是在學習教學小組中扮演一個相互依賴的參加者的角色。

教師積極鼓勵、促進所有學生全面地參加教師所設計出的交際活動,使所有學生都能在這一活動過程中有機會進行表述。同時教師盡可能地參與到各小組討論或模擬活動或角色扮演中去,作為一個在活動中與學生相互依賴的參加者的角色,這樣,教師此時就起到一個“模范學生”的作用,能很好地帶動所有學生積極投入交際活動中。

3.2學生的角色

對教學的研究離不開對學習主體的研究。學生的角色正反映出交際法英語教學的特色優勢。

(1)主人。

在傳統教學法里,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教的主體,學生是學的主體,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大學英語交際教學法中,教師的“教”成為一種補充,學生才是真正的主人,學生的需要才是教學目標。不論是何種課堂交際活動,學生的行為都構成了教學活動的中心。

(2)合作者。

在交際活動進行過程中,各成員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這就是說,外語學習是以同學之間和師生之間的相互依賴的方式進行的。學習不是一個人的事情,而是相互依賴的行為,學習者應在相互合作的環境中進行。每個學生自己的學習期望、學習過程和學習目標,既受到同學和老師的影響與引導,也可能會給別人產生影響;每個學生所做的貢獻——解釋、表達和爭辯,既可能受到同學和老師的啟發與鼓勵,也可能啟發或刺激別人。因此,整個活動的過程也是學習者團隊合作的過程,小組成員之間交流與協商、互幫互助,使每個人都在參與合作中感受齊頭并進的集體力量和共同向上的集體榮譽感,也讓每個人認識到自己在團隊中的作用。

3.3課堂互動

(1)英語教師深知交際法英語教學的目的是教會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

交際是英語教學的主要內容,是教學的客體。教師作為組織者,把課堂教學設計成交際過程,給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互動交流空間。教師以參與者的角色從課堂活動開始就堅持說英語,師生、學生與學生間用英語交流、表達思想。教師以參與者的角色參與到學生中指導學生用英語做值日報告、甚至做會話游戲。沒有做值日報告的學生以合作者的角色認真聽講,然后就報告的內容輪流提問或者發表看法,教師此時以語言支持者的角色從旁指導,幫助學生表達一些他們較難表達以及無法表達的思想,這樣,從一上課開始,課堂上就很好地形成了一種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活躍氛圍,為下一步課堂活動熱身。

(2)在課堂互動中,要多確立合作性目標學習任務而不是競爭性目標學習任務。

合作性學習更加有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合作學習可以采取配對學習、小組學習等方式。學生可以在集體自學的過程中學會與他人合作,可以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師生、學生與學生互動頻繁,學生以課堂主人角色主動參與各項活動,教師也以研究者與學習者的角色隨時了解學生學習的狀況,并且能針對作為信息反饋者角色的學生學習方面的弱點,有的放矢地重點給與語言支持。

(3)在交際法英語教學課堂上,師生、生生之間也可以采取以合作者的角色來提問的方式進行互動。

提問互動不僅是教師問學生問題,也可以是學生問學生、學生問教師的形式。互動的提問方式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融合,提高教學效果以及學生獲取語言交際的能力。教師應該尊重學生差異,盡量設置有一定梯度的問題,對于不同學生提不同難度的問題。這樣,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才不會輕易失去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在學生回答結束時,教師應進行適當的評點,多用鼓勵性言語,使每個學生皆有展現其優點的機會。

(4)良好的課堂互動建立在師生課堂角色的靈活轉換中。

這種轉換不是單一的,而是融合的統一體。它推動著課堂互動高效地展開,師生、生生為著同一教學目標,互相配合,團結合作,共同完成教育教學活動。

摘要:交際法教學在我國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已有將近20年的歷史,其效果怎樣?廣大教師怎樣看待和評價它?目的就是要分析其在英語教學中的實際情況,澄清部分誤解,分析產生誤解的原因,并想闡明“與其說交際法教學是一種教學方法,不如說它是一種教學思想”。探討如何恰當運用交際法來為英語教學服務。

關鍵詞:交際法;運用

1對交際法在英語教學中運用的誤解

不少英語教師并不能全面理解交際法教學思想,因而產生許多誤解,如:(1)交際法教學中不包含語法和詞匯,只是教英語口語;(2)在交際法教學的課堂上看似很熱鬧,但是學不到多少東西;(3)交際法只是小組活動、角色扮演、兩人對話而已。

