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方法創新探討

時間:2022-09-26 10:45:24

導語: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方法創新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方法創新探討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科技的飛速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要及其概念的界定也發生著不斷地變化,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使其能夠不斷提高學生的教學質量進而滿足社會的要求成了教育改革的熱點問題。本文以高校計算機教學為例,簡要闡述了高校計算機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教育教學方法創新研究,希望對廣大教育同仁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創新研究

計算機作為一種能夠幫助人們高效工作和豐富生活的重要工具,已經走進了各行各業,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計算機技術的不斷進步,企業對計算機技術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高校計算機專業作為為社會輸送高素質計算機人才的重要途徑,其只有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應該具備的計算機基本知識和專業素養要求,才能不斷提高學生在社會上的適應能力,滿足社會快速發展的要求。在提高教學質量的過程中,不僅要解決好現存的教學問題,更要做到教學方法的創新改革,才能更好地實現目標。

1高校計算機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缺乏科學系統的計算機教學方法

由于計算機課程的教育研究時間尚短,高校缺乏科學系統的計算機教學方法,導致計算機教學過程中的方法不甚得當,使得學生并不能產生高效的學習效果[1]。如傳統教學模式下的“講授”、課件演示等方法只能使學生對計算機課程具有基本的了解,并不能產生深入的學習效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能根據教師的思路來學習,在自己學習和鉆研時遇到問題并不能有效解決;再如現有的計算機教學課程中學生的實踐課程較少,學生的專業操作能力不強,這都是高校計算機教學過程中需要改善的問題。

1.2高校計算機教學落后于計算機技術的發展

計算機領域的技術研究日新月異,其技術水平進步飛速,但是在高校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教材和教學課程基本不變,學生學習的知識和學會的軟件都是較為基礎和普遍使用的,有時候一本教材甚至沿用多年,而且計算機技術的學習是需要過程積累的,短暫的高校計算機課程學習時間并不能很好地使學生對計算機技術形成系統、前沿的認識,這在與社會接軌時就會顯出弊端,高校的計算機教學落后于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致使其教育成果并不能滿足社會科技快速發展的需求。

2淺談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方法的創新研究

2.1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絡資源,豐富教學方法

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絡資源,不僅僅意味著教師要利用PPT減少書本上煩瑣的知識點進行高效教學,更要將PPT內容精簡制作,舍去其中重點不明確和層次不清晰的部分,將重點內容突出表現,且需要邏輯清楚、層次分明地去分布各教學內容,并在其中加入學生可能會在工作中遇到的軟件、基礎編程的使用過程和練習步驟的教學,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一目了然地知道每節課程的教學重點,并能夠學以致用;其次還有利用網絡資源,將一些最新的計算機突破研究和具有前瞻性的視頻加入教學課件中,讓學生了解最新的計算機技術研究成果,豐富教學方法的同時給予學生一種需要不斷學習的壓迫感,促使學生更加努力地學習。例如在學習《EXCEL2000電子表格處理》中的《使用函數和公式》這節課時時,普通課件上只會出現基本的函數概念和公式類型概述,并不會有每種具體情況的使用情況,這時教師就要改革這種教學課件,在其中加入學生在平時學習和今后工作中可能使用的具體公式個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公式含義的同時,也能夠提升學生對此節課時的記憶力,達到提高高校計算機教育質量的目的。

2.2使用啟發、討論合作教學,深入計算機教學

豐富了教學方法,還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更好地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探索計算機課程、深入研究計算機課程,進而達到深化計算機教學的目的[2]。在現代高校教學過程中,采用啟發、討論、參與式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地位,滿足學生的主導欲和參與欲,更能夠讓學生在不斷的交流溝通和思維碰撞中產生新的思維火花,對課程形成更深的認識和學習,達到比傳統教學更好的目的。啟發式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中只起到側面幫助和引導的作用,具體知識的領悟需要學生思維的啟發來完成;討論式是指通過學生之間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方式,讓學生的想法和思維能夠有效溝通,達到互相學習的目的;參與式是教師采用游戲或者互動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參與到教學環境中,進而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例如在學習《計算機中的信息表現方式》這節課時,教師可以在講述完表現方式的形態后,利用討論的形式,讓學生分成小組自主總結不同表現方式的總結匯報,其中包括文字和表現方式的一一對應展現,既能讓學生在討論過程中理清自己的學習思路,也能夠通過總結加深記憶和鍛煉課堂教學的實踐效果,是多效合一的高速教學手段。

2.3采用案例與項目結合教學,增強學生應用能力

案例與項目的結合是學習計算機課程過程中增強學生應用能力的重要途徑[3]。計算機是一門應用科學,只有通過不斷的練習和操作才能夠提高學生真正的技能水平,因此在高校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案例與項目結合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通過案例的學習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和零散內容的應用,并且在案例講解之后立刻進入到項目研究過程中,讓學生在項目的完成過程中發現自身學習的不足和缺陷,從而不斷完善學習細節和提高操作能力,到達更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AutoCAD的操作》這節課時,教師可以在講述完該軟件畫圖的細節和命令的使用之后,立即讓學生進入到一個平面圖繪制或者單位項目工程圖繪制的項目中,讓學生通過項目來檢驗自身的學習結果并提高操作和應用能力。

2.4提高學生實踐鍛煉學習,縮短市場供需的差距

提高學生實踐鍛煉學習,不僅要求提高計算機專業學生在學校的上機實踐學習,更要求增強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在崗實習效果,讓學生通過正式崗位的學習認識社會對計算機人才的要求和先進的計算機應用水平,意識到自己在面臨社會工作時的能力上的缺陷,進而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通過有意識地彌補而縮短市場供需水平的差距。這就需要校方建立與之長期合作的實習單位,讓學生能有一個可以安心學習、提高實踐鍛煉能力的去處[4]。綜上所述,高校計算機課程在教學過程中難免遇到缺乏科學系統的計算機教學方法、高校計算機教學落后于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等問題,影響了計算機課程的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教師可以通過采用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絡資源、豐富教學方法,使用啟發和討論合作教學、深入計算機教學,采用案例與項目結合教學、增強學生應用能力,提高學生實踐鍛煉學習、縮短市場供需的差距等教學創新方法,改善原有計算機教學過程中的不足,提高計算機學生的學習質量和養成素質,進而提高其在市場上的適應程度。

作者:張晉殊 單位:三峽電力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夏廣軍,萬念斌.淺述關于高校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提高策略研究[J].機械設計與研究,2014,12(02):1031-1032.

[2]宋金平,衛帝佐.關于高校計算機教育研究中遭遇的困難和取得的成果討論[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06(01):215-217.

[3]張永華,周學文.試論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教學策略創新研究成果[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5,21(03):1354-1356.

[4]杜家敏,劉念玲,王寧.淺談高校計算機專業教學現狀及創新策略研究[J].東北農業大學電氣與信息技術學院學報,2014,02(01):054-56.

[5]孫俊逸.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創新研究[M].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0.

[6]劉志都,程新黨.對高校計算機創新教育的探索與思考[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10,09(9):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