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學校教育狀況綜述
時間:2022-04-15 09:26:00
導語:農村學校教育狀況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學校教學條件
當前農村學校由于資金缺乏,社會聲譽不高,辦學條件普遍較差,主要表現在:教學設施陳舊;圖書室、實驗室、電腦室、多媒體教室等基本教學設施配備不齊,且利用率低;教舍短缺,有些甚至已成危房;教具陳舊嚴重短缺,體育器材缺乏單一、音樂美術器材基本沒有;教師隊伍學歷普遍較低,且參差不齊,優秀教師難以存留,教育資源缺乏。這些對學生的成長都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二、學校教育教學制度
受應試教育這座大山的壓制,許多農村高中教育觀念落后,有些地方仍然轟轟烈烈地搞末位淘汰制,教育制度極不合理。主要體現在:第一,作息時間不合理。學生每天課與自習相當的多,周末、寒暑假還要補課。筆者所在的學校學生每天課與自習一共要上12節,學生在校時間超過10個小時,由于周末補課,學生一個月只放一次假,寒暑假大部分時間用來補課。這種“監獄式”的教學對學生的影響可想而知。第二,評價體系不合理,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以及對老師教學實效的評價仍以考試成績作為評價的唯一標準。第三、教學日常活動極少。由于教師課業重,教學進度緊張,學校很少組織一些課外活動。學生除了學習還是學習。第四、學校很少搞教改科研。偶爾搞一些活動都是流于形式,聽課評課人人都是“好好先生”。
三、教師的教育
教師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對學困生成因有很重要的影響。為了調查農村教師教學的實際情況對學困生造成的影響,隨機選取了85名學困生,進行了問卷調查還對巧名數學教師進行了訪談,調查結果首先,教師與學生缺乏情感的交流。大多數學生認為數學老師很少找自己談話,更不了解我的生活狀況,不知道學生了解什么,需要什么。農村教師教學任務重,時間緊,對學生不能夠及時的指點和鼓勵,三年下來,有些學生的名字都叫不上來,即教師對學生的關心、了解不夠。對農村學困生來說,他們在家本來就缺少情感的交流,在數學學習中得不到老師的了解,關愛和期待,長此以往就會淪為學困生。其次,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教學輔助設備使用差,提不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農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受到以升學考試為中心的“應試教育”的困擾,重視知識的傳授,忽視能力的培養。教學中幾乎全部以教授為主,一支粉筆一本書式的教學仍然是農村教師教學的真實寫照。
農村學校由于多媒體資源有限,教師應用能力又不高,所以很少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再者,教師為趕進度,節省時間,常常總結出一套程序、方法、類型,以避免學生走彎路。這迫使學生通過大量的模仿練習記憶,從而加重了學生的一記憶負擔。再次,部分教師沒有樹立正確的教學觀。現在許多教師還持有錯誤的“容器說”教學觀,認為數學知識是可以傳遞的,即把學生的頭腦看成是一個容器,可以裝進各種東西,學生根本不需要主動建構。在這種教學觀的指導下教師只備課本不備學生,致使學生聽不懂的內容越積越多,自然會產生大批的學困生。最后,農村教師對學困生的轉化上比較盲目。調查訪談中表明,一方面農村教師對教學中數困生如何處理、如何對數困生進行輔導、如何避免和減少數困生的產生等問題回答不清,或者沒有系統的方法。另一方面農村教師任務重,時間緊,沒有時間進行相關教育理論知識的學習,由于學校經費緊張,很少出外培訓,致使教師不能從理論的高度去認識和轉換學困生。
- 上一篇:興趣缺乏型數困生轉化措施
- 下一篇:農村數學學困生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