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及策略分析論文
時間:2022-11-30 05:22:00
導語: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及策略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職業生涯規劃是高職高專院校就業指導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闡述了高職高專院校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現狀及意義,并提出了當前高職高專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不足及對策。
關鍵詞:高職高專職業生涯規劃
Abstract:Theprofessionalprofessionplanisthequalityhighspecialcollegesanduniversitiescareerguidanceworkthemostimportant.Thisarticleelaboratedthequalityhighspecialcollegesanduniversitiesstudentcarriesontheprofessionalprofessionplaneducationthepresentsituationandthesignificance,andproposedthecurrentqualityhighspecialcollegesanduniversitiesstudentprofessionalprofessionplaninsufficiencyandthecountermeasure.
Keywords:QualityGaoZhuanProfessionalprofessionplan
2009年4月2日,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強調,對高校畢業生“要全面開展就業指導服務?!辈⒈硎?,“要抓緊有關配套政策的具體實施辦法,力爭在4月份全部出臺?!贝髮W生就業狀況和就業能力再次引起公眾和媒體的關注,并由此引發了對大學職業規劃教育的深入探討。
職業規劃,也稱職業生涯規劃,它是以美國學者Super.D.E(舒伯)生涯發展理論為主的管理理論,指的是個人和組織相結合,在對一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客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研究的基礎上,對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長、經歷及不足等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結合時代特點,根據自己的職業傾向,確定最佳的職業奮斗目標,并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包括從事什么職業,在什么組織和地方從事這個職業,在這個職業隊伍中擔任什么角色,在人生的職業變更以及為實現職業規劃接受的各種教育和培訓等[1]。
1.高職高專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現狀及意義
1.1當前高職高專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現狀。
1.1.1學生主體職業生涯規劃意識淡薄。
據報道74%的學生選擇所學專業是因聽從父母和老師的意見而選擇的,對所學專業了解甚少,從沒有考慮過自己的職業興趣和能力傾向;23%的學生是和父母商量后而選擇的,選擇的依據是將來比較容易就業,而沒有考慮自己的興趣和潛能是否適合這一職業;只有3%的學生是對所學專業有了一定了解,然后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來選擇的。
許多學生擇業目標不明確,在擇業的過程中存在著誤區。如有的學生片面追求高工資、高待遇,忽視專業能力水平和專業需求,忽視單位發展潛力和個體發展前景,有的學生一心向往大城市、發達城市、東部和沿海地區,不愿意到中小城市、發展中城市和中西部地區建功立業;有的學生對自己的興趣、愛好等各個方面缺少充分了解和掌握,在臨近就業時無所適從、不知道自己到底應該干什么。這些誤區,都對學生擇業產生了一些不利影響。
1.1.2從學校的職業生涯規劃工作情況來看。
對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夠,缺乏具有時代特征、體現職教特色、統一規范的教材,課程建設目前處于摸索過程中,還沒有形成具有時代特征、體現職教特色、統一規范的教材。沒有形成學生從進校到畢業全面的、系統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目前,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局限在新生入校時開設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和畢業前的就業指導,缺少了大量的對中間實踐環節的指導,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缺乏系統性和連續性。
學校生涯規劃與指導工作欠缺,一方面是經驗不足,不具備擁有專門知識的職業指導教師,沒有能力提供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與輔導;另一方面是因為觀念守舊,在思想認識上重視程度不夠,即使招生就業部門,畢業之前給學生提供一些招聘就業的信息,沒有對學生進行及時的就業指導工作,致使招生就業部門未能真正起到有效指導學生就業的目的。
1.2高職高專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
高等教育大眾化帶來了高等職業教育的迅速發展,高職院校畢業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就業的壓力,如何進行大學生就業指導教育,如何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如何使畢業生順利走向工作崗位,已成為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指導教育工作的熱點與難點。高職院校進行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是學校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是大學生為實現人生奮斗目標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也是大學生成長、成才、成功和素質提高的重要途徑。因此,高職院校應重視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幫助他們科學合理地規劃自己的人生,培養職業興趣,激發職業熱情,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職業觀,提高從事某一專業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發展能力,養成學生吃苦耐勞、敬業奉獻、拼搏進取的生活習慣,正確處理個人興趣與社會需求和所處環境之間的關系等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高職高專院??茖W開展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實現高職教育培養目標的必然要求,也是學生成長成才和緩解就業壓力的迫切需要。
2.加強高職高專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對策
2.1幫助學生落實在校期間生涯規劃。
具體、明確、可行的學期行動計劃是幫助學生落實在校期間生涯規劃的重要保證。
