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校學生職業規劃教育研究
時間:2022-02-08 02:42:58
導語:職校學生職業規劃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心理資本的開發:
點燃五年制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熱情在五年制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引入心理資本理論,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教師緊緊圍繞心理資本“自我效能、希望、樂觀、堅韌”四方面的要素積極開發五年制高職學生的心理資源,將有助于五年制高職學生獲得積極的心理能力,點燃其職業生涯規劃的熱情,進而提升職業教育教學的質量。(一)分享成功經歷,提升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感是個體對自己在特定的情境里能夠激發動機、調動認知資源以及采取必要行動來成功完成某一項特定工作的信念(或信心),它外顯為自信、積極等心理狀態。五年制高職學生在自我效能感上常常有缺席,在職業生涯規劃的制定和執行中也經常出現迷茫困惑,不明方向。教師如能通過一系列的教育教學手段,為其目前的現狀、可能的未來提供一些實事求是、充滿愿景的成長范例,將有助于其迅速形成正確的自我意識[2],并對未來持樂觀進取的態度,提升其自我效能。邀請一些事業有成、創業成功的校友來校現身說法,和學生分享成長歷程、分享成功感悟,是提升五年制高職在校學生自我效能有效的途徑。在多次聆聽和自己具有同樣經歷的已畢業學長的生活故事后,學生會結合自己的現狀迅速調整對當前和未來的認識。邀請優秀畢業生來校講演的同時,也可合理開發現有校園文化資源。如無錫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每年都開展“感動機電十佳學生評選”,結合活動分享這些從師生中走來的優秀學生的成長經歷,為其他學生的生活學習提供身邊的榜樣,也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而在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及時進行總結反思,請獲得成功體驗的學生走上講臺同大家分享自己職業生涯規劃學習中的感悟所得,也將有效提升學習者群體的自我效能。(二)設立層級目標,提升希望指數心理資本理論視野中的“希望”是指在成功的動因與實現路徑的體驗中形成的一種積極的動機狀態。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自我效能感在現實執行層面的一種延伸,它的存在使人更富有耐心與毅力,在職業生涯中也能走得更遠。就五年制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實際來說,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設立并引導其挑戰層級目標的方法來逐步提升學生的希望指數,進而使其在具備一定自我效能感的基礎上累積更多的心理資本。在職業規劃教學中,可根據學生實際設立一些富有層次感的層級目標,引導學生經由努力對此進行挑戰,在不斷的挑戰中獲得成功的經驗。這些層級目標可以是緊貼職業生涯規劃的一些練習,也可借助各種競賽加以引導。如以“參加全國文明風采大賽職業生涯規劃規劃競賽”為例,一年級的學生可進行往屆學校獲獎作品的賞析,在欣賞品鑒中了解自己的現狀也學習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礎知識。二年級的學生對專業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具備了一定的自我效能感,可引導他們進行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制定,這時的規劃的制定可以從簡單的模仿開始,先求形式的相似再求內容的規范。從參賽層面來說爭取在校級甚至班級拿獎。三年級的時候,則在原有基礎進行修改,使規劃更趨符合實際,更趨明晰,并爭取能參加國家、省市級比賽。
2、心理資本的躍升:
推進五年制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落實在五年制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圍繞心理資本“自我效能、希望、樂觀、堅韌”四方面要素能有效開發學生的心理資本點燃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熱情,但要進一步推進其職業生涯規劃的落實則有待于開發出的心理資本不斷躍升。這離不開開發過程的不斷優化和深入,也離不開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包括師資力量、校園氛圍、研究程度等各方面的影響。積極營造職業氛圍,加強教育藝術將有效地促進五年制高職學生的心理資本的躍升。(一)優化教育藝術,提高職業生涯規劃教師的專業素養一方面,學校要從源頭把好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師資入門的質量關;另一方面,學校也要加強這一隊伍現有力量的培訓,切實提升教師的業務素質,尤其要注意教師個人心理資本的開發和積累。一個自身沒有優質心理資本的職業生涯規劃教師,很難在教學中開發培育出學生優質的心理資本。在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要根據學校實際情況逐步建立并完善五年制學生職業規劃教育評價體系,評價內容中可適當加入對學生心理資本開發累積的測量評估。由于五年制高職前后涉及時間較長,因而可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適當進行分段、分層教育,并將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二)加強宣傳力度,營造校園內外濃厚的職業氛圍在整個校園通過各種教育教學的活動加強職業氛圍的營造,使學生職業愿景在學校文化層面觸手可及,提升其目標感和對未來的認知度。我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十分重視校園文化、職業氛圍對學生自我效能感、韌性等維度的培養。結合學校德育工作的“四我理念”(即“我優秀、我能行、我負責、我幫你”,其中“我優秀、我能行”就是鼓勵學生正確認識自我),開展了優秀畢業生講壇、“機電十佳學生評選”等一系列提升學生自我效能的活動。在實習實訓場所則有效利用墻壁文化,圖文并茂地實踐證明,這些活動與舉措豐富重塑校園文化的同時,也豐富重塑了學生的心理資本。(三)科研助力教學,加強對心理資本、多元智能等先進理論的研究目前,運用心理資本干預模型影響學生學習生活的研究已形成一定成果,這些成果中有些可以直接遷移至五年制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有些則能為五年制高職學生生涯規劃教育提供借鑒。當然,任何先進理論要真正發揮作用,都離不開根據具體環境和實際情況進行靈活的應用。關注心理資本等理論校本化的深入研究,將有效推進五年制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成效。
作者:張旭單位:無錫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 上一篇:略談學院建筑學專業教育研究
- 下一篇:小析高中數學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