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中職教學改革策略
時間:2022-01-06 08:49:24
導語:淺析中職教學改革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基于技能大賽的課程體系構建
課程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手段,也是決定中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基于技能大賽的課程體系構建的宗旨正在于此。技能大賽方案與標準是由具有豐富實踐教學經驗的專業帶頭人和一線教師,以及行業、企業的技術能手共同制定的。中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是培養在生產、服務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而技能大賽注重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的應用,注重生產一線的崗位能力培養,注重選拔的是具有熟練職業技能和較強設計與創新能力的優秀人才,注重理論和實踐對接以及知識與技能的創新應用,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技能大賽對于中職專業課程體系構建具有引領作用。通過職業技能競賽,各中職學校都主動尋求與企業合作,積極爭取行業、企業參與專業課程的建設,積極采用基于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項目式模塊化課程教學體系。筆者擔任旅游服務與酒店管理專業課教學和課程體系改革任務,教學中將酒店服務類課程分為理論教學模塊、教學實訓模塊和社會綜合實習等環節,將課程分為文化與素質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理實一體課、實訓實習課和崗位鍛煉課程,按照理論———實踐———再理論———再實踐的“循環交叉、不斷推進”的方式組織教學,課程設計中強化見習、實習和校內教學的互動,分階段進行學習實踐,穿插校內專業比賽和技能月活動,實行學生崗位操作的教學考核,以技能大賽為評價教學質量的平臺,教學與職業資格認定和企業崗位要求全面對接,構建以“工作任務為中心”的課程新型課程體系,加強實用性、增強實踐性,更貼近行業、企業的實際需要。
二、基于技能大賽的教學改革
《中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行動計劃》中明確強調中等職業教育要以教產合作、校企一體和工學結合為改革方向。教產合作、校企一體的關鍵在于學校與企業全面對接,對接的形式是專業跟著產業結構調整升級“走”,人才培養圍繞企業需要“轉”,教學改革適應社會和市場需求“變”。技能大賽就是把企業的生產標準和要求實際化、可操作化,讓學生在接近實際的工作崗位中實現以工作任務為導向的職業技能訓練,按工作任務中的各知識與技能點制定評分細則,對照職業崗位標準和評分細則對競賽成績進行等級評定。這就說明要想讓學生在技能大賽中取得好成績,我們要積極運用“以工作項目為載體、以具體的工作任務為平臺”的教改理念,教師在組織教學時,融“教、學、做”于一體,項目分解,講練結合,逐步引導,目標達成,從而逐步培養學生知技一體的崗位能力;學生通過“學做合一”,逐步找出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同時,通過技能大賽讓學校與企業間通過訂單培養、專業與崗位銜接形成合作紐帶,從而帶動教學改革。因此,在技能大賽引領下的教學改革,不僅能強化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還能極大地推進學校實現工學一體的教改,從而推動學校教學質量的提升,學生就業空間也會更加廣闊。
三、基于技能大賽的師資隊伍建設
技能大賽的成績既取決于學生選手,更取決于一支優秀的雙師型專業課指導教師隊伍。職業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的好壞,師資力量至關重要。當前,中等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嚴重缺乏,相當一部分專業課教師直接從大學課堂進入職業學校課堂,他們普遍不熟悉行業崗位標準、不熟悉企業生產一線技能,理論有余、實踐不足。自己都不熟悉生產崗位要求,如何能培養企業用得著、用得上、用的上手的人才。常言道“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學生要想在大賽中獲得好成績,教師必須要有高水平的指導能力。技能大賽要求教師提升輔導水平,大賽的舉辦有力地促進了中職學校專業課教師實踐能力和操作水平的提升。目前一些學校在技能大賽師資配置上出現了一些問題,部分老師在實際訓練過程中,由于對知識的缺乏和實踐教學的誤區,導致學生不能積極訓練,當然成績也一塌糊涂。這就要求學校在技能大賽師資隊伍建設的建設上,選擇的專業教師在技能與實踐上要經得起挑戰,對教師的知識儲備與知識更新要有一個更高的要求。同時教師也必須成為新知識的傳授者,新技能的實踐者,如2013年安徽省酒店服務類技能大賽中餐宴會擺臺項目,按照正常教學要求:鋪臺布時,拉開主人位,站在主人位鋪,而省賽標準卻要求站在主賓位操作,難度系數大大提高;另外,在公共筷架的擺放方法上,與教材也有很大的不同。這就要求指導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提出了不能教死書和死教書,要熟悉大賽競賽規程和企業崗位要求,只有這樣,才能讓教師對選手的輔導更有的放矢。目前,一些學校在技能大賽師資配置上出現了采取了一系列推動措施,取得了較好效果。比如:設置教師職業技能競賽制,指導教師必須參加相關項目技能競賽,和學生同臺訓練、同臺競賽;同時推行技能大賽觀摩制,讓輔導教師既可以感受比賽現場突發狀況,又促進競賽公平。此外,目前實行的專業課教師下企業鍛煉、專業課教師必須拿到技師以上技能等級證書,從企業一線引進技能教師,等等,都是在技能大賽的推動下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具體舉措。
四、基于技能大賽的實訓基地建設
技能大賽考的是學生,測評的是學校教學質量,衡量的是中職學校實踐教學設備設施能力。沒有設備談何訓練,沒有設施談何工作場景。目前很多中等職業學校實訓條件尚不如人意,設備陳舊、技術含量低、工藝落后。參賽學校要想在技能大賽中取得好成績,必須有匹配適應的訓練設備,否則好成績也就無從談起。教育主管部門在舉辦技能大賽的同時,一直強調實訓基地的建設,也就是說技能大賽給很多中職學校的實訓條件的改善帶來了契機,而實訓條件的改善也促進了技能大賽成績的提升。在這一背景下,各中等職業學校也切實重視實訓條件的改善,投入大量資金更新實驗實訓設備,加強與校外實習企業的合作。以我校旅游服務與酒店管理專業為例,該專業實訓基地于2012年建成省級重點專業實訓基地后,旅游專業在2013年省級技能大賽中成績較以往更加突出,共獲得一項二等獎、四項三等獎的較好成績。從這一點更有力地說明了技能大賽促進了實訓基地的建設。普通教育有高考,職業教育有技能大賽,目前開展的國家、省、市、校級技能大賽在學校的教學、管理和改革中發揮著強有力的導向作用,為中職學校的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指引了路徑。通過參加技能大賽,各地中等職業學校發生了可喜的變化,人才培養目標更加明確,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實際結合更加緊密,教學方法更加突出實踐性教學,“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受到進一步重視,實訓基地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目前,中職技能大賽活動正越來越得到各級政府、企業、行業和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和關注,得到中職學校領導、師生的歡迎,其影響力和引領作用日益增強,相信在技能大賽的引領下,中等職業教育的教學改革步伐會更快、更堅實。
作者:謝詠春單位:淮北市第二高級職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