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探析

時間:2022-08-14 02:57:29

導語: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探析

【摘要】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實現中國夢的基礎建設工程。黨的十八大提出的“三個倡導”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馬克思主義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相結合的產物,是我們黨凝聚全黨全社會價值共識作出的重要論斷。我院站在社會發展和個人發展的高度,把培養“有教養、有本領”的職業性人才作為教育的目標導向,實施了以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為核心,以拓展學生職業綜合素質為主要內容的特色“養成教育”。

【關鍵詞】職業院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養成教育

2014年6月,就加快職業教育發展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要樹立正確人才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著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營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環境,努力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我院作為云南省裝備制造業的一所國家骨干高職院校擔負著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我院“養成教育”的指導思想與建設目標

我院“養成教育”堅持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高度重視對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重視培養學生的誠信品質、敬業精神和責任意識、遵紀守法意識,注重培養與人交流、與人合作的能力,培養自我學習、解決問題、勇于創新的能力。通過全方位、多渠道的教育培養將學生打造成“有教養、有本領”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其總體目標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1.做人做事的基本態度。2.適應生活的基本技能。3.融入職場的基本經驗。4.智慧人生的基本思維。5.終身學習的基本方法。6.持續發展的基本能力。

二、我院“養成教育”的建設體系

我院“養成教育”涵蓋了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培養、就(創)業與職業生涯規劃、學習、生活等各個方面。(一)在思政課中滲透----注重養成教育體驗第一,課堂中的特色“養成教育”。在思政課教學過程中,根據不同專業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比如學生通過在網上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學習網頁、制作、展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專題動畫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主題的其他宣傳作品形式來豐富課堂教學。教師通過學生的參與度和作品(包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動畫制作、網上正能量發聲、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的各項活動等)的質量給予量化成績,改進了單純的教師講教材,學生聽教材的傳統教學模式。第二,課堂外的“養成教育”。建設具有校園特色“養成教育”網絡平臺、網絡陣地。如通過微信、微博、QQ、MSN、校園貼吧等通信工具和網絡虛擬社區宣傳正能量,有針對性的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念傳輸給同學們。學院統籌學生處、思政部與校內各部門相互協調,開辟特色“養成教育”網絡思政宣傳教育新陣地,建好、用好、管好自己的網絡平臺與空間。在第二課堂形成“養成教育”的新陣地。(二)在日常行為中融入----建設誠信檔案體系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領會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將愛國、敬業、誠信、友善貫穿于養成教育全過程中。利用信息化手段以對學生進行誠信管理和考核為核心進行養成教育。從新生入校,就為每個學生建立了各項教育管理規范,形成學生的基礎數據。將學生在校的所有表現、取得成績等詳細的記錄在信息平臺,構成誠信檔案。根據每個學生個人誠信檔案情況給予學生在校期間全過程、全方位的關心與指導。學生的獎勵、評比、就業都與之掛鉤,采用誠信檔案積分。學生誠信檔案管理和操作依據《學生誠信積分管理辦法》來實施,《學生誠信積分管理辦法》是集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生活、行為習慣等信息于一體的綜合化動態數據管理平臺。學生管理部門、系部、輔導員可以通過數據平臺了解與掌握學生在校期間的表現,對學生的學習與生活進行網絡化、信息化管理。輔導員根據《學生誠信積分存扣標準》及時存、扣學生的誠信積分。借助校園CRP平臺實現學生的綜合素質管理網絡化、信息化、實時化和動態化,做到了全方位的掌控與管理。(三)在責任中成長----以“導生”制為依托導生制的應用為廣大學生在校期間培養愛崗敬業、服務人民、服務社會等職業精神提供了良好的平臺。為充分調動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產生了良好的促進作用。培養了一大批講誠信、技能精湛、守紀律、敢于管理敢于創新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有力的促進了學院人才培養水平的整體提高。1.導生教官的應用。為了日常管理和軍訓能緊密結合,充分發揮我院導生制的作用。學院堅持軍訓教官在學生中選拔,由學院和部隊共同培養。學生教官由學院軍訓辦公室嚴格挑選、平時利用業余時間進行訓練,假期到部隊進行專門訓練。學生教官進行過系統的軍事理論和軍事技能的學習與訓練,軍事素質較好,軍事能力過硬。讓其承擔新生具體軍訓工作取得了較好效果,受到了新生的一致認可,也受到了領導和教師的充分肯定。導生教官的應用對學生廣泛參與、延續軍訓效果、最大限度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具有一定的實用意義和推廣價值。2.實訓導生的應用。學院在各個系部、專業實驗、實訓、實習環節選拔了大量的導生,實訓導生的管理模式貫穿于整個過程。導生起到的示范作用,不僅能拉近學生之間的交流,形成學生之間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還能更好的發現實訓過程中存在的各類問題,有助于問題的解決。實訓導生能促使學生將課堂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有效的結合起來,做到了理論聯系實際,為學生更好的掌握專業技術技能提供了廣闊平臺。

