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圖書館創新教育功能
時間:2022-07-20 05:29:00
導語:小議圖書館創新教育功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特于20世紀上半葉提出:“創新是一種新技術在生產領域中的首次市場化應用”,這就是“創新”一詞的最初由來。當然,他所提出的“創新”概念當時僅限于經濟學的范疇,現在,創新的概念已經涵蓋了科技、經濟、軍事以及政治思想工作等各個領域。成為了推動社會進步質變過程中起決定因素的力量。
對于圖書館服務而言,什么是“創新”?
圖書館的基本功能就是“藏”和“用”,也就是文獻資源的入藏和利用。
那么,解決信息和知識藏用矛盾的各項技術的發明與創造就是“創新”;依靠新技術和新的管理策略來開發文化信息資源就是“創新”;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和共享度就是“創新”。
杜威創立的圖書分類法,使得圖書管理由無序變為有序;阮崗納贊提出的圖書館學五定律,
使得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工作有了明確的方向;網絡技術在圖書館領域的運用,是圖書館真正實現了信息資源共享;計算機及圖書館軟件的運用,使得工作人員脫離了繁重的體力搜索工作。這一切事實都表明,圖書館的發展離不開創新。
同志1995年在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如果自主創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術引進,就永遠難以擺脫技術落后的局面。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p>
中國需要發展,需要不斷的創新,需要具有創新能力的人,需要社會化的創新教育。創新教育作為培養跨世紀人才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已成為我國教育界的共識。而圖書館既具有知識創新、知識傳播和人才培養等功能,同時還擁有館藏學科綜合、服務與教學結合等優勢,因此,圖書館在高校創新教育中的作用不容忽視。
蔡元培先生曾經說:“教育并不專在學校,學校以外還有許多機關,第一是圖書館?!眲撔陆逃且粋€巨大的、復雜的系統工程,而圖書館海量的文獻信息資源是創新教育的知識源泉。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各種現代化手段也在圖書館領域得到了充分的運用,計算機、網絡迅速走近人們的生活,各種縮微文獻、視聽文獻、機讀文獻、電子文獻大量涌入圖書館,館藏信息資源逐步數字化,幫助讀者不斷提高利用館藏資源的能力,尤其是利用電子文獻資源的能力,學習網絡知識以及現代情報檢索技能已成為創新教育的迫切需求。許多高校圖書館在開設文獻情報檢索課的基礎上,廣泛開展各種培訓、講座,培養讀者的信息意識和檢索能力,指導讀者利用新型文獻資源,提高信息消費和知識消費水平,使圖書館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二課堂”,創新教育也就真正成為了圖書館的基本功能之一。
在創新教育過程中,圖書館的地位和作用都將取決于圖書館能否向讀者提供所需的知識以及所提供的知識的數量和質量。
隨著數字化圖書館的進一步深入發展,傳統的圖書館借閱服務逐步在向文獻知識的深加工領域轉變,如:定題服務、跟蹤服務、科技查新服務和二、三次文獻加工服務等等,進而形成多元化、社會化服務格局,使得讀者充分了解到各行各業的前沿問題、熱點問題以及難點問題的成因及現狀等,真正做到資源的按需施教,長期堅持下來,不僅提高了圖書館員服務的能力,而且大大提高了圖書館在社會中的地位,使圖書館能夠與時代的進步和發展有機的聯系在一起,成為培養創新思維的最好課堂。
二、如何提高圖書館創新服務
圖書館適宜的學習閱覽環境是培養創新人才的沃土,圖書館作為一種教育力量越來越得到人們的認可和肯定,利用好這個課堂,能廣開思路,拓寬視野,活躍思維,提高智力水平,對創新人才的培養起著重要作用。
信息時代,科技的發展帶給人們更多的海量信息資源,如果圖書館不跟上時代的步伐,隨時都有被淘汰的可能。對此,所有的圖書館員都應該有時代的緊迫感,只有努力通過不斷地創新服務,才能始終站在資訊的最前沿,引領讀者把握住時代的脈搏。
近幾年來,各個圖書館不斷在進行著圖書館服務創新模式的探索,服務過程的本身就成為一種創造過程。圖書館在服務中以自己特有的文化形態吸引讀者,連續不斷地為讀者提供最新的知識、信息,毫無疑問,這些“知識”、“信息”的擁有和利用者,將是創新教育的直接受益者。
如何提高圖書館的創新服務呢?
