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閱讀思維能力的培訓與提升
時間:2022-03-21 10:10:00
導語:探索閱讀思維能力的培訓與提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閱讀教學指的是語文教師指導學生通過視覺認識書寫的文字符號,從中獲得閱讀技能和思想的程序。其實質就是對書面信息進行理解的復雜過程。閱讀教學的核心是思維能力,閱讀是思維的過程,閱讀教學就是訓練、發展思維的過程。
關鍵詞:閱讀;思維能力;培養;提高
在分析了學生閱讀思維能力存在的不足之后,我們便會思考,怎樣才能讓學生彌補這些不足,使他們的思維逐步的具備準確性、深刻性、完整性、靈活性呢?
一、培養思維意識
在培養學生閱讀思維能力的時候,我們千萬不能忽視興趣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有經驗的語文教師總是不斷的激發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和自覺持久的熱情。只有這種強烈的愛好和求知的興趣,才會在學習中產生良好的心理條件,推動學生進入積極的思維狀態。當學生對閱讀感興趣了,對待閱讀就不是敷衍塞責的態度,對于問題糊弄過關了,他就會認真地去閱讀文本,讀通了、讀透了文本,對文本的把握就會準確些、透徹些,思維的效果就會好些論文下載。
二、奠定思維基礎
好習慣終身受益。學生思維存在的不足一方面來自于年齡、智力方面的限制,另一方面在于學生閱讀思維的習慣。抓到書是認真地讀,還是走馬觀花,直接影響著學生思維的效果,如果對文本內容還沒有弄清楚,那么,他思維的結果又怎么可能令人滿意呢?“不動筆墨不讀書”、“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三思而后行”等都是閱讀習慣的范例。
三、精心設疑
提問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提問可以教會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問會使學生的注意力處于高度集中的狀態。提問可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索欲望。1912年美國學者史蒂文斯第一次對課堂教學提出進行系統研究,發現“教師提問和學生回答大約占去普通學日時間的80%”,進而得出提問是“有效教學的核心”的結論。一篇課文的重點、特點,一段文字的中心句、關鍵句,以至于特有的標點符號,是思維的誘發點;學生“不能答”“不開竅”的難點,同樣是思維的誘發點。引導思維最好的辦法就是精心設計好問題。教師設計的問題應該具有兩個特點:問題設計具有可思考性。即教師設計的問題應該根據學生年齡、年級特點,能夠讓學生進行思考、有利于學生思考,這種思考應該是一種真思考。如三年級教學就不能設計諸如想一想這篇課文有幾個自然段、想一想這篇課文主要是寫孫中山嗎一類的問題。這些問題看上去好象是問題,在讓學生思維,其實這是一種假思維,因為學生根本不用思維就能獲得答案,他不僅不利于學生思維,久而久之,反而會限制學生的思維。
四、扎實訓練
1.同類型練習遷移。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之下或通過獨立思考運用一定的閱讀理解的方法,理解了文本,此時學生的心理是喜悅的,但對文本理解的方法還需要通過練習進行強化鞏固,我們可以趁著學生在感到成功的喜悅的時候適時的利用同類型的閱讀文本讓學生進行閱讀理解,既是對學生之前閱讀理解的一種檢閱,又是對學生掌握閱讀方法的強化鞏固。
2.讀寫結合鞏固提高。了解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方法,可以使學生順利地閱讀相關的文本,感受文本所要表達的情感。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閱讀的方法,我們可以在讓學生進行同類型閱讀遷移的同時,選擇有代表性的文本,讓學生學習例文的寫作方法進行仿寫,通過讀寫結合的方法鞏固提高。如《北大荒的秋天》,在教“原野熱鬧非凡”時,我先讓學生進行討論:作者通過哪些景物的描寫,反映原野熱鬧非凡的特點的?同學們通過討論知道了作者是通過對“大豆”、“高粱”、“榛樹”的描寫表現原野熱鬧非凡的特點的。然后又讓學生有選擇的思考:①、下課了,操場上頓時熱鬧起來了,表現在哪些方面?②、春天到了,花壇里真美呀,美的事物有哪些,怎樣的美?思考之后分小組進行交流,最后用筆寫下來。通過讀寫結合的訓練,學生基本上就掌握了圍繞中心句進行描寫的方法。
五、鼓勵質疑,拓展思維空間
古人云:“學貴質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教師留給學生一定的質疑的時間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培養思維能力的一條省時、省力的捷徑。質疑本身就是一種主動思維,偉大的哲學家蘇格拉底曾經說過:“問題是接生婆,它能幫助新的思想的誕生。”學生產生了問題意識,就會產生解決問題的需要和強烈的內驅力;就會在試圖精確地提出問題及解決問題的各種思想時,積極調動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及動手操作能力;就會養成好問、多問、深問的思維品質,為培養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發現創新精神、發展求異思維和創造思維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