三、大學生“養成教育”建設初見成效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永遠在路上。通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刻領會與貫徹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我院大學生“養成教育”建設體系有了更明確的定位,明確了我院人才培養的發展方向,解決了“為誰培養”、“如何培養”的科學定位。通過近幾年的不懈努力,我院大學生“養成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整體的提升,后進的轉化。第一,誠信檔案的測評成效顯著。高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立德樹人,在于健全學生的人格,為社會發展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要求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創新。依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總體要求,結合我院工作實際,將誠信積分分為四個等級;A級(900分以上,且沒有任何不良記錄)優秀,B級——(750-899分)良好,C級——(600-749分)一般,D級——(600分以下)不及格。根據學生的誠信積分實施辦法,每學年學院確認學生誠信等級,并作為學生年度評優、評先等工作的重要依據。通過2012年-2015年學生誠信積分的數據對比可以看出,學生誠信檔案積分呈現出逐年上升趨勢。第二,誠信積分較低同學的再學習。我院由學生處負責,結合學生實際,針對誠信積分偏低的學生每學期開展素養培訓課程。經過幾期的培訓,學生不僅能夠正視自己的不足,還能調整心態積極面對自身不足,能夠在學習、生活中改正缺點。誠信積分較低的同學也可通過參加公益活動、提高學習成績、發明創新、各種獲獎、具有正能量的行為等形式獲取加分,提高誠信積分。(二)企業的信賴,社會的好評。我院通過大學生“養成教育”體系建設與實施,學生培養工作受到了社會與企業的信賴與認可。畢業生以綜合素質高、動手能力強,廣泛受到用人單位一致好評。學生不僅僅能夠就業,還能創業,畢業生供不應求。近年來,我院畢業生就業率連續5年保持在97%以上,連續3年被云南省教育廳授予“就業工作先進集體”。2012年榮獲全省十佳“就業典型”高校榮譽稱號。畢業學生也受到來自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企業的青睞,先后有20多批次學生到國外、到世界五百強企業就業。(三)成績顯著,碩果累累。在“養成教育”體系下,我院學生積極參與到各種社團與各項比賽活動中。近幾年,我院的志愿者服務活動先后受到團中央、團省委、昆明鐵路局、昆明市的表彰。我院南博會志愿者在第3屆中國—南亞博覽會暨第23屆昆交會活動中所設計的南博會徽標“南南”、“博博”獲得了一等獎。我院學生在各類國家級、省級比賽中多次獲得一等獎、二等獎等榮譽稱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大學立德樹人指明了方向。隨著大學生“養成教育”工作的實施,我院人才培養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學生在自身學習、生活各方面都形成了人人有事做,人人爭事做、人人想學習,人人想進步的良好局面。

大學生“養成教育”工作要進一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學習與貫徹系列講話精神及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要不斷從實際出發,不斷與時俱進,精心策劃,科學運作。在總結中前進,在前進中發展,在發展中不斷創新,在創新中形成新的理論成果,進一步構建一個完善的、適應學生健康成長的科學“養成教育”工作體系。培養出更多、更好的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為高職院校對云南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爭取到應有的地位并發揮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作者:葛連山 黃勇林 單位:云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