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育下體操教學

時間:2022-07-31 04:52:55

導語:信息化教育下體操教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信息化教育下體操教學

當今社會,隨著教育信息化的不斷推進,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以計算機、多媒體、通訊、網絡、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信息收集、處理、加工、傳輸等技術飛速發展,信息技術不斷滲透到各個領域和各個方面。作為體育教學的領域,也經歷著一場重要的變革。體操是我國的傳統優勢項目,也是體育教育專業的主干課程,在體育教育專業培養計劃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意義。相對與其他課程來說,體操的技術動作難,要求高,復雜多變,器械高,多為人為設計的“反常”動作,極易產生畏懼心理,給體操技術教學產生了困難;同時信息化時代下,信息的豐富和發展傳播為體操理論的教學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怎樣利用信息化教育做好體操輔助教學,克服以上問題,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1信息化教育闡述

信息化教育是指在現代教育思想、理論的指導下,主要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教育資源,優化教育過程,以培養和提高學生信息素養為重要目標的一種新的教育方式。傳統的體操技術教學是老師講,學生練;老師示范,學生模仿;老師指錯,學生糾錯等教學模式。當今社會,科學技術迅速發展,信息化教育有著教材多媒化、資源全球化、教學個性化、學習自主化、活動合作化、管理自動化和環境虛擬化等特點。同時信息化教育能激發體育學習動機,為學生學會體育學習提供幫助,與傳統體育教學方法整合,整合后的體育教學方法系統能優化體育教學過程和學習過程,同時用信息化教育的理念審視體育教學內容的選擇,能使教學內容指向教學目標的方向性更加明確。

2信息化教學手段對體操技術動作教學的輔助

2.1在不同的教學階段的運用

2.1.1初步建立動作概念階段初步建立動作概念階段主要的任務是讓學生初步了解動作的技術,取得感性認識,初步形成動作概念,并能初略地掌握動作。在這一階段中,學生運用信息化教育中的教材多媒化的特點,利用多媒體,特別是超媒體技術,建立體操技術動作的結構化、動態化、形象化。例如體操單杠中“騎撐后腿向前擺越轉體90°下”,這時候運用信息化教育的教材多媒化特點,激發學生的大腦皮層興奮,抓住動作的關鍵技術環節,播放動作技術要領,循環緩慢播放技術動作視頻,增強學生的記憶力,明確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

2.1.2改進提高動作質量階段提高動作質量階段的主要的要求是逐步消除學生的各種錯誤動作,正確掌握動作技術,改善動作協調性,提高完成動作質量。如體操墊上動作“魚躍前滾翻直腿起”,學生在初步建立動作概念階段已經掌握了動作的基本技術要領,現在利用信息化教育的教學個性化的特點,針對每個學生的技術動作進行錄像分析或者軟件分析,指出下一步要改正的錯誤,自己找出錯誤,強化正確動作,注意細節。

2.1.3鞏固完善動作技能階段鞏固完善動作技能階段主要的要求是希望學生對所學的動作技術日趨完善,并能輕松自如地完成動作。運用信息化教育的管理自動化的特點,建立電子學檔案,記錄學生身份信息、活動記錄、評價信息。利用電子學檔案可以為教學評估做好資料備份,實現面向學習過程的評價。同時利用信息化教育的環境虛擬化的特點,脫離物理空間時間的限制,利用虛擬化的教育環境,包括虛擬教室、虛擬訓練室、虛擬比賽場等,增加學生的熱情和興趣。

2.2信息化教學手段對體操技術動作輔助教學的意義

2.2.1提供了良好教學氛圍在上課中,遇到難的技術動作,可隨時調出編輯處理過的影音資料,學生找到自己不會的,反復觀看,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增強學生的記憶。同時也播放聲音,提示注意要點,看到的不僅是畫面還有解說,這樣所獲取的體操知識途經是通過一些體操的形、聲整合后活靈活現地展現在學生眼前,學生學習體操技術動作的印象更加深刻,興趣和積極性都會更高。

2.2.2優化了教學內容,明確了技術動作的重難點采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將技術動作的重點和難點內容,利用多媒體豐富的圖形、圖像、動畫等方式從三維空間展現出來,并對重、難點進行分析,制作成演示速度快慢不同的多媒體動畫,讓不同基礎的學生更清楚地了解應掌握的內容,使體操教學過程系統化、規范化,內容更豐富,更簡明扼要。讓學生從動態的視覺信息中化解知識難點,增強學習價值。這就既成功地解決了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又優化了教學內容。

