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性課程教學論文

時間:2022-07-25 05:29:00

導語:隱性課程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隱性課程教學論文

論文關鍵詞:隱性課程高校排球公體課教學質量

論文摘要:主要運用文獻法、分析法與實驗法,對挖掘隱性課程提高高校排球公體課教學質量的相關問題進行的探討與分析。高校公體排球課教學中的排球歷史、體育教師的教學藝術、比賽與考核等,都是隱性課程的優良載體,主要利用得當,它將對教學質量的提高以及高校教學目標的實現起著積極的推進作用;同時,實驗也表明隱性課程的滲透,提高了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了教學質量。

一、前言

現今的高校對公共體育教學質量的評價主要包括教學管理的評價、教師教學的評價、學生對教學的評價、學生學習狀態及效果的評價、隱性課程的評價。但是在評價實施的實效性、客觀性、針對性等方面各高校有所不同,并且側重點及均衡性方面各校也有很大的差異。受傳統“三基”思想的影響,長期以來體育課隱性課程的教學一直不被重視,從而也造成許多隱性課程資源的流失。體育隱性生課程是指受教育者通過學校體育環境,以間接的、內隱的方式所獲得的體育教育性經驗的總和。它重視體育環境對學生的潛在作用,主張利用環境中的各種體育教育因素開發學生的生理潛力和心理潛力。在傳統學校教育模式下,學生只是教師們塑造和完善的對象,許多教師只是重復教材而沒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沒有培養學生自我成長和自我管理的技能和態度。在體育教學中,學生只是被動地按照教師的安排進行聯系以掌握某種運動技能,從不重視學生的感受和體驗。隱性課程對于學生思想品質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在素質教育的號召下,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習慣和能力,在體育教育中完善學生的個性,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體育文化素養,對全體學生實行“全方位”體育教育,則成為學校體育改革的明確方向嘲。排球運動在我國的發展現狀具有開展早、人口多、水平高的特點,特別是中國女排20世紀80年代起一直處于世界領先行列。高校實施公共體育課程“三自主”選課以來,選修排球課的學生大都是對排球運動有著濃厚興趣的。面對越來越多選修排球課的學生,以及他們濃厚的學習熱情,排球教學當堅持“學生主體,教師主導”,密切關注課堂中隱性課程因素的影響,提高排球課程的教學質量。

二、高校排球公體課教學目標

大學體育是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重要內容,是造就一代有競爭力、創造力、高素質的各類有用人才的有效渠道,是提高當代大學生身心素質、健康地為祖國:[作五十年奠定堅實良好身心基礎的平臺,塑造健康之體魄、陶冶健全之精神、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形成體育鍛煉的習慣是大學體育的最終目標。通過長期的運動實踐和體驗,大學生不僅形成了對身體健康與身體活動的正確觀念,增強自我保健的意識,同時還將逐步養成健康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大學體育的歸宿是:促使學生形成文明健康的習慣,奠定一生幸福生活的基石。從當代大學體育的目標和歸宿可以概括出高校公體排球課教學目標是:通過排球課學習,使學生初步掌握排球運動的基本技術,增強體質,鍛煉意志,增長才智。培養學生進行排球運動的能力和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認識到排球鍛煉的價值,讓排球運動給他們帶來無窮的樂趣,培養終身進行體育鍛煉的習慣和意識。

三、高校排球公體課教學中隱性課程的外在表象

(一)講解老女排歷史,增加競技內容,促進學生道德品質的遷移

高校排球公體課教學中,學生態度品質教學遷移相當普遍。教學中對中國排球歷史、特別是“女排五年冠”等內容的講解,可以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在初學技術的練習中學生對自己和對同學態度,能對忍讓、禮貌、耐心的培養起到積極作用;另外,教師精煉的技術講解能幫助學生樹立起嚴謹的處事態度和精益求精的風格。競爭是體育活動的一個重要特征,它要求每個人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競爭,從而有助于培養參加者的競爭意識。團隊精神需要團隊成員具有強烈的合作精神和角色意識。高校排球公體課中的教學比賽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學生競爭意識和合作精神的培養。每次戰術配合,每次得分他們相互鼓勵,每次失誤他們相互包容,這次對學生高尚道德品質的培養都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二)高校排球公體課教師的教學藝術起到表率與熏陶作用

體育教學藝術是教師運用語言、動作、圖像、音響等手段,遵循體育教學規律,創造教學情境,為取得優良教學效果而組合運用的嫻熟的教學方法、技能、技巧,以及運用這些技能技巧進行的具有審美價值的獨創性體育教學實踐活動。體育教學藝術能有效地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直接促進學生樂于學習。一個談吐詼諧幽默,專業知識強、綜合素質高的體育教師自然受學生喜歡,容易在學生當中樹立教師威信。

