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設計類教學實踐研討

時間:2022-07-03 09:45:17

導語:工業設計類教學實踐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業設計類教學實踐研討

工業設計專業在中國是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出現的,經過近30年的發展,中國的工業設計教育雖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同西方相比,仍然很落后。目前國內只有個別幾個院校的設計專業辦出了自己的特色,而大多數工科工業設計學校的工業設計教育水平依舊停留在十幾年前的水準上,絲毫沒有質的飛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第一,工業設計是藝術與技術相結合的學科,而工科院校的工業設計專業的招生大多是理科生為主,絕大部分學生對工業設計是一知半解,甚至是一無所知。第二,一些理工科院校的工業設計專業由于大多是在機械設計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出現了課程教學體系定位不明確、教學內容模式化、重視理論學習和考核,而忽略設計表現和設計實踐,導致畢業生不能滿足社會對工業設計專業的需要等現象。所以工科工業設計的教學體制和教學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改革的方向和實際辦法需要設計教育界的同仁們共同研究和思索。

1工科工業設計教學課程設置不合理

現代工業設計教育在我國的歷史較短,工業設計教育的體制、體系還不太完善。各高校由于自身的專業定位和辦學方向不同,其教學內容與課程設置也不盡相同。種種客觀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這在一些工科院校中尤為突出。其教學課程開設往往是包括以下四個部分:1)機械理論課程:主要包括工程圖學、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機械制造基礎、等。2)設計基礎課程:主要包括素描、色彩、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等。3)設計表現課程:主要包括手繪表現技法、計算機輔助設計等。4)設計理論課程:主要包括設計概論、工業設計史、人機工程學、設計心理學、產品造型設計、產品設計程序與方法、產品系統設計等。這種課程設置形式,包含了工科、藝術、文科等多方面的知識,作為工科工業設計專業來說這樣的課程設置本沒有什么太大的問題,但是大多數工科院校對于這些課程缺乏系統性的認識,這些課程通常情況下由各種專業背景的教師任教,教師之間缺乏專業交流,課程之間缺乏內在的聯系,不能形成系統的教學體系,比如機械理論課程基本安排給機械專業的教師任教,由于任課教師對工業設計專業知識缺乏認識,所以只能按照機械專業的教學形式來進行教學,缺少與工業設計專業知識的結合。而設計基礎類課程則大多由藝術專業出生的老師來任教,同樣也缺少結合工業設計專業需要進行課程講授。在這些課程設置中設計表現類課程所占篇幅最少,在大多數工科院校里也基本不受重視,設計表現課程不能為專業設計課程提供依托。而所占篇幅最大的設計理論類課程則缺少系統的設計實踐的訓練,學生不能掌握系統的設計方法和程序,課程之間缺少融會、貫通,甚至出現設計理論重復講授的現象。這些都是比較典型的工科工業設計課程設置的問題和弊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廣泛性。而工科工業設計專業要想發展,要想擺脫現在的就業困境,就必須進行教學課程改革。

2設計表現課程的內容和重要意義

工科工業設計的學科設置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如果進行教學改革,需要從很多方面入手,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要認識到設計表現對于工業設計的重要意義,并把設計表現作為工科工業設計本科階段的核心課程。為什么要把設計表現作為工科工業設計的核心課程呢?這是由工業設計專業特點和就業需求所決定的。工業設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性學科,而不是搞理論研究的學科,需要設計師具備良好的設計能力和一定的設計經驗。而我們培養的工業設計專業學生就是一個個準設計師,那些從事工業設計的設計公司和企業需要畢業生在走向社會之前就具備一定的設計實踐能力和設計表現能力,而設計表現能力往往是用人單位最為看重的。因為學生在本科階段所能接觸到的實際設計項目畢竟有限,再加上缺乏與生產制造相結合,所以工業設計學生本科階段的設計作品一般都造型優美、有創意,但基本無法生產或者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所以工業設計本科階段最需要培養的能力就是設計表現的能力。

3設計表現的分類

工業設計的設計表現一般可以分為以下四種1)手繪草圖或效果圖表現,是通過一幅幅徒手繪制的草圖來反復展開和確認產品的造型設計,并完成設計的手繪完成圖。2)二維虛擬軟件表現,是用平面軟件制作產品三視圖(也有透視圖表現)并反復展開,確認造型,最終完成設計。3)三維虛擬軟件表現,是用三維軟件制作產品的虛擬三維模型并反復展開,確認造型,最終完成設計。4)實物模型表現,是用實物模型的方式直接確認產品的構思以及使用方式,功能性,重量感,材質感等。在這四種表現形式中工科工業設計專業學校最為擅長的是三維虛擬軟件的表現,大部分學校都教授ProE、UG等工程類設計軟件,而且一般由機械類專業的老師來擔任授課,所學習的大都為零件的設計與裝配的模塊,而忽略了造型設計的訓練和對模型材質環境的渲染的能力。造成很多學生出現會只建模,卻不會渲染,不會展示自己的設計。喜歡鉆研軟件技術,但不懂如何做設計。而像二維平面類軟件的表現,則所占比例很少,甚至無人教授,其實在現在的設計公司或者制造類企業中,造型設計師最為常用的其實就是二維平面軟件的表現方式,因為相對于用3維設計軟件建模渲染制作效果圖,二維平面軟件顯得更加的快捷和高效,這也是專業授課內容與專業就業需求背道而馳的一個表象。實物模型的表現是四種表現現手段之中最為直觀且展示效果最佳的方法,實物模型的表現是為了把設計構思變成實體,同時可以幫助設計者研究產品的形態、結構、尺度、色彩、肌理、材質,還可以處理草圖和效果圖中不能充分表達或無法表達的地方。實物模型研究產品的線面轉折,細節與整體的協調,糾正從圖紙到實物之間的視覺差異,還可以檢驗產品造型與人機的相適應性、可操作性。但由于制作成本和制作時間的關系,所也最為費時費力,因而大多數工業設計專業的學校都把它當作是面子工程,只投入相應的設備建設實驗室,并不深入進行研究和制作。手繪表現也許是工科工業設計專業學生最不擅長的一種表現手段,因為這些學生絕大部分都是理科生,并不像藝術類工業設計的學生那樣具有扎實的手繪基礎。再加上很多工科工業設計專業的教師也是工科工業設計的碩士或博士畢業的,自身也不具備很好的手繪表現能力,所以手繪表現在很多工科工業設計學校并不受重視,不能很好的納入到整體教學系統中。手繪表現是所有設計表現最為經濟和高效的手段,一只鉛筆,一張紙就可以做設計了。所以手繪是工業設計的重要基礎能力之一,對于工業設計來說手繪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培養繪畫能力,而是通過手繪表現,訓練學生的造型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這兩種能力對于學生的形態設計和創新創意的基礎和源泉。所以手繪表現能力對于學好工業設計非常重要。

4總結

目前中國正處在制造業模式轉型時期,新的形勢給行業提出了新的要求,工科工業設計專業也應該順應時代潮流,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創建更好的人才培養模式。尤其在專業課程的設置上要盡快地進行改革,努力改變現在這種脫離實際、假、大、空的教學內容,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需要招聘一些有豐富設計經驗的資深設計師擔任核心課程的專業教師。加強對學生三設計表現能力的訓練,為鍛煉學生設計能力和未來的工作就業打下良好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