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學實習生科研創新能力培育

時間:2022-06-04 11:58:00

導語:藥學實習生科研創新能力培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藥學實習生科研創新能力培育

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要求,今后十年我國教育改革發展要貫徹優先發展、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的方針。對四年制藥學本科生而言,為期半年的專業實習是其藥學專業學習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個階段,因此,加強對其在實習階段的培養,對提高藥學本科生的專業水平和科研能力具有重要意義。一般認為,學生實習,主要是給他們提供動手鍛煉的機會,以提高其實驗、操作技能,為其日后的就業提供職前培訓。其實,藥學本科生的實習不僅可以實踐和鞏固學生前期學習的藥學基礎和專業知識,學習、訓練藥學專業基本實驗操作技能,更主要的是要引導其樹立正確的科研態度,培養其積極自主的科研創新能力,提高其整體素質[1]。以下對幾年來在實習生指導工作中的一些經驗進行探討。

1發揮傳幫帶作用,加強實驗操作技能訓練

雖然藥學本科生經過科學系統的大學課程教育,已具備了比較全面的理論基礎以及實驗操作能力,但由于每個教研室的學科專業、科研方向不同,而且每個老師所研究的課題內容也有很大區別,指導老師的研究內容不一定是實習生在課程學習時所學習或了解的,因此,實習生在進入各個課題組后,相應的理論知識和實驗操作技能,還需進一步的再學習和提高。一般情況下,實習生由一個指導老師負責,包括課題的選擇、相關文獻的查閱、實驗、寫作等,但一個指導老師時間、精力以及能力有限,有必要由課題組內其他老師或研究生進行理論及實驗技術的共同指導和帶教,以全面幫助實習生能力的提高。指導老師課題組的其他老師和研究生可以在日常的實驗過程中隨時傳授實驗相關技巧及注意事項,并對實習生實驗操作中出現的錯誤能及時予以指正,可以緩解實習生面對陌生環境的茫然和無措,幫助他們快速進入實習狀態,熟悉實驗情況,不僅有助于提高其實驗操作技能,同時也有助于提高他們從事科學研究的興趣和自信心。在課題的推進過程中,對實習生在實驗操作和實驗記錄規范性等方面應予以嚴格要求,及時糾正一些錯誤的操作行為,養成良好的實驗室操作習慣。在重大儀器使用中養成良好的預約和使用登記習慣,樹立正確的安全意識也是規范實驗室操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2培養科研思路,鼓勵獨立自主完成課題

傳幫帶的作用可以幫助實習生快速熟悉并掌握相關的實驗操作技能,但其科研思路及獨立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指導老師循序漸進的啟發和鼓勵。藥學本科生在部分教研室實習期間,往往成為老師或研究生的助手,甚至成為整天為其跑腿、準備試驗的跟班,這顯然對實習生全面科研能力的培養是不利的。指導老師的作用應在于為實習生提出實習課題,設定科研目標,通過適當的指導幫助,引導其相對獨立地完成實習課題的文獻查閱、課題設計、實驗操作、結果分析、論文撰寫等全過程。考慮到實習生實習時間短,實踐經驗不足等問題,一般宜從科題組正在開展的科研項目中分離出相對獨立的小課題作為實習生的畢業課題。如此安排,可以方便指導老師和相關課題的研究生能在開展自己科研工作的同時,兼顧指導實習生的科研工作,有更多的精力和機會指導實習生。指導老師宜通過制定課題的總體目標和階段性目標,引導學生獨立自主地設計、執行課題。一般要求實習生能獨立自主地查閱文獻,形成課題試驗方案;咨詢訂購試驗材料,做好實驗準備;熟悉儀器操作,掌握實驗技能;獨立設計開展實驗,規范記錄結果;選擇正確統計方法,完成結果分析;獨立撰寫論文,學會總結歸納。在此過程中,指導老師可以通過交流、檢查的方式及時了解實習生的課題進展,幫助實習生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以指令的方式讓實習生被動地執行任務。這不僅可以鍛煉實習生獨立自主的科研能力,更能提高他們的科研興趣和主觀能動性,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創新能力[2]。

3結合課題組研究方向,大力倡導科研創新

本科實習生是一支年輕有朝氣、思維活躍的隊伍,是注入課題組的新鮮血液,有必要在實習期間大力培養其科研創新能力,不僅有利于調動他們實習期間的主觀能動性,更有助于培養其科研創新思維,更好地完成實習課題。在實習過程中,通過對前期藥學專業基礎知識和實驗操作技能的再學習和提高,以及對整個課題研究內容的了解,本科實習生逐漸具備了一定的科研思路。因此,可以指導實習生結合課題組前期研究基礎,圍繞課題組主要研究方向,通過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或搜集相關信息,鼓勵他們探索全新的科研思路和試驗方案,并在老師的指導下對這些方案進行可行性分析,提出可能的最佳方案并進行嘗試。在課題研究過程中,課題組有些長期沿用的實驗方法可能存在不足或者又出現了新的改進方法,應鼓勵實習生在進行各項試驗前,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尋找并嘗試最新的方法,以便得到最可靠的實驗結果。此外,在實驗結果的統計分析過程中,同一結果經不同的方法統計處理,其結論可能不同,因此應提倡實習生學習利用各種統計分析方法,對實驗結果進行科學分析,以便獲得科學的結論[3]。

綜上所述,藥學本科生實習不應流于形式,成為社會實踐或崗前培訓,而應注重其全面科研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培養。“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本科實習生在四年的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模式是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中心,學生很少會有機會去體驗查閱文獻資料、選題、實驗研究、撰寫論文這整個真實的科研實驗過程,所以藥學本科的實習階段,是培養學生科研創新能力的最好機會[3]。因此,鼓勵本科實習生在實習期間獨立自主地開展創新課題研究,對提高藥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有積極長遠的影響。當然,是否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科研態度,是否能培養其積極自主的科研創新能力,指導老師的作用至關重要。指導老師的素養、態度和技能不僅會對學生的心理產生很大影響,也直接影響實習生帶教質量。因此要求指導老師不僅要有嚴謹和實事求是的基本素質,還應在業務上不斷學習、積累、總結經驗,應熟悉藥學的發展動態,有寬廣的知識面和豐富的實驗室經驗,以便為實習生提供全面、正確的指導[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