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比較教學法的運用
時間:2022-08-04 11:28:00
導語:議比較教學法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比較教學法在許多學科的教學中都有著廣泛的應用,本文通過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和對健美操教學方面的專家進行的訪談,總結出在健美操普修課教學中合理的運用比較法,能夠激發學生進行健美操練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把握健美操動作技術的關鍵,建立正確的動作念;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健美操教學;比較法;運用
比較教學法在很多學科的教學中都有著廣泛的應用,顧名思義,比較法就是把兩種不同的事物進行比較,抓住它們的共同本質和主要差別,把兩者相同的部分和不同部分抽象出來,進行分析、對照,使我們從本質上認識這兩種事物。《現代漢語詞典》上“比較”的定義是:“就兩種或兩種以上同類的事物辨別異同和高下”。健美操普修課是大學大學生的核心課程之一,健美操動作技術是一個結構復雜、內涵豐富、涉及因素繁多,而又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動作體系,要在有限的時間里獲得最優的教學效果,必須根據健美操運動的項目特征和大學大學生的生理心理基礎來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而比較法不失為一個較為合適的方法之一。
一、健美操教學中合理運用比較法的作用
人們認識事物往往是從區別事物的本質特征開始的,而要區別就要有比較,有比較才有鑒別。教學過程中運用比較法,可以幫助學生接受動作概念并加深對動作概念的理解,能使知識融會貫通,開拓學生的思維,并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優化學生的學習方法。
(一)激發學生練習的積極性
健美操普修課的教學內容不但比較多,而且由于健美操動作變化多樣,要在兩個學期內(大學大學生修完這門課的時間一般為兩個學期)使學生能夠系統學綱規定的健美操運動技能,教師應根據大學生“朝氣蓬勃、要求進步、好勝心強,每一個動作都想比別人做得好”這一心理特點,在健美操課教學過程中恰當的運用比較教學法(或比賽法),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習新的動作技術時,如單杠支撐后回環、縱馬分腿騰越等,可以讓學生比得分的高低;在進行素質練習時,如引體向上、仰臥兩頭起,可定時比數量,頭手倒立、燕式平衡等可比保持靜止姿勢的時間。通過這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進行健美操練習的熱情,有利于學生提高動作技術水平,發展身體素質。
(二)促使學生把握動作技術關鍵,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
健美操動作技術較為復雜,每當教師講授一種新的運動技術時,學生往往不能很快地領悟、接受,難以把握教師講解和示范的關鍵,以至不能成功地進行模仿,甚至還經常出現很多錯誤動作,這時教師若能根據學生的實際,適當運用比較教學法,引導學生把新學的動作技術與自己已經熟悉的其它事物他們比較、分析,則能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如“團身前滾翻”這一動作的技術關鍵是團身要緊,為了更好的讓學生理解這一關鍵,可以讓學生想象“球”比“方木快”更易向前滾動這一簡單的物理現象,使學生理解團身要緊的原因及掌握團身的方法,從而使學生把握動作技術關鍵,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
(三)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動作技能的形成有其特定的規律,健美操動作技能的學習是學生通過對知識的認識和遷移來實現的,是學生動作技能儲備的延伸。在健美操普修課教學中引導學生對健美操技術動作進行縱橫向比較,找出健美操技術動作中的共同要素,為學生實現相同或相似的動作技能間的正確遷移提供可能。如教學中,在學習雙杠這一項目時,可引導學生對雙杠屈伸類的動作“短振屈伸上、長振屈伸上、掛臂屈伸上”進行橫向比較,找出它們的拓展點,通過拓展點,讓學生產生聯想,促進新舊動作的遷移,這樣就能由此及彼,觸類旁通,從而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比較教學法在大學健美操普修課教學中的運用形式
比較方法類型比較多,在不同的學科中都有著不同的運用形式,文鏡容在《淺談比較法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一文中把比較法分為古今比較、中外比較、正誤比較、點面比較、虛實比較,異同比較等類型,根據健美操這一運動的項目特征,在健美操普修課的教學過程中常用的比較教學法的類型有以下幾種:
(一)求同比較
健美操是典型的非周期性運動項目,技術類型、難度層次多,但各動作技術內部諸要素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即在動作形式、技術結構、完成各技術環節的運動方向、肌肉用力的部位、大小、時機上存在著類同或不同的技術要素。因此,在教學中要分析動作各技術要素的異同點,根據運動技能的遷移原理,合理安排和組織教材內容,超前選擇與所學動作技術具有相似性的素質和輔助練習,以促進技能間的積極性遷移。比如,在學習“雙杠長振屈伸上”這一動作技術時,可以與學生以前學過的、在技術結構上很相近的“低單杠長振屈伸上”這一動作技術聯系起來,強調完成這類屈伸動作的關鍵是前擺要充分,收腹舉腿要把握好時機,壓杠和伸髖動作要協調配合。我國學者文紅斌對健美操同類動作結構教學作過研究,他在《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健美操普修課同類結構動作教學的實驗研究》一文中對技巧、雙杠、單杠和跳馬四個項目同類簡單動作進行了分類,對不同項目同類動作進行了比較,通過教學實驗研究表明:在技巧、跳馬兩個項目上,運用同類結構動作教學與傳統的教學相比,學生考核成績有著顯著性差異;在單杠、雙杠兩個項目上,運用同類結構動作教學與傳統的教學相比,學生考核成績有著極顯著性差異,采用同類動作結構教學要明顯優于傳統教法。因此,在大學健美操普修課的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運用求同比較進行教學,可以加快學生動作技術的掌握,提高教學效果。
(二)優劣比較
在健美操普修課中的教學中,即使采用同樣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由于學生的接受能力、身體形態、身體素質以及他們已掌握的運動專項的技能對健美操技能學習的影響程度等因素,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出現優劣之分,教師可根據青少年學生朝氣蓬勃、要求進步、好勝心強的心理特點因勢利導地進行優劣比較,激發學生練習的積極性。比如,教師可以在一個動作學習完以后,先找出一個完成的很漂亮的同學出來為大家做示范,再找出一個動作做的不規范的學生來做示范,讓學生觀察、比較優劣的動作的同時,總結完成動作的關鍵,從而在自己的練習中加以改進。在健美操普修課中的教學中,可以運用優劣比較法的教學內容有很多,比如隊列練習,可比較隊列是否整齊、行動是否迅速、口令是否響亮等;身體素質練習,可比較是否按質、按量完成;學習新動作,可比學習的快,完成的規范等等。
(三)形象比較
人們的大腦在日常生活中對許多事物有感性形象,而某些健美操動作的外在表現又和人們在對其他事物的感性認識有相似之處。在健美操教學中,把比較抽象的動作技術、要領與學生熟知的一般事物進行比較,使學生能具體、形象的了解那些抽象的事物。特別是進行新動作的教學時,由于學生健美操知識、技能儲備不足,他們往往不能充分理解教師講解的動作要領,這時教師通過形象比較,借助學生儲備的生活常識和健美操技能信息,把健美操動作技術和要領形象化,使學生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把單杠“經直角懸垂屈伸上”這一動作中的伸腿技術的輔助練習用“仰臥穿褲子”這一形象的動作進行練習,從而促進學生形成動作表象,理解動作概念,提高教學效率。
三、小結
在健美操普修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應根據教學進度、學生的生理心理基礎和特點以及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選擇和運用合理的比較形式,恰當的運用比較教學法進行教學,從而激發學生參加健美操練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把握正確的動作技術關鍵、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學效果。
- 上一篇:中國經濟價值的存在與實現
- 下一篇:淺思會計信息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