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類選修課調研與思索

時間:2022-04-15 03:43:00

導語:藝術類選修課調研與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藝術類選修課調研與思索

公共藝術類選修課教學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我校)也非常重視藝術類選修課的課程建設。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藝術類公選課的現狀,進一步提高藝術類公選課的教學質量,筆者于2011年4月開展了一次問卷調查。本次調查的內容涉及基本情況、行為事實、需求意向、學生建議與感受四個方面,調查問卷共設計13道選擇題,題型包括單選、多選兩種。本次調查對象為本學期藝術選修課的學生,來自4個學院,共發放問卷200份,收回有效問卷200份,通過數據統計和定性分析,反映出我校目前藝術類選修課的整體學習狀況。

1調查結果分析

1.1關于藝術類選修課出勤率與課堂紀律的調查

出勤率情況:82%的學生能基本做到不缺課,偶有請假。出勤率情況還是比較樂觀,因為出勤情況是能否順利通過該課程拿到學分的一項重要指標,一般來說,老師都會在課堂上再三強調而且在每節課上都會做好考勤。針對課堂紀律,調查結果顯示:15%學生認真聽講,40%的學生有時能認真聽講,36%學生經常睡覺玩手機,還有9%的學生從不聽講。由此可見,師生們雖然都非常重視到課率,但“人在心不在”的狀況還是存在的,課堂紀律相對比較松散。老師主要是著眼于培養學生的藝術興趣和提高藝術素質。由于大部分學生上課不認真,直接影響選修課的課堂紀律和教師教學積極性。

1.2關于學習狀態和教學質量的調查

43%的學生認為影響學習興趣的主要原因是教學內容不夠全面,缺乏新意。32%的學生認為沒有教材沒有作業,理性認識不深,只是隨堂“聽聽過”,因而放松了對該課程的學習。25%學生認為影響教學質量的原因是選修課授課時間安排不合理,因為下午7、8節和晚上9、10節這個時間段,學生課外活動較多,由此導致一些學生放棄上課而去做其他的事情,這個時段不利于學生集中精力去學習,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選修課的教學質量。在理論與實踐教學結合方面,有75%的學生認為不緊密,課堂上大部分時間是在聽講解和欣賞藝術片段,展示技能的機會比較少,實踐性和應用性不強,這對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造成一定影響。關于考核方式的調查,藝術類選修課的考核方式主要是撰寫心得或觀后感,這種方式學生普通能夠接受,但存在的問題是學生大都會直接去網上下載相關文章或資料,原創性比較少。少數藝術類選修課的考核方式是開卷考試或上交作業,這種方式存在的問題是個別抱有僥幸心理的學生,平時不認真聽講,考核時則借同學的筆記應付或叫人替代,難以反映學生的真實學習成績。

1.3關于學生選課目的的調查

在選修藝術類課程的目的上,77%的學生認為選擇該課程的原因是為了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拓展知識面,學習專業知識以外的一些課外知識。12%的學生認為選擇該課程容易拿到學分。11%的學生選課則沒有目標性。從調查結果來看,大部分學生選課越來越理性化,能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求來認真選擇和對待該課程。“只為容易拿到學分”的想法雖然存在,但沒有成為選課的主導因素。1.4關于選課制度的調查學生根據自己的意愿自主選課,但結果顯示還有23%的學生沒有選到自己喜歡的課程。在每學期末的一兩周內,全校的學生點擊網站進行選課,導致網絡堵塞,使一部分學生不能很輕松地選到自己感興趣的課程。有不少學生因為當時的漏報或晚報,只能根據調配來上課,這種被動學習的局面造成了不少學生缺乏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2關于藝術類選修課課程建設的對策與思考

藝術類選修課程在實施過程中存在著一些誤區。這些問題都不同程度地影響了藝術選修課的教學質量,要想改善選修課的現狀,就需要教師、學生、學校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2.1從教師層面看,要提高師資隊伍建設,加強教學改革,提高藝術類選修課教學質量