我覺得,圖書館的創新服務無外乎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人的創新,即圖書館員服務意識的創新;二是服務手段的創新。
第一、要努力培養具有不斷“創新”意識的圖書館員
1.圖書館員必須具備創新的意識與敢于創新的精神,要有創造性的思維品質,要具備雄厚的知識底蘊,要有從多渠道獲取信息的能力等等。認識到信息時代對圖書館員的新要求,了解自己應有的服務能力,才能使圖書館員更嚴格的要求自己,向更高的標準看齊,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知識和服務水平,努力提高自己在新形勢下的服務水平。
2.加強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融合
圖書館的發展面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而學習意愿的衰退,是圖書館發展的至關重要因素。因此,人類求知欲的培養是圖書館發展的精神動力和必然訴求,而這種精神動力應該是經過不斷整合和融匯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
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不能分離,如果只有科學精神,缺乏人文精神,即使有最現代化的技術設備,設備的維護和運轉也會受到負面影響而使效益受損;如果只有人文精神,而無科學精神,圖書館的發展就無法得到高速發展或跨越式發展。只有將兩種精神融合在一起,圖書館的創新活動才會具有強大的精神動力,圖書館才可能健康地、可持續地向前發展。
第二、利用現代化功能,不斷提高創新服務手段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各項新技術也在圖書館得到了充分的運用。不少的圖書館通過加大技術創新力度,應用新技術全面升級讀者服務,從而實現了市民無需到館,即可通過手機、電話、網絡等方式,享受到數字圖書館提供給人們的多渠道、更便捷、更人性化的服務。
目前,這些最新型的服務功能在實際運用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層面:
1.自助借還書服務:在館門口設置“24小時自助還書機”,使借閱者不受開館時間的限制,隨時歸還所借圖書。
2.網上預約借書服務:依托新更換的interlib業務系統,圖書館利用自己的網站開設“網上預約、續借”功能,讀者可通過互聯網登陸該館網站,查詢藏書狀態、預約、續借圖書。當預約文獻回館后,工作人員將通過電話或E-mail通知讀者到館辦理外借手續。
3.電話自助服務:圖書館開通電話自助服務。讀者通過撥打電話,根據電話語音提示,自助完成外借證密碼修改、圖書續借、圖書借閱查詢、讀者證掛失、圖書預約和取消等多項操作。
4.手機掌上圖書館:通過開通“手機掌上圖書館服務”,讓圖書館服務隨身攜帶。讀者可通過手機訪問圖書館頁面,選擇WAP2.0彩版或WAP1.2普通版任一種方式進入主頁面進行書目查詢,已辦證讀者可通過證號和密碼登錄"我的圖書館",完成個人信息修改、借閱查詢、圖書續借、圖書預約和取消等??赏ㄟ^"短信服務"訂制貼身的查詢、提醒功能。
5.數字資源館外訪問服務:圖書館通過開展數字資源對外服務,安裝中國數字圖書館的電子圖書并對外進行了遠程,實現了萬方數字資源、維普期刊資源及中數電子圖書館外訪問。讀者利用互聯網,輸入用戶名和密碼后,即可在館外遠程登陸VPN網絡訪問數字資源庫,獲取該圖書館的數字資源服務,瀏覽和下載海量數字資源。使讀者通過"數字資源館外訪問服務",在館外免費使用圖書館的海量電子資源。
6.電子讀報服務:通過圖書館最新引進的“觸摸屏電子讀報系統”,可存儲全國各地的報紙近250種,可實現按內容、地區、名稱、時間檢索報紙,觸摸放大閱讀等功能,使讀者感受全新的閱讀體驗。
通過一系列的手段創新,使得圖書館的服務更為便捷,服務能力更為卓越。
總之,創新是推動圖書館發展的不竭動力。其創新也必然是多元化的服務創新。在新形勢下,我們不僅要認識到圖書館的創新教育功能,而且要不斷加強對圖書館員創新意識的培養,同時,在服務手段上也要努力將時代進步的成果與圖書館的功能相融合,這樣,才能使圖書館事業與時俱進,為人類的未來與發展作出圖書館應有的貢獻。
- 上一篇:小議美術興趣教學方法
- 下一篇:商會部門情況小結及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