2.2.3克服了學生的恐懼心理信息教育化作為在教學改革過程中出現的新事物,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在體操輔助教學中,它能夠通過錄相剪輯,制作動畫演示,將動態的技術動作變靜態,將抽象的教材內容變為具體,直觀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更容易了解,更容易接受,對于單杠、雙桿上的技術動作更加清晰,自己也想努力去完成,克服了畏懼心理。

3體育期刊和體育網站對體操理論教學的輔助

3.1體育學術期刊提供豐富的科技信息

體育學術期刊能及時反應最新的信息與動態,是傳遞最新體育科技信息、繁榮體育科學的重要載體,是體育院校教學、科研和訓練的重要情報來源,出版快、周期短、內容豐富、知識覆蓋面廣。基于校園網絡,也為體育學術期刊輔助體操理論教學提供了強大的支持。現今一般高校圖書館在提供幾十種傳統的館藏紙質體育學術期刊借閱的同時,還提供了諸如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萬方數據庫、維普中文期刊全文數據庫等學術互聯網常用的具有超大容量的電子期刊資源。這些集成化的數字期刊資源,可以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隨意享用。僅以中文期刊全文數據庫的檢索為例,只要鍵入關鍵詞“體操”一詞,瞬間即可獲得近20年來含有體操主題的各種文獻3000多篇。作為信息化教育時代,適當、恰當的利用網絡期刊資源進行教學,大大地開闊學生的視野,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加快學生知識吸收和更新的速度。

3.2實施信息技術在體操理論課教學中的注意事項

3.2.1注意主次分明、重難點突出體操理論課的內容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利用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選用適當的教學手段,突出教學重點,教學難點。這樣就要求教師認真鉆研教材,合理布局。在信息技術運用于體操理論過程中,力爭做到緊扣主體、主次分明、畫面清晰、生動形象,引導學生觀察重點。因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它是體操理論課的基本前提,也是滿足學生基本需求所必須解決的主要矛盾。這樣既推動了教學方法的改革也提高了教學效果。

3.2.2注重教師信息技術教學能力的提高在這個信息變化的時代,信息技術不斷更新,人類知識不斷完善,教育事業也不斷發展,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同時也要拓寬自己的素質結構,還要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以適應當今的信息化教育,提高教學科研水平,使體操理論課教學達到最優化效果,發揮更大的作用。

3.2.3注意教學手段的綜合運用首先把直觀媒體(黑板、教材等)與電教媒體(幻燈、投影、錄像、音響、多媒體電腦等)和諧的統一,綜合的運用,是將教材中的知識信息通過語言、文字、符號、圖像等多媒體多層次、多渠道地傳遞給學生。教師首先利用語言作啟發性的引導,開發學生的思維,適時以幻燈,錄像、投影等播放相關內容,有利于學生“溫故”而“知新”;也可先放映圖像,然后進行綜合小結,以語言形式對知識進行系統總結。只有將多種媒體的教學手段綜合運用,才能調動學生的無意注意,增強課堂教學的生動性、趣味性和實效性。

3.2.4體現體操理論課個性化教學理念信息技術運用于體操理論課教學,是體現因材施教的個性化教學理念。由計算機提供信息、學生反應、計算機進行判別處理、如此反復,直到掌握為止,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體操的興趣,有利于培養學生活躍的思維,有利于挖掘學生的潛力,同時在教學內容的重點選擇更加精確、教學領域上也有一定的深度和寬度,減輕教學負擔,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教師可據反饋信息,為下步教學提供參考。

4結語

信息化教育有著教材多媒化、資源全球化、教學個性化、學習自主化、活動合作化、管理自動化和環境虛擬化等特點。信息化教育對體操輔助教學提供了良好的教學氛圍、優化了教學內容,明確了重難點、克服了學生的恐懼心理,同時使學生感受到他們是在接受信息時代的現代化教育。在實施過程中要注意主次分明、重難點突出;注重教師信息技術教學能力的提高;注意教學手段的綜合運用;體現體操理論課個性化教學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