由于一些認識上的偏差,以及在課堂操作上存在的一些問題,交際法教學在某些地方實行的效果不好,表現在:(1)由于活動形式缺乏,學生逐漸失去興趣;(2)由于語言和語法知識教得少,學生擔心考試考不好;(3)由于學生缺少語法知識,他們在交際過程中缺乏勇氣,不是怕說錯了就是不知道怎么說。

筆者認為造成以上誤解及不良效果的因素有多個,如教師本身的素質、考試的方式等等,但主要是對交際法的片面理解。因此,要想正確恰當地運用交際法,必須對它有較為全面的理解。

2全面理解交際法

要理解什么是交際法,首先要理解什么是交際能力。根據語言學家Littlewood的說法,人的交際能力可被概括為四個較大的方面:

(1)Thelearnermustattainashighadegreeaspossibleoflinguisticcompetence;(2)Thelearnermustdistinguishbetweentheformswhichhehasmasteredaspartofhislinguisticcompetence,andthecommunicativefunctionsthattheyperform;

(3)Thelearnermustdevelopskillsandstrategiesforusinglanguagetocommunicatemeaningsaseffectivelyaspossibleinconcretesituations;

(4)Thelearnermustbecomeawareofthesocialmeaningoflanguageforms.

對交際法的片面理解主要是由于把交際法僅僅當作一種教學法,而實際上它是一種建立在一系列教學理論上的教學思想,這種教學思想可以概括為以下三大教學理念:

(1)交際法最大的特點是它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它改變了學生學習上的被動狀態,使學生意識到自己在課堂練習上的主體地位,感到他們是在通過比較真實的語言環境學習語言。

(2)交際法強調語言的實際運用。

通過實踐來學習語言,在交際中提高語言水平,而傳統的教學法忽視語言實踐,往往是學生學習了許多語法卻不會張嘴說英語,因而被稱為“聾啞英語”。

(3)特別強調教師和學生角色的變換。

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只是助學者。

3交際法在英語教學中如何有效地運用

3.1教師的角色

在交際法英語教學中,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人,他在課堂上所做的一切都要有助于學生開展交際活動。與傳統教學法相比,教師角色發生了根本變化。

(1)組織者。

交際法教學中,任何課堂交際活動都由教師組織發起。因此,在每次課堂活動開始前,教師要設計出引起學生興趣的各種交際活動。同時在英語課堂上又要具備教學機智,隨時處理活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不可預料的情況;既要組織全班和小組活動,也要關照個人需要;既要想方設法鼓勵內向的和膽怯的學生投入交際,又要巧妙地避免少數學生主宰交際活動同時不能挫傷他們的積極性。因此,大學英語教師應具備崇高的師德修養和獨特的人格魅力,使學生“信其師而親其道”,從而讓課堂交際活動良好地開展下去。

(2)語言支持者。

開展課堂交際活動時,由于受已有知識、語言能力限制,學生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表述困難,甚至有無法進行表述的時候。這時,教師及時給與語言支持,或是直接給出表述內容,或是引導學生換種角度進行表述思維。否則,教師一旦不能做到這點,課堂活動很可能會無法正常進行下去,從而挫傷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因此,大學英語教師不僅應具備較高的英語語言水平,還應具備豐富的英語國家的民族的、文化的、歷史的以及政治經濟和社會的背景知識,才能做好語言支持者的角色。

(3)鼓勵者與參與者。

在交際教學法里教師有兩個重要角色,一是在課堂上促進所有參加者之間的交際過程,二是在學習教學小組中扮演一個相互依賴的參加者的角色。

教師積極鼓勵、促進所有學生全面地參加教師所設計出的交際活動,使所有學生都能在這一活動過程中有機會進行表述。同時教師盡可能地參與到各小組討論或模擬活動或角色扮演中去,作為一個在活動中與學生相互依賴的參加者的角色,這樣,教師此時就起到一個“模范學生”的作用,能很好地帶動所有學生積極投入交際活動中。

3.2學生的角色

對教學的研究離不開對學習主體的研究。學生的角色正反映出交際法英語教學的特色優勢。

(1)主人。

在傳統教學法里,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教的主體,學生是學的主體,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大學英語交際教學法中,教師的“教”成為一種補充,學生才是真正的主人,學生的需要才是教學目標。不論是何種課堂交際活動,學生的行為都構成了教學活動的中心。

