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IT服務外包課程改革論文

時間:2022-04-15 08:34:00

導語:高職IT服務外包課程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IT服務外包課程改革論文

摘要:21世紀以來,信息產業已經成了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之一,為了適應目前社會對IT人才的大量需求,我國大力提倡高職IT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實踐教學課程進行改革,高職院校開展了發展服務外包產業規劃。本文通過分析我國IT服務與外包產業現狀,對高職IT服務與外包人才培養實踐教學課程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議措施,以期能夠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推動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

關鍵詞:高職院校;IT服務與外包人才培養;實踐教學課程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迅速,在區域經濟轉型升級和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并且促進了大學生就業。人才是IT產業在市場競爭中的核心力量,截止2014年年底,隨著IT服務與外包產業的不斷地發展,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從業人員超過了405萬人,帶動了我國企業對IT人才的大量需求。因此,為了順應時展的需求,部分高職院校對IT類服務外包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改革,并且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在對IT服務外包市場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對其進行了實踐探索,如:系統改革了課程體系構建、課程內容優化等方面。IT業是服務外包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經過不斷的探索和實踐,部分高職院校實施了“三個不斷線”的教學模式,構建了IT服務與外包人才培養實踐教學課程改革體系。

1我國IT服務外包產業現狀分析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IT服務與外包產業人才缺口巨大,從業人員需要開發700萬,IT人才供不應求。同時根據勞動保障部統計,國內30萬軟件測試人才需求缺口正以每年20%的速度遞增,能擔當軟件測試職位的不超過5萬人,有3萬人具有三年以上的從業經驗,而具有五年經驗極少,還不到1萬人。其次,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預測,到2020年全球潛在市場需求為2.65~1.8萬億美元,全球服務外包市場將以每年30%~40%的速度增長。2011年,我國實施了《國務院關于印發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統治》,IT服務外包產業面臨著很大的發展機遇。另外,很多服務外包企業將人才培養納入企業發展戰略,根據相關統計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大學畢業生的書面每年以28.23%的速度遞增,但是因為畢業生中只有10%能達到IT服務外包企業人才標準,因此IT服務外包企業招聘不到合適的服務外包人才。這是由于受傳統教育體制的影響,校企沒有形成良好的人才需求與培養互動生態圈。并且加之學校普遍側重理論考試,學科式的課程體系落后于新興產業發展的人才需求,弱化了技能培養,從而降低了學校IT畢業生對口就業率,造成了IT服務外包企業缺乏人才。

2高職IT服務與外包人才培養定位及現狀

根據國際經驗,合理的IT外包人才比例結構為6:3:1,人才結構呈金字塔狀態,人才基數由大到小形成梯次,即:軟件藍領、工程師、分析師的。但是目前,我國TI外包人才隊伍成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型”結構,高層次的系統分析師、橋梁工程師等相對缺乏,IT藍領人才缺口較大。IT服務外包行業具有多樣性,因此,要求從業人員要具有較高的個人素養,并且IT服務與外包行業的高速發展性和市場的國際化等特征,屬于第三產業中的服務業,因此,要求從業人員要具有良好的知識儲備、職業技能等。在IT服務與外包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存在著以下幾點問題:首先,高職學制三年,IT開發技能和外語能力比較弱;并且學生對IT服務外包產業缺乏了解,從而導致學生缺乏學習主動性,職業規劃不明確;其次,理論和實踐教學脫節,課程體系與教學模式不能適應IT服務外包人才培養的要求,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差;另外,忽視了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比較重視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

3高職IT服務與外包人才培養實踐教學課程改革

3.1實施“三個不斷線”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外語能力

高職院校要按照IT專業“2+0.5+05”的方式,根據IT服務外包產業人才需求的特點,實施:1年專業基礎教學,接著根據技術方向實施1年專業核心能力教學,最后在校內、企業各進行半年的實訓和頂崗實習。如何實施課程設置呢?可以實施編程能力訓練、外語能力教學、項目實訓實踐等不斷線,即:“三個不斷線”的教學模式。在整個教學活動中,通過校內半年實訓和企業半年頂崗實習,學生不間斷地進行項目訓練,增強了對相關理論的理解和融會貫通,提高了專業技能和團隊協作意識。

3.2IT服務外包人才培養課程體系的構建

構建IT專業方向課程教學體系,要擺脫“學科本位”的課程思想,以培養學生崗位核心能力為重點,以IT類開發的“需求分析、編碼實現、部署與維護”工作過程為基礎,要根據企業