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環境下教師教學行為探索
時間:2022-01-20 10:14:00
導語:網絡環境下教師教學行為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隨著網絡的普及,網絡資源也越來越豐富。在這樣一個網絡環境下,如何利用網絡進行學習、進行教學,是目前需要思考的課題。建立完善的網絡服務系統和課程網絡資源庫,延伸網絡資源是保證開展網絡教學的基礎。財會教學在多媒體網絡技術的支撐下,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本質的變化。課堂教學由傳統的以“教”為主迅速向以“學”為主的方向轉變,可有效促進課堂教學的整體優化,構建起全新的財會教學新型模式。
一、網絡教學環鏡的構建
隨著網絡的普及,網絡資源也越來越豐富,但是在以學習為目的的前提下,我們要對豐富的網絡資源進行一個分類、梳理,這樣才能有的放矢的教學和學習,否則更多的是浪費了時間和精力,所以要建立一個網絡教學平臺,這個平臺要以自我資源為中心,并向全網絡相關資源去延伸,有層次、有目的的展開。一個好的網絡教學環境,首先要建立一個自我學習的核心網絡資源,不是到網上隨便搜集一下,就能達到學習的目的,一個比較完整的網絡教學環境,是保證開展網絡教學的基礎。
(一)建立完善的網絡服務系統
網絡服務系統包括教學門戶網站,相關教學網頁,電子郵件服務,OA辦公系統,綜合教務管理系統,圖書館信息系統,網絡視頻會議系統,網絡課程,BBS等為代表的教學、科研、服務、教學課件資源等一系列信息服務平臺。這一平臺是全校各專業共同資源的平臺,財會專業是這一平臺共享的一個模塊,不同的學校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去建立相關網絡服務系統。
(二)建立課程網絡資源庫
1.制作教學網頁,組織有經驗的教師共同成立網上教學資源建設小組,負責網站的教學資源建設及后續更新,在網頁上體現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教學目的等,把優秀教師的教學理念同網絡最優化結合,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利用網絡的優勢,吸引學生更熱愛學習。
2.制作電子教案與IP課件等,傳統的教學媒介是書本和黑板等,每堂課教學內容有限,教學工作量大,但是在網絡環境下,減少了書寫量,教學效率明顯提高,通過網絡每堂課還能體現更多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制作電子教案,IP課件等。
3.在網絡上增設練習與測試,以及模擬題等,討論與反饋并做好相關網絡資源的鏈接,使學生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
(三)延伸網絡資源
教師要熟悉網絡上相關的教學資源,并將相關資源鏈接于本校網站上,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擴展知識面,同時也節省了學生上網搜集的時間,也避免不良網站對學生的侵擾。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和效果。
二、網絡環境下教師的定位
傳統的教學模式被網絡更新后,教師也要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利用網絡更好的進行教學。一是構建教學資源。在這個信息時代,在網絡環境下開展教學,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主要的網絡資源的構建者,要為其提供各種信息資源,即進行信息資源的設計。確定學習主題所需信息資源的種類和每種資源在學習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二是指導學生學習。在網絡學習環境里,教師的角色從“教”轉變為“導”。引導幫助學生確定適當的學習目標,選擇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指導學生高效率地學習,掌握學習策略,培養學生自我調節、自我監控等認知能力,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三是協調不同學習群體的學習,通過網絡,不同地域,不同時間的學習群體都可以通過網絡資源完成同樣的學習內容,學生也可以在不同的地點參加相同的考試,為學生提供了方便,這就要求教師要有這種網絡教學的協調能力,要懂得和不同地域的學生、教師進行溝通,組織學生、教師利用網絡進行討論,更好建立網上資源,開發課件等,完成教學和學習任務。
三、網絡環境下財會專業的教學行為
(一)課堂教學由傳統的以“教”為主迅速向以“學”為主的轉變
信息技術與財會專業整合的最直接作用是促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變革,財會教學在多媒體網絡技術的支撐下,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本質的變化。課堂教學由傳統的以“教”為主迅速向以“學”為主的方向轉變。教師不再是知識的權威和提供者,而是學生進行自主探索的組織者、幫助者、促進者和合作伙伴,引領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并且促使學生在自學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情境中進行自主探究學習,由被動接受轉變成為真正的學習主體。
(二)有效促進課堂教學的整體優化
通過信息技術與財會學科的整合,不僅優化了教師的教學行為和教學過程,同時在豐富的信息資源、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主動積極的教與學的活動中,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并使他們的綜合能力和信息技術能力都得到了同步的提高,從而有效地促進了財會專業課堂教學的整體優化。
(三)構建起全新的財會教學新型模式
在現代學習理論指導下,通過信息技術與財會教學的整合研究,初步探索構建起以學生為學習主體、以教師為教學主導的財會專業教學新的教學模式。在網絡環境下的教學,提高了教師自身的學習能力,同時也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能力,這就為深化財會專業教學改革,提供了動力,并在促進學校教育的現代化、教師教育理念的現代化、教學方法的現代化、教育環境的現代化和教育資源的現代化等方面產生了積極作用,同時也為培養信息社會未來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奠定了初步的基礎
1.教學方法的改變。教師要將自己時刻放置在網絡這一教學環境下,通過網絡環境下的課堂進行教學,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優勢,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形象生動多媒體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教學形式的改變。在網絡的背景下,傳統的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已不再適用,取而代之的是課堂學習、小組討論、協作學習并存的模式。對于財會專業,互通有無的討論形式更受學生們的歡迎,也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實務中會遇到的問題。
3.學習方式的轉變。學生的學習由被動地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地學習知識,通過網絡,學生們利用各種學習資源,去主動建構知識。學生不僅要學習知識,還要學會如何學的能力。學生必須有獨立學習的能力和創新能力、與他人合作的能力。財會專業的學生要求動手能力要強,所以這種學習方式的轉變更適合財會專業。
4.教學內容的擴展。信息技術的應用將過去傳統的書本教材形式轉變為由聲音、文本、圖像、動畫構成的多媒體教材。同時通過網絡,可將教學內容從書本擴展到社會的各個方面。這樣,豐富和擴展了書本的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網絡環境為財會專業教學行為的轉變提供了一個新的方向,通過在實踐教學中的摸索,相信這種教學行為的改變會更適合當今財會專業的學生,更符合學生的成長背景,會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 上一篇:心理障礙提高體育教學水平淺議
- 下一篇:普通公路戰線養路工創優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