(2)合作者。

在交際活動進行過程中,各成員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這就是說,外語學習是以同學之間和師生之間的相互依賴的方式進行的。學習不是一個人的事情,而是相互依賴的行為,學習者應在相互合作的環境中進行。每個學生自己的學習期望、學習過程和學習目標,既受到同學和老師的影響與引導,也可能會給別人產生影響;每個學生所做的貢獻——解釋、表達和爭辯,既可能受到同學和老師的啟發與鼓勵,也可能啟發或刺激別人。因此,整個活動的過程也是學習者團隊合作的過程,小組成員之間交流與協商、互幫互助,使每個人都在參與合作中感受齊頭并進的集體力量和共同向上的集體榮譽感,也讓每個人認識到自己在團隊中的作用。

3.3課堂互動

(1)英語教師深知交際法英語教學的目的是教會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

交際是英語教學的主要內容,是教學的客體。教師作為組織者,把課堂教學設計成交際過程,給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互動交流空間。教師以參與者的角色從課堂活動開始就堅持說英語,師生、學生與學生間用英語交流、表達思想。教師以參與者的角色參與到學生中指導學生用英語做值日報告、甚至做會話游戲。沒有做值日報告的學生以合作者的角色認真聽講,然后就報告的內容輪流提問或者發表看法,教師此時以語言支持者的角色從旁指導,幫助學生表達一些他們較難表達以及無法表達的思想,這樣,從一上課開始,課堂上就很好地形成了一種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活躍氛圍,為下一步課堂活動熱身。

(2)在課堂互動中,要多確立合作性目標學習任務而不是競爭性目標學習任務。

合作性學習更加有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合作學習可以采取配對學習、小組學習等方式。學生可以在集體自學的過程中學會與他人合作,可以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師生、學生與學生互動頻繁,學生以課堂主人角色主動參與各項活動,教師也以研究者與學習者的角色隨時了解學生學習的狀況,并且能針對作為信息反饋者角色的學生學習方面的弱點,有的放矢地重點給與語言支持。

(3)在交際法英語教學課堂上,師生、生生之間也可以采取以合作者的角色來提問的方式進行互動。

提問互動不僅是教師問學生問題,也可以是學生問學生、學生問教師的形式。互動的提問方式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融合,提高教學效果以及學生獲取語言交際的能力。教師應該尊重學生差異,盡量設置有一定梯度的問題,對于不同學生提不同難度的問題。這樣,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才不會輕易失去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在學生回答結束時,教師應進行適當的評點,多用鼓勵性言語,使每個學生皆有展現其優點的機會。

(4)良好的課堂互動建立在師生課堂角色的靈活轉換中。

這種轉換不是單一的,而是融合的統一體。它推動著課堂互動高效地展開,師生、生生為著同一教學目標,互相配合,團結合作,共同完成教育教學活動。

4結語

筆者認為,進行交際法教學,要緊緊抓住語言基礎知識、交際技能、文化背景知識和創設真實與半真實的語言環境等方面,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語言水平、教學技能和教學魅力,才能取得比較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交際法教學產生在西方,有它很深的環境特點和很濃的文化色彩,它是語言教學變革的產物,是許多語言學家努力的成果。它的引進在我國的外語教學界已經產生深遠的影響,我們應該對它進行全面理解和深入研究,根據我國英語教學的特點加以運用和發展,創設一些具有特色的教學方式,既注意語言學習的規律,又注意中國學生學習英語的特點和語言環境,只有這樣才能使交際法教學思想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得到合理的應用,達到促進課堂互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municativeSyllabusDesign,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3.

[2]DianeLarsen—Freeman.TechniqueandPrinciplesinLanguageTeaching,OxfordUniversityPress,1980.

[3]H.G.Widdowson.TeachingLanguageasCommunication,OxfordUniversityPress,1978.

[4]JeremyHarmer.ThePracticeofEnglishLanguageTeaching,AddisonWesleyLongmanLimited,1991.

[5]municativeMethodologyinLanguageTeaching,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4.

[6]C.J.Brunfit&K.Johnson.TheCommunicativeApproachtoLanguageTeaching,OxfordUniversityPress,1987.

[7]隋銘才.英語教學論[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

[8]王立非.現代外語教學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9]胡鎰明.交際法和中國英語教學[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