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軟件專業教學策略思索
時間:2022-06-04 03:39:00
導語:計算機軟件專業教學策略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引言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主要是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和技術含量較高的技能型人才。高職畢業生能否迅速地、真正地適應企業一線的需要是高職教育成敗的關鍵。計算機軟件專業在高職各專業中具有非常顯著的自身獨到的特點,因而其教學方法也必須有很大的不同。一般專業的情況是,理解掌握概念、原理、公式,在此基礎上能解題,然后將此理解和解題能力應用到工作中去,一切也就基本滿足了。并且,對這些概念、原理、公式的講解,往往能結合具體的針對性明顯的小例子,以達到使學生透徹掌握之目的。計算機軟件專業則與此大不相同。一是它的許多概念、原理、公式,你是找不到具體的針對性明顯的小例子的,也就是說,你不可能通過講解幾個小例子,達到使學生透徹掌握這些概念、原理、公式的目的。二是就算學生透徹地掌握了概念、原理、公式,那也只是停留在很粗淺的水平上,因為計算機軟件專業最核心的東西是復雜思路的構思能力,這種能力是不可能通過理解概念原理來達到的,而是需要有意識地長期地培訓磨練。
二、高等職業院校軟件專業普遍存在的問題
隨著改革開放,實施工業化進程的推進,高等職業教育逐步發展起來。盡管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起步很早,但發展速度卻非常緩慢,高等職業教育仍然是我們國家教育事業的一個薄弱環節,辦學條件差、教學投入不足、發展不平衡等都是當前普遍存在的問題。雖然高等職業教育受到我國政府越來越大的支持,高等職業院校的辦學條件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辦學機制以及人才培養的模式、規模、質量等仍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隨著IT技術的突飛猛進的發展,計算機軟件專業的課程教學內容也不斷更新,新的技術層出不窮。高等職業院校計算機軟件專業的畢業生普遍存在問題是:所學知識與實踐有較大程度的脫節以及較嚴重的滯后等問題。很大部分的高等職業院校一味追求學科的系統性而導致許多高職畢業生專業知識不夠扎實、技能不夠熟練、與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差距較大、工作以后進入狀態的時間周期較長、不能充分體現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優勢與特色。造成這種情況發生的主要原因有:部分院校依然沿襲中專的辦學模式,甚至照搬本、專科院校的辦學模式,而沒有自己的辦學特色;大部分院校的師資水平不能適應職業教育發展的要求;大部分院校課程設置與教材的選用缺乏前瞻性,導致教學內容和方法陳舊脫節;辦學經費緊張,導致實習、實訓條件較差;高職院校的生源質量總體偏差,學生的學習熱度和刻苦鉆研精神較弱,面對新環境與新技術顯得束手無策,從給用人單位不好的印象。我們不能擴大在軟件方面的教學經費,但我們可以改變教學模式、提升自身的業務素質、編寫適合本院師生的校本教材、努力有針對性的選擇適合自己所帶課程的教學方法,以此為高職計算機軟件專業的教學做點自己的貢獻。本文僅寫一些本人對高職計算機軟件專業教學方法的探索。
三、教學方法的探索
為深化高職教育教學改革,高職教學工作者要大力加速教學方法的改革、盡快實現教學方法、手段的現代化。在教學過程的實施中,我們要盡量采用“項目導向任務驅動式”、“啟發式”、“討論式”、“引導式”、“互動式”、“互助式”等各種教學方法,從而引導學生自覺、主動地學習,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譬如,對《數據結構》、《軟件工程》等課程,以講授為主;《C語言程序設計》、《Java程序設計》等各種高級語言等課程,以講授結合上機實習為主;像系統開發等課程最好采用以“任務驅動”法進行教學。對于實踐性強的課程,教師可以把該課程的主要思想及問題向學生作“引導性”的講授,然后布置一些有代表性的課題或者項目,提示解決問題的思路,讓學生通過查討論、資料等方式完成任務,以此來感悟和理解相關知識,學生通過完成一個個具體的課題,從而達到融會貫通該門專業課需掌握的知識的目的。在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此外,還要合理充分的利用校內外的各種教學資源,提高教學資源使用效率;加強多媒體教室及計算機實訓室的建設;積極鼓勵開發精品課程資源,增加課程的開放性和靈活性。下面具體談談幾種教學方法:
(一)“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法
計算機軟件專業很多程序設計課程都可以采取這種教學方法。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法主要是教師通過一個個項目,把蘊含該課程知識點的小項目分解成一個個任務,讓學生通過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最終完成一個個項目,通過項目的學習達到掌握知識點,通過掌握知識點后了解項目的完成過程。所謂“項目導向”就是教師利用項目案例開發的過程、方法和思想同教學工作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專業知識從而鍛煉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眾所周知,計算機專業課知識點較多、實踐性較強,以高職類專業課更為突出。學生在學習一定的理論知識的同時需要把它加以靈活的運用,從而做到融會貫通。通過教師設計一些IT項目,在教學工作的過程中讓學生用所學的知識加以實現,這就是所謂的“項目導向”的教學方法。
(二)“互助式”教學模式
在互助式教學模式中,教師布置給學生的學習任務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是問題提出的關鍵所在。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將課程所包含的知識要點分成若干個教學模塊,并將知識要點蘊涵在學習模塊之中,使學生通過完成任務模塊來達到課程的教學目的和培養目標。教師根據教學目標,結合學生學習水平,將教學內容精練成一個個實際問題或學習任務,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產生學習的動力,從而引導學生的完成任務。學生在收到教師安排的各項學習任務后開始進行自主探索,尋求完成任務的方法,在尋求解決任務方法的過程中學習知識,掌握和運用知識,從而完成教學目標。在尋求解決知識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鍛煉自己的能力。互助式教學模式中教師可以使用的互助方式包括:課程論壇、騰訊QQ群、電子網絡教室系統等。
(三)“互動式”教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動力。互動式教學剛好能很好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在日常教學實施過程中應從培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入手,并貫穿教學的全過程.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愛上計算機程序設計。互動式教學是課堂上最常見、最重要的一種師生互動教學方法。傳統教學中教師以灌輸方式向學生傳授知識,這種教學方法使學生處于消極被動學習狀態。在互動式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要求,開展互動式教學,培養活躍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建立起較強的自信心,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每一節課教師和學生相互提問,不斷研究探討中進行,將教師和學生真正放在同一平臺上,實現互動、實時交流的互動式教學。上面列舉了多種教學方法,多形式的教學方法還應與多形式的課程考核相結合,才能更好地達到教學目的。計算機軟件專業的學科特點比較特殊,學生不僅要掌握相關知識,還要能融會貫通,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的軟件項目中,所以在考核中要改變以往單一的理論考試,增加上機編程的考核。考核中還要逐漸減少專業課理論內容,加大對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完成項目的能力考核。考核方式應從傳統的卷面考試過度到對學生實際能力進行考核,并逐步建立適合高職院校學生能力考核的科學的評價體系和評價方法。理論考試主要針對知識性、理論性較強的課程,考核學生對所學課程的重點知識;上機編程考核主要是考核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即興編程能力;綜合測試主要考核學生團隊合作、利用所學計算機軟件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總而言之,按照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不斷的深化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積極探索有利于我們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既能讓學生主動去學習、積極地學習、愉快地學習,又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為提高其就業技能打下堅實的基礎,這也是我們高等職業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標。
- 上一篇:局長在水利水產工作會講話
- 下一篇:市工商部門農村食品安全整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