2.1.1加強專業學習,不斷拓展專業視野,提高教學水平對處于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學生們獲得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對藝術類公共選修課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對于教師來說不能拿著好幾年前備的教案講些老掉牙的東西,而是要不斷加強專業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將那些與社會結合與時代結合的最新知識和信息教給學生。教師除了藝術理論學習和技能提高外,還要跟學校的專業特色以及本地區域特色的藝術文化結合起來,不斷拓展專業視野,使課程體現出特色化和本土化。如《海洋音樂文化》等這些藝術選修課的開設很受學生的歡迎,這些課程既體現出與專業的結合,也展示了舟山濃郁的海洋文化色彩。今后也可以將舟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優秀文藝形式(比如舟山鑼鼓、漁民號子、舟山的跳蚤舞、跑旱船舞、舞龍舞獅等)融入到教學中,并逐步形成規模,努力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基地,讓學生多接觸海洋文化特色鮮明的藝術形式,感受舟山海洋文化的藝術魅力。

2.1.2優化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逐步開展網絡化教學據問卷反饋,41%的學生希望老師的授課內容和教學形式得到改進,48%的學生希望通過該課程的學習,自己的創新意識有所提高。藝術課程在教學中要克服孤立或片面實施藝術教育的做法,把藝術教育和其他學科有機結合起來,比如音樂可以與文學、史學、美術、舞蹈、專業知識等結合起來。教學方式上也要避免過多的說教。另外,教師不能為了吸引學生選課,只在吸引“眼球”的課程名稱上下功夫,而忽視了教學內容,課程內容與名稱不符狀況最終只會淡化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教學內容必須廣而精,而且要提高實用性和時效性,以此來滿足學生們選擇該課程的初衷,真正做到“選有所值,學有所獲”。藝術類選修課的教學內容除了要新穎,要符合時代特征和學生的實際需求外,教學內容也不能過于專業化。現行的部分藝術選修課開課內容太深、太專業,教師在教學中過于重視課程專業的知識體系、內容的邏輯聯系,以及知識的專業內涵,而忽視了選修學生的知識結構和接受知識的能力,沒有把課程教學內容與高職學生的學習基礎統籌起來,致使知識過于深奧,學生因缺少共鳴而難以接受。比如《影視音樂》這一課程,原先教學內容的安排上需要傳授較多的影視音樂的專業知識,比如影視音樂的構造啊、蒙太奇的運用等,這些太過專業化的專業知識反而會使學生覺得離他們很遙遠。經過教學目標的轉變,對該課程的教學大綱進行修改,現在這一課程通過經典的影視片斷的賞析、講解一些通俗易懂的知識外,還增加了教唱影視歌曲,在提高對影視音樂的分析、理解能力的同時,提高了他們的演唱技巧和能力,提高了學生們的實踐能力,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57%的學生認為課堂的學習氛圍不佳影響了教學質量。老師要努力維持良好的課堂紀律,認真備課,講出精彩的課程,確保學生能有興趣去上課、用心去聽課。對于課堂上出現的不良現象要及時阻止,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比如討論、情境設置、競技比賽等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活躍起來。藝術教師要嚴謹治學,對確實不合格的學生不給學分,令其重修,從而消除其輕視藝術素質選修課的心理。這樣,藝術選修課程才能取得健康持續發展的保障。此外,要積極推廣現代教學手段,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啟動網絡課程,豐富網絡課程資源建設,提高教學質量。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而且拓展知識面,增加課外知識,使學生可以深入而全面地學習。這樣靈活上課就不會只局限于課堂上的講授。考試的模式也可以變成在網上提交作業或試題,這樣既給師生帶來方便,也使考核方式變得靈活自主。

