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網絡強化思想教育
時間:2022-07-23 04:40:22
導語:利用網絡強化思想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高校大學生思想存在的問題
由于多年在高校從事思想教育工作,據我了解,普遍大學生在思想上積極向上,有較強的愛國精神和責任感,但深入研究也發現了一些隱藏在大學生思想深處的矛盾和困惑。
1.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扭曲
大學生在政治信仰上比較迷茫,對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念的認同缺乏一致性,把政治信仰建立在個人的前途和發展的基礎上;有的大學生對政治理論學習不夠主動,認為這種學習枯燥、單一、乏味,相比來講,他們比較關心個人前途和發展環境,關系自己的就業,工作待遇等。所以,一部分大學生理想信念上的模糊認識和觀念值得關注。
2.誠信意識淡薄,社會責任感缺乏,艱苦奮斗精神淡化
一些大學生責任感較差,注重自我價值的實現。受到社會大環境的影響,許多的學生在入學時對自己的人生職業規劃就不確定,他們首先考慮的是自己的專業在四年畢業后能不能找到一份待遇豐厚的工作,而不是做對國家有貢獻的人,這些同學只注重自我價值的實現,考慮自己的前程。即使在報名參加國家的西部計劃的一部分大學生中,他們大多數是為了自己能有一份特殊的閱歷,通過到西部去達到鍛煉自己的目的,并不是選擇為祖國需要個人奉獻。
3.80后、90后個人素質欠缺
現在80后、90后的大學生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面對日趨激烈的社會競爭學習、就業壓力的加大等一系列問題的時候,這些不健康的心理問題就會出現,如不進行及時適當的調整,都會導致其它問題的產生,如“馬加爵事件”等。
二、互聯網對高校大學生產生的負面影響
1.對大學生思想道德的影響
對于思想迷茫,處于青春期懵懂的大學生來說,網絡的虛擬社會帶給他們的是輕松隨意的發展,因此一些大學生的不道德現象和違法違紀行為時有發生。比如,“黑客”現象、一些虛假的網絡信息、“網絡騙子”等。另外,長期的網絡交流,聊天,使得人與人之間直接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大大減少,使人際關系、情感疏遠,這必將導致人際關系冷漠。高校里一些經常上網的大學生,由于長期不與他人面對面直接地溝通與接觸,心理極易產生緊張情緒,對其以后的學習和生活都帶來一定的影響。
2.網絡對大學生法制觀念的影響
在網絡這個虛擬社會中,網絡營造的是一個虛擬的數字環境,不具備現實形態可觸可感的方面,大學生是思想最為活躍,接受新事物最快的群體,他們在虛擬的網絡社會中任意遨游,不顧倫理道德,隱藏個人的真實身份,自由信息,包括一些不真實的謠言,甚至是暴力、色情等垃圾信息。甚至有些法制觀念淡薄,缺乏控制的大學生們,為了顯示自己的網絡技術水平,盡然做出破壞他人網站、盜取他人密碼信息的不良行為,以致于出現大學生“互聯網犯罪”的事件,顯示出網絡對大學生法制觀念的不良影響。在網絡環境下,對于法制觀念淡薄的大學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加強教育和引導,教育學生要遵守網絡道德,強化網絡法制觀念,自覺遵守網絡道德,合理使用網絡資源,文明上網。
3.網絡對大學生是非判斷能力的影響
互聯網上雖然資源廣泛,信息豐富,但是大量的虛假新聞,色情網站等不良信息誘惑和吸引著大學生的內心,嚴重影響學生的是非判斷力。一些西方發達國家為了腐蝕我國青年學生的思想,把一些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不良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的信息通過網絡大量地涌入到我們國家,而正在成長中的大學生們往往對互聯網上的色情、暴力、種族歧視、宗教仇恨、語言侮辱等文化垃圾缺乏認識,容易受到吸引和控制,這些文化垃圾嚴重毒害著喪失是非判斷力的大學生。因而使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發生改變,甚至扭曲,最終導致一些大學生迷失自我,逐漸走向墮落、犯罪的道路,造成學校和社會的不穩定,給學校的和諧校園建設和國家的安全穩定都帶來了嚴重的影響。
三、如何利用互聯網搞好高校思想教育工作
1.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角色轉變
互聯網的出現,使高校大學生能夠在網絡中獲取豐富的信息和知識,甚至有時學生掌握信息和知識的程度不亞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過去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地位顯著,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育內容,知識來源有限,而網絡提供的是平等獲取信息、自由發表見解的平臺,因此教育者的信息獲取量與學生相比并無優勢可言,所以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轉變觀念,首先自己要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水平;其次要平等地和學生進行交流,這樣才能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們正確獲取網絡信息,提高覺悟。所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轉變教育觀念,善于充分運用網絡的技術優勢,把現代技術與傳統的教育模式相結合,為學生們提供環境輕松、學習自由的教育方式,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以此達到教育的目的。
2.加強業務培訓,打造專業化網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提出嚴峻挑戰。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想政治素質不過硬,容易受網上反動、不良信息的影響,表現在政治立場不堅定,道德覺悟下降;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業務水平不高,在網絡環境下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顯得很吃力。因此,網絡環境下必須加強業務培訓,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備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要具備堅定的政治立場,有較高的政治理論水平、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端正的工作態度。只有具備過硬的思想政治素質,才能在復雜的網絡環境下保持正確的判斷力,始終堅持正確的路線、政策,堅持真理,敢于同西方反動思想進行對話;只有具備較高的政治理論水平,教育者才能在工作過程中達到育人的目的;只有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才能為學生起到模范帶頭作用,被學生尊重;只有端正工作態度,才能在新形勢、新環境下保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工作精神,不斷開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四、小結
網絡的迅猛發展極大開闊了大學生的視野,給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樂趣和便利。但同時,隱藏在網絡環境下的一些不良因素也給當代大學生思想觀念、價值觀念、行為方式等帶來了許多影響和沖擊,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正視網絡環境帶來的種種挑戰,針對傳統工作方式的不適之處做出相應的調整。同時,應充分利用網絡的優勢,不失時機地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向前進。
- 上一篇:畜牧局紀檢監察工作要點
- 下一篇:畜牧局黨建實施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