高職學生在校期間職業生涯規劃的具體實施步驟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一年級):使學生認識到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初步了解職業生涯規劃的內容,了解自我。認清自己將來所要從事的工作和自己的不足,進而制定學習目標,確立職業目標。主要途徑:主要利用課堂教學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的傳授,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己的興趣和潛能,了解工作和職業,明確職業生涯規劃的步驟和方法,培養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和能力。開展專業教育,讓學生詳細了解所學專業;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培訓,使學生了解生涯規劃的重要性及生涯規劃步驟。學年末,建議學生寫簡歷,使簡歷在線。目的是促使學生用行動寫簡歷。使學生不斷了解自己,以及不斷的進步和成長,反復地修正、調整、更新在線的簡歷,到畢業時,簡歷就很有目標了。
第二階段(二年級):使學生了解社會需求情況,掌握一定的求職技巧,學會利用多種渠道收集與就業相關的信息,初步確定自己長期發展的職業目標。主要途徑:主要是職業道德和就業知識的教育。通過開設專題講座,向學生介紹職業生涯規劃的成功典型例證,指導學生進行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通過咨詢活動,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個性化、有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在規劃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在參與實習、兼職、假期工作或志愿者活動中獲得一些工作經驗。
第三階段(三年級):通過各種職業生涯的教育指導,使大學生順利就業或繼續深造。主要途徑:督促學生對前兩年的準備做總結。檢驗已確立的職業目標是否明確,準備是否充分;組織學生參加招聘會;幫助學生完善求職材料;舉辦就業政策、就業程序的講座;組織學生畢業實習,指導學生利用直接渠道接觸社會職業,以取得及時、真實的職業信息,學校要不斷強化畢業生的角色,以便更快地適應社會,更好地實現由“學生”到“職業人”的轉變,這樣才能有更強的“就業競爭力”[2]。
2.2學校應樹立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理念,高度重視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既是時展的需要,也是高職生成材的需要,是新形勢下開拓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徑的有效形式??茖W的、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不僅是高職生順利就業的有效舉措,是實現自我發展的必由之路,而且也是推動學校可持續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前提和保障。因此,要站在戰略的高度來認識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要性。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我國高職高專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筆者以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2.2.1編寫具有時代特征、體現職教特色、統一規范的教材。
教材是教學的基礎資源,是規定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法、展開教學模式的主要依據,教材建設是高職院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質量的教材是培養高質量人才的基本保證,高職院校的職業生涯規劃教材要結合時代、專業、學生的實際情況,以理論知識的應用和實踐技能的培養為重點,體現科學性、針對性、實用性、系統性、前瞻性,突出操作性、訓練性,編寫出具有時代特征、體現職教特色、統一規范的教材。[3]
2.2.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職業生涯規劃是一門建立在心理學、管理學基礎上的綜合性、應用性很強的一門課程,需要專門的人員來從教,要對任課老師和就業指導人員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理論與實踐、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人才測評與設計、就業求職心理研究、勞動人事制度及相關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專業培訓,考取國家認可的職業指導師資格,每年至少參加一次相關專業培訓,以適應就業形勢的變化和就業指導工作的實際需要,從而提高教學與指導水平,為學生提供更為專業的職業生涯規劃教學和指導。公務員之家
2.2.3加強職業生涯規劃宣傳,鼓勵高職高專學生自主創業。
職業生涯規劃利于創業人才的發現和創業意識的培養,有利于創業素質和能力的準備。目前就業形勢嚴峻是大學生自主創業提出的現實原因,自主創業是經濟持續增長發展的強勁動力已成為各國的共識,這也是我國提倡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深層次原因。十七大報告更明確提出今后要以創業帶動就業,提出了這一解決就業難題的新思路,這就必將為大學生自主創業提供更多的政策保證,同時也為中國經濟的發展指明了一個新方向。據統計我國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率極低,一直保持在0.3%—0.4%(西方國家為20%—30%),而其中高職生創業成功率不到2%。[4]針對目前高職院校學生自主創業的現狀,應把高職學生自主創業的工作重點放在自主創業型人才的發現和學生自主創業素質和能力的準備上,重點扶持個別學生成功創業,形成星星之火,以帶動高職院校學生自主創業的浪潮到來。
學校應通過校園網、校報、廣播站、舉辦職業生涯規劃講座、職業生涯規劃知識競賽等方式或活動宣傳職業規劃的內涵、意義和作用。
總之,高職高專院校應建立以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為基礎,以專題講座為補充,以職業咨詢為輔助,以職業見習實習為特色,以就業指導為重點,以專業化師資隊伍為保障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幫助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潛能,做出職業決策,為順利就業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吳皖林.高職院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初探[J].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教育版).2008.(6)
[2]林繼昌.基于終生發展的高職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探索[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9(2)
[3]高銀榮.新時期高職高專院校職業生涯規劃工作芻議[J].科技信息.2008(21)
[4]殷宏.做好高職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J].改革與開放.2009(3)
- 上一篇:發展公共財政思考研究論文
- 下一篇:中高等教育銜接困境及改進方法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