2.1.3優化課程結構,轉變教學觀念,加強實踐性,推進藝術選修課組織形式的社團化教師們要積極地優化課程結構,優質的課程結構要能體現學科交叉,文、理滲透,門類齊全,使開設的選修課門類能夠基本涵蓋學校的熱門學科及大部分學生感興趣的領域就顯得十分必要。轉變藝術教育的傳統觀念,加強其實踐性和實用性,可以將學校的社團建設緊密結合起來,也可以將社團成員吸引進來成為藝術類選修課的學生,借助社團發展學生興趣的優勢,與社團聯合開設一些實踐性強的公選課。老師要多多鼓勵學生參加各類競技比賽,激發學生學習藝術的興趣,特別在課堂上多設置一些競技比賽的環節,為學生提供一些展示才能的平臺,有利于競爭意識的提高和創新精神的培養,甚至可以把競技比賽融入到考核中去,這樣學生就能獲得了主動接受知識的權力。此外,老師多給學生提供參加各類比賽和演出的信息,對參賽的選手給以關注和藝術指導,可以根據他們的表現在平時成績中適度加分。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將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較好地展現出來,這就要求我們多學習多實踐,理論指導實踐,而在實踐中積累經驗,進一步提高技能水平。

2.1.4加強教材建設,努力建設精品課程缺乏實用且適用的藝術選修課教材,勢必會影響到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藝術教研室應鼓勵教師參與到公選課教材建設工作中去,集思廣益,及時更新知識,體現公選課的時效性。在學科帶頭人的指導帶領下,努力建設示范性的精品課程。

2.2從學生層面看,要做好學生管理與輔導工作,提高學生藝術類選修課的學習積極性

學生在選課方面不能盲從,更不能抱無所謂的態度,應該對自己負責,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或對自己的學習有幫助的課程。低年級學生在選課前應更加明確自己所需,可多參考高年級學生的意見,結合自身情況,更加務實地選課、上課。上課時要態度端正,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尊重老師及老師的勞動成果,課后可以與老師溝通交流,談談自己的學習心得,提一些寶貴的建議。要引導學生在思想上要重視藝術選修課程,明確其重要性,合理地安排好課程時間,做到學習、休閑、工作三不誤。鼓勵師生互動,參與藝術類選修課的實踐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加一些社團活動、文藝活動、比賽、觀看文藝晚會等藝術活動,將所學到的藝術知識和技能融入到實踐活動中去,展示才華,提高藝術修養和技能水平,為校園文化建設添磚加瓦。

2.3從學校層面看,要完善藝術類選修課的管理,加強質量監控

2.3.1加大宣傳力度,明確藝術類選修課的定位藝術類選修課是高校公共選修課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絕對不是可有可無的課程。根據教育部提出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方案》,我校制定了《選修課管理辦法(執行)》,提出了關于藝術類選修課的一些管理規范,規定每個學生在校期間,至少選修一門藝術類公選課,并通過考核合格取得2個學分才能畢業。藝術類公選課的開設可以改變我校人才培養過分專業化、“重職業技能、輕人文素養”等弊端,體現我校“德行四海”的辦學理念。學校層面要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師生對藝術類選修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明確公選課在學生人文素質培養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定位。

2.3.2規范選課制度和管理制度在本次調查中,14%的學生認為選課制度的不合理,23%的學生認為課程時間安排的不合理,從而導致學習興趣不濃,出現逃課現象,希望學校在選課制度上有一定的改革,在選課系統上應更加人性化,選課時給出課程的相關信息及指導,如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師情況、考核方式等。解決學生“選課難”的苦惱。有學生指出,可以改進選修課的網絡選課系統,為廣大學生提供便利,更大程度滿足他們的選擇需要。加強選修課開設的審批制度,把好申請開設公選課的質量關,學校應該做好調研工作,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借鑒其他高職院校的成功經驗,聽取相關專家學者的寶貴意見,擬定一套適合我校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大綱和課程標準,確保開設公選課程的科學性、嚴謹性、時效性。

2.3.3加強藝術類公選課的質量監控和評估對所開設的藝術類選修課進行不定期的質量評估,評選出對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開發其潛能、教學效果較好的課程,學校制定相應的措施對這樣的課程建設進行鼓勵和扶持,學校要加大對藝術類選修課精品課程的扶持和投入。藝術類公共選修課在高校教學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它對優化學生的知識結構,推進素質教育,培養綜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本次調查與分析,了解了我校藝術類公共選修課的一些現狀,雖然在課程建設上還有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但是我們相信,只要師生們共同努力,對癥下藥,教學問題一定會得到有效解決,課程建設會越來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