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體育課程建設研究的認識
時間:2022-12-24 10:14:56
導語:高職院校體育課程建設研究的認識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把體育課程目標與高職院校培養目標有機結合
在建設未來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時,必須把課程目標與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有機結合起來,既要具備職業教育的定向性與實用性,又要具備職業教育的專業性,并且還要嚴格按照“綱要”的基本要求,從這里我們就可以看出來,與其他普通院校相比,高職院校體育課程目標不僅要具有一般性,還要具備一定的特色性,我們可以從以下教學目標來分析一下:其一是運動參與目標,它的一般性是讓學生養成自覺鍛煉的好習慣,并會制定科學的鍛煉計劃,它的特色性是緊密結合職業勞動特點,選擇一些適合高職學生的體育運動項目,并制定個人的鍛煉計劃;其二是運動技能目標,它的一般性是提升學生的運動水平,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它的特色性是讓學生具備與未來從事職業相關的技能;其三是社會適應目標,它的一般性是提升學生的體育適應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它的特色性是提升學生的職業崗位適應能力,讓學生自覺參與到體育運動中。
2.緊密結合學生的專業需求,科學合理的安排教學內容
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是高職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其一在高職體育理論教學中,必須緊密結合學生的專業特征,提升體育知識的實用性,既要有助于學生的專業學習,又要有助于學生的工作,同時還要適當給學生傳授一些預防職業病的醫療保健知識與體育養生等內容,有效發揮出體育理論教學的價值,讓學生學會自己制定健身計劃,并能簡單處理一些運動損傷等;其二在建設未來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時,必須充分重視實踐教學,應當緊密結合學生的職業工作特征安排實踐課內容,既要緊密聯系學生的興趣愛好,又要充分滿足不同專業學生的就業需求,采取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如:機械專業學生,可以選擇籃球與羽毛球等項目;如:酒店管理與營銷等專業的學生,他們日后的工作范圍廣,勞動強度大,并且對形體的要求較高,因此,可以選擇有氧健身操與形體等項目。
3.豐富教學方法,確保教學的個性化和多樣化
在建設未來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時,必須緊密結合學生生源與不同專業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采用多樣新穎的教學方法,其一高職體育教學必須根據生源的多元化特征,充分尊重學生個體的差異性,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力求促進學生的共同成長和發展;其二緊密結合學生的專業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我們都知道高職學生將來所從事的崗位是生產一線,其對學生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既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操作能力,又要求學生具備較高的實踐能力,因此,高職體育教師在選用教學方式時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性,把教與學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并自覺參與到體育運動中去,有效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另外,師生之間與生生之間也要多多互動交流,目的是讓學生真正放松身心,敞開心扉,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以良好的氛圍感染學生,讓學生在練中學,學中練,真正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自主鍛煉能力,增強學生的實踐意識。
4.積極改革評價方式,不斷優化考評方法
要想更好的建設未來高職院校體育課程,就必須充分注重體育課程的評價與考核,高職教育培養的是技術技能人才,是以就業為導向的,因此,高職體育教學既要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又要培養學生專業所特需的體質,在評價學生時,不僅要注重對學生職業體能的評價,還要注重對職業操作技能促進效果的評價,同時,高職院校還要確保評價的科學性和全面性,有效整合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情況,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標準,可以采取結果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有機結合的方法,在評價內容中加入學生的日常表現,以及學生體育成績的提高幅度,真正增強學生的身體機能,發揚學生個性,調動學生參與體育訓練的主動性。
綜上所述,在建設未來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時,必須緊密結合職業教育的辦學特色,聯系學生的專業與以后工作需要,這樣才能為社會培養出更多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邢希強.高職院校素質拓展訓練課程體系的構建[J].中國成人教育.2010(16)
[2]林淑冰.培養體育教學能力有效策略的探討———實施高職學前專業學生職前教育的探索[J].福建體育科技.2006(02)
作者:鄧凱 單位:湖南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學前教育中美術教育教學現狀與改革
- 下一篇:解析高中美術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