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中怎么打造高效課堂
時間:2022-03-10 04:47:00
導語:教學中怎么打造高效課堂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什么是高效課堂呢?高效課堂就是要求教師在有限的教學時間之內.以教師為主體,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探究。人人參與課堂教學.學生的學習效果達到最好.并且學生的學習是自主的.符合教育教學規律,符合學生自身發展規律。簡單地說.“高效課堂”就是在課堂教學時間內能夠獲取最大教學效益的教學活動。要想創建高效課堂.教師必須轉變觀念.改進舊的課堂教學模式,構建以學生主動參與、師生雙向互動、以探究創新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模式
一、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
課程改革在目前已經是沸沸揚揚.但是面對當前的應試教育.多數家長看重的還是最后的考試成績.并不重視學習的過程與方式我們學校的教師專程去杜郎口學習那里的先進經驗.回來在部分年級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教學模式的改革.雖然效果確實不錯,但開始實施起來并不順利。為了解決問題,學校領導實施了“三請”方案.請外面的教師進來講.請學生家長進來聽.請學生對課改進行評。通過“三請”.不論是老師、學生還是家長.思想都有了極大的轉變.對新的教學模式有了新的認識。為了更快更好地讓學生適應新的教學模式.我在化學教學中改變了過去教師講、學生聽的填鴨式教學,積極采用新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能力,并讓學生課下查資料、制作一些簡單的課件,在課上分小組展示,極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
二、精心備課。合理設計導學案
導學案是教師在充分了解學情、課堂標準、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根據教材的特點、教學要求及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能力水平、學法特點和心理特征等情況。為學生設計的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導學材料.其著眼點和側重點在于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因此.我在編寫導學案時應遵循了以下幾個原則:
1.探究性原則編寫學案的時候,我注意了以下兩點:①編寫要有利于學生進行探索學習.從而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問題的重新實現和解決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②注意了學生探究實驗的可操作性例如.我在講“質量守恒定律”一課題時。我在導學案中去掉了白磷的燃燒(此實驗我自己演示,因為較危險).給學生增加了現象明顯的鎂條在空氣中燃燒、蠟燭在空氣中燃燒的兩個實驗.讓學生進一步探究可燃物在密閉容器中燃燒和在空氣中燃燒有什么不同?在空氣中燃燒是否還遵循質量守恒定律?通過實驗探究是學生對質量守恒定律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
2.啟發性原則。我認為.學案中設置的問題應富有啟發性,才能培養思維的敏捷性和領悟性例如.初中化學中的實驗探究題始終是學生學習上的一個難點.因為一般探究題包括的內容較多.既有基本概念和實驗基本操作的結合.又有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綜合運用.還有些問題聯系實際.開放性很強.使一些學生較難回答得完整、全面,所以有的學生很怕做這類題。我在編寫這類題的導學案的時候.采用了“講一講、議一議、練一練”的模式,先講一題。帶領學生讀一遍題.把題中的有關信息(重點句子)在導學案中提前用線或點在下面標出.啟發引導學生理解其含義,然后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合作交流,互相啟發、互相幫助,進一步掌握了此類題的解法
3.有效性原則。導學案中所設置的問題必須是有效的、多樣的。導學案中的問題要能夠引起學生的回應。且這種回應或回答能讓學生更積極地參與預習和學習過程。①應該有多種題型.不應該是單純的選擇和填空題。②設一些與實際相聯系的問題,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空間,使得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使新知識在提問中升華和鞏固
4.梯度性原則導學案中要設置一定量的習題.而且要有一定的梯度。例如。第一個層次是“基礎鞏固”“反饋練習”.難度不大,緊扣基礎知識.用以檢驗學生的預習效果;第二個層次是“典例分析”.是經過學生討論和教師的點撥后在課堂上每個學生都要完成的:第三個層次是知識拓展型的,例如。“銜接中考”“中考賞識”.是一部分有能力的學生可以獨立完成的。
5.創新性原則。我在編寫學案時.注意了內容創新.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例如,出一些識圖題、框圖題、討論試題等,學會針對新題型.掌握新的解題方法。
三、做好高效課堂的引導者。使每個教學環節都“高效”
為適應新課標、新教材的要求,提高教學質量.我在教學中采用了“自學一合作一展示一反饋”的教學模式
1.自學讓學生以“導學案”問題為線索.在導學案的領引下認真預習,自主學習。課下可以查資料,上網等查閱不懂的問題.鼓勵學生在導學案上做對不清楚的地方做出標記.可促使學生課上認真學.積極探究
2.合作。課堂教學中.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課上要求學生合作交流、積極探討.是高效課堂的一大特點。問題要交給學生自己去解決,對一些實驗操作,教師要加以指導,讓學生自己合作完成.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思想3.展示各小組推薦代表展示本小組的學習成果.其他小組同學進行全方位的點評.使問題得到深化和糾正,如有必要,教師最后進行總結展示過程中.要求學生要注意傾聽并及時做好記錄或進行修改.形成全班的共識,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感受到彼此之間的互補性和集體的力量
4.反饋根據所授內容利用導學案有針對性地設計練習題或當堂檢測題.學生獨立限時完成,教師公布正確答案.小組內交換批閱。組內評價。舉手統計集中出錯的題目,學生自糾后將集中出錯的題目分配到小組,從讀題、審題、解題方法、集體思路、錯因分析等方面集體研討后展示。總而言之.新標下的新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既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創造能力,又發展了學生的發散思維.使課堂充滿了活力.切實提高了教學效率。使傳統的填鴨式課堂.真正成為了符合新課標、新要求的高效課堂.為社會輸送高素質人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上一篇:教育技巧在籃球教學中運用
- 下一篇:幫助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