(三)高校排球公體課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是隱性課程的優良載體

1.合理安排教學比賽,使學生體驗勝利與挫折。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整個學期的大部分時間在學習技術,比賽的時間、場次少,這樣大大制約了學生排球運動綜合能力的發展。技術缺乏在實戰中運用,也挫敗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習的效果得不到正面的體現。排球是一項競技性很強的項目。如何使競技性這一特點與學生技術學習相結合,使學生產生強烈的練習欲望?比賽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途徑。因為比賽最能體現技、戰術的應用,考驗人的思想、心理等方面素質,同時比賽的效果非常顯著,勝者會信心倍增,繼續堅持、提高自己的技術;敗者則會分析自己失利的原因,認真總結。比賽與學習技術相結合,學生通過比賽可明確自身的差距,練習時樂于接受指導,抓住主要矛盾,針對性強。

2.適時考核,增強學生學習動機。學生的一切活動都是由一定的動機引起的,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是激勵學生從事學習活動的主觀動因。實驗研究表明,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結果,考試成績的好壞,習題解答的對錯以及所學知識在應用中的成效等,都可以進一步加強其學習動機,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在高校排球公體課教學中,可將一學期需要學習考核的技術進行合理的布局,使各項技術之問銜接緊密,有利于學生技術學習的遷移。同時,不失時機的考核,對學生學習既是壓力,又動力。因為每次技術考試學生都會發現自身的優點和不足,從而有針對性的進行練習,進而獲得成功感。

(四)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體驗成功的喜悅

意志是人為了實現確定的目的,而支配自己行動并在行動時自覺克服困難的心理過程。比如,在高校排球公體課中,學生為了技術考試、教學比賽獲得優異成績,就必須集中精力聽老師講解示范,并進行大量練習,開動腦筋研究戰術對策,遵守紀律等,這些為實現預定目的,在活動中克服內心矛盾和外部困難的心理過程都屬于意志過程。從積極作用的角度分析,焦慮可激起人們改變身體現狀的緊迫感,促使人們做出努力以謀求達到某一目標,由于焦慮牽涉到對個體自尊心的威脅,因而它可以成為學習的一種內驅力。一般來說,適度的焦慮對體育運動學習是有促進作用的。學生在體育運動中擔憂失敗,力圖避免由于學習不良而損害自尊心,就會產生努力學習的緊迫感,并使個體的注意集中當前的學習任務,這種焦慮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克服困難是鍛煉人意志的有效途徑。體育運動中的訓練與競賽,無一不與克服困難相聯系。在高校乒乓球實踐課教學中,及時的安排技術測試,以及進行教學分組比賽,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壓力,制造一些困難,有利于學生意志的培養。

四、學生課堂參與效果小樣本對比實驗

在體育教學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教學參與能力評價內容之一。為了檢驗突出隱性課程教學思想的教學效果,在本人所執教的班中,隨機選取了兩個班進行對比實驗。實驗從2009年3月至2009年6月,共18周,36學時。實驗班采取突出隱性課程的教學思想進行教學,對照班采用傳統方法教學,實驗班與對照班均采用雙盲測試,排除學生的主觀干擾影響。實驗對兩個班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進行了記錄和配對檢驗。記錄以每次課為單位,一學期共18次課,計算每次課各項指標的人數,主要指標有:遲到、曠課、早退和提問的學生人數。各項指標的配對檢驗指標表述如下:遲到指標(實驗班平均值X=0.33,標準差S--0.48,對照班X=0.83,s=0.85,t=-2.15,p<0.05);曠課指標(實驗班平均值X=0.16,標準差S=0.38,對照班X--0.55,S=0.70,t一2.05,p<0.05);早退指標(實驗班平均值X=0.II,標準差S=0.32,對照班X--O.55,S=0.78,t=一2.22,p<0.05);提問指標(實驗班平均值X=I3.38,標準差S=4.69,對照班X=9.44,S=2.87,t=3.04,p<0.01)。從統計的結果看出,各項指標P值檢驗都具有顯著性差異,特別是課堂“提問”項檢驗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說明突出隱性課程思想教學下,學生學習更樂于思考,更積極主動。

五、小結

高校體育是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科學文化教育、生活與體育技能教育的一種不可替代的綜合教育過程,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人才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高校公體排球課隱性課程的充分挖掘與利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滿足他們的學習愿望,有利于培養當代大學生的自我體育能力與完美的人格,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通過隱性課程的教學,使學生以濃厚的興趣、頑強的意志、適宜的方法來調節自己的體育學習和鍛煉行為,從而使整個排球課堂學習過程充滿快樂、愉悅、和諧的情感與氣氛。因此,轉變傳統的排球課程教學觀念,拓展隱性課程教學,改革教育手段和方法,對促進高校公體排球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將產生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