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情境設計的中藥學課程改革
時間:2022-00-00 12:00:00
導語:學習情境設計的中藥學課程改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中藥學課程改革是在以國家發展中醫藥事業的政策為依托,以區域優勢為立足點和以人才需求為出發點的背景下來設計的,根據專業定位和崗位需求組織課程內容,在遵循中醫藥規律的基礎上,把課程章節重置為按學習情境來劃分,教學中融合理論與實踐,讓學生通過“做中學,學中做”來學習中藥學。
關鍵詞:中藥學“;三位一體”教學目標;情境設計
(一)以國家發展中醫藥事業的政策為依托
經過十年的歷程,國家已經把推動中醫藥的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把從單一的疾病治療模式,轉變為既重視疾病治療,又重視預防保健、養生康復的綜合防治模式。2013年,云南省政府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要把云南建設成為全國具有較大影響的中醫藥疾病防治中心和臨床研究基地,以及面向南亞東南亞開放的國際中醫藥醫療保健中心。
(二)以區域優勢為立足點
云南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多樣的地貌成為物種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是名副其實的“藥材之鄉”。中藥產業是區域經濟的特色生物產業。依靠優越的資源和地理位置,為合理利用資源,堅持可持續發展和利用的原則,對瀕危、珍貴物種進行引種和馴化,建立了文山三七、昭通天麻、滇西高山藥材、西雙版納南藥、楚雄民族道地藥材、云南施普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螺旋藻、云南哈珍寶三七種植有限公司等10個GAP中藥材規范種植基地。
(三)以人才需求為出發點
隨著產業結構的轉型,以及云南生物產業的迅速發展,各藥企大量需求生產、銷售、研發、管理方面的專業人才,尤其是在基層,醫藥相關專業的人員緊缺。
二、中藥學課程改革理念
目前,高職中藥學課程主要還是移植本科的教學模式,知識體系緊湊,覆蓋面廣,重難點多且零散,而且要在一學期完成,不管對教師教授還是學生學習都是挑戰。教師只注重傳授學生知識與技能,而往往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和實際工作,以及圍繞什么、用何種方式來傳授知識與技能。因此,重置課程體系成為教學模式轉換的關鍵。本課程的改革將圍繞項目(或任務)來組織課程內容,不再按章節劃分,而是提煉主題,圍繞主題設計課程,同時將學科知識具體到點,采用“動詞+對象”或“對象+動詞”的動賓結構來描述項目或工作任務。構建主義理論認為,學習是內在認識結構和外來客觀結構之間作用后形成的認識結構不斷增加或改變的的過程。情境認識理論也在這方面達成共識,認為知識是在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中構建的。因此,創設學習情境有利于學生利用原有認識結構的經驗去同化、遷移當前的新知識,并在兩者之間建立聯系。本課程的設計是將學習過程—工作過程—學生的能力個性發展聯系起來,著眼于培養職業競爭力。圖1為課程設計理念的結構圖。根據專業定位和崗位需求來組織課程內容,使學生具備基本專業能力。根據學生個性和特征來選取教學策略,授人以漁,希望這些策略能指導他們應對未來學習和工作。人文素養的培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這就需要教師通過收集經典的關于中醫藥傳承的歷史、典故、名家等知識,在課程中實現醫藥文化的交融滲透。另外,學生的年齡、生活經驗、學習風格、原有的知識水平或心理發展水平影響著項目化課程實施的每個環節。有效的教學策略的選擇和應用決定了學生如何來學習。教學策略是一種媒介,教師可以通過它獲得更多的教學方法。教學策略同時也是學習的策略,教師在指導學生獲取信息、掌握技能、明確價值觀、學會思考與表達的同時,也是在教他們如何學習。當學生把教學策略內化為學習策略時,正是向教育的終極目標即獲得知識與技能、自主學習、身心全方面發展又靠近了一步。
三、中藥學課程總體目標設計
本課程改革是圍繞中藥相關崗位來設計整體目標。中藥專業的高職生畢業后大多從事生產、經營、新藥推廣等工作,崗位要求畢業生能掌握中藥的基本知識、常見配伍關系、中藥的功效等知識。因此應突出中藥技術專業的特點,實現“三位一體”,即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為一體。專業能力包括具有運用中醫藥理論分析藥物性能、適應癥、臨床應用、用法用量的能力,具有歸納相似性能中藥的能力及初步把握中藥形態的能力等。方法能力包括有政治素養、自學能力、人文素質、身心素質、職業道德等。社會能力包括團隊協作能力、交際溝通能力、信息技術能力、創新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中藥學課程總體目標設計具體如圖2所示。
四、中藥學課程學習情境設計
在遵循中醫藥規律的基礎上,把課程章節重置為按學習情境來劃分(如表1所示)。每一個情境是一個主題,是一個行動過程,包括了資訊、決策、計劃、實施、評估等過程,能實現知識的回溯、遷移和應用。每個學習情境間可以有并列、遞進和包含的關系。每個學習情境有相應的載體,載體可以分為項目、任務、案例、活動、產品、生產過程等。學習情境設計主要考慮以下因素。第一,在學習情境中,中藥學學習是由中藥基本知識的理解到掌握合理用藥,由淺入深,從簡單到復雜,充分體現了認知規律和職業成長規律。將任務作為學習情境的載體,設計了四種學習情境,因第四種學習情境信息量大,故增加了幾個子情境,各子情境間為并列關系(如圖3所示)。第二,針對以上過程,每個階段所需要的關鍵技能重點不同,通過項目(任務)或方案訓練,達到技能訓練的目的。第三,學習情境中將理論與實踐融合,讓學生通過“做中學,學中做”來認知中藥,形成三課堂(即教學課堂、實踐課堂、校外課堂)互動模式。
五、結論
中藥學與其他操作性強的職業課程不同,它是中國傳統文化傳承中的一部分,經過幾千年的薪火相傳,到如今,百家爭鳴,新技術的應用不斷給傳統的醫藥學新的詮釋,因此這門課程有著天然的社會文化背景。“三位一體”教學目標的設計,既強調了中藥專業的能力培養,又體現了職業的前瞻性。創設情境教學,每個情境以任務或問題為載體,學生在學習情境中會主動獲取信息、構建知識,克服了純粹認知的缺陷。在真實或接近真實的情境下進行生活實踐,提高職業競爭力,能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熱情、發揮創造,體驗情感。
作者:楊晶 單位:云南新興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戴士弘,畢蓉.高職教改課程教學設計案例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 上一篇:學生成長的良好習慣養成教育探究
- 下一篇:計算機專業青年教師能力培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