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

時間:2022-10-24 10:31:40

導語: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

新時期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計算機是信息化時代的標志。目前,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計算機教學已經成為各大高校培養人才的重要部分,以不斷滿足時代的發展要求。計算機基礎教學主要針對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使學生掌握對計算機基礎知識的理解,并能夠學會應用計算機基礎知識。

1新時期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存在的問題

1.1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

高職院校的學生分布于世界各地,由于各地區具有不同的差異,計算機的應用水平和程度也各不相同。一些學生處于比較發達的城市,已經掌握了比較完善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操作,而還有一些學生來自比較偏遠的地區,甚至沒有開設過計算機課程,因此,他們對計算機十分陌生,所以,這就增大了教學的難度,也給學生帶來了困擾。

1.2教學內容增加,教學課時數減少

計算機技術仍在不斷發展,其應用的范圍也在逐漸擴大,這就要求學生掌握更多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因此,教學的內容也會逐漸增加,知識點也劃分得更為細致.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學課時數卻在減少,這對教學質量無疑是一種挑戰,也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很多教師為了完成教學的內容,就必須在規定的教學課時內,向學生講授知識,忽視了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課堂模式單一而僵化,由于知識點增多,所以,教師會更多地傾向對知識點的講解,相對忽視上機操作的水平,壓縮學生上機操作的時間,導致學生操作能力的下降。

1.3教學模式落后,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尚待提高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在教授計算機基礎課程時,主要采用理論講授和操作上機相結合的模式,通常,教師會利用多媒體教師開展理論教學,通過多媒體的演示,為同學們展示教學的內容,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的知識點,但隨著計算機基礎知識點的增加,教師為了追趕教學的進度,加快了教學的速度,因此,教師一味灌輸給學生知識,挫傷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導致課堂氛圍沉悶。而在上機操作課堂上,教師會讓學生進行自由練習,缺乏對明確任務的理解,學生也已經習慣教師驅動的學習方式,因此,在上機操作課堂上,往往效率不高,妨礙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1.4考核方式比較單一

計算機基礎課程的考核主要采用閉卷考試和上機操作相結合的形式,這種單一的考核方式具有片面性,不能完全反映出學生的真實水平,影響了學生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發揮。而且考試系統本身也存在著較大的缺陷,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2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和創新

2.1重組教學內容

計算機基礎的課程教學內容包括計算機的基本結構原理、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系統、多媒體技術和網頁的制作與設計等。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知識點將更加細分。這就要求在教學內容上,教師要重新梳理知識點,將知識點細分,還要突出重點和難點,注重對教學內容的劃分。還要適當減少和刪除一些可以忽略的部分,在保證學生學到適用的知識的同時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

2.2改進教學方法

教師負責向學生教授計算機基礎知識。教師在授課時,要在講課時要對思考的重點進行引導,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主要是教師通過具體的案例對學生進行計算思維的引導,傳授計算機基礎知識。教師要設計出具有創新性和啟發性的案例,還要讓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進行案例的講授時,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需要解決的問題上,使其對抽象的概念和理論有著更好的理解,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向學生傳授計算機基礎知識,還可以施行個別教學的方式,對部分學生進行專門指導。學校要加強對教師的系統培訓,提高他們的計算機水平,同時鼓勵他們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2.4完善教學評價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采取自評、小組互評、他人評價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估,不再一味的采用傳統考試的方式,加大實踐操作得分和自主表達得分的比重,使學生充分認識到計算思維的重要性,獲得更多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從而來彌補考試的缺陷。

3結語

目前,我國處在一個計算機高速發展的時代,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計算機教學已經成為各大高校培養人才的重要部分,以不斷滿足時代的發展要求。目前,在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中,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教學內容增加,教學課時數減少;教學模式落后,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尚待提高;考核方式比較單一,所以,要豐富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完善教學評價,從而提高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發展。

作者:劉萍 單位: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科學系

參考文獻:

[1]高林.論新時期計算機基礎教育教學改革創新[J].計算機教育,2012,11:98~103.

[2]鄒霞玲.當前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教學改革創新探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1,36:9571~9572.

[3]黃洪暉.適應社會,改革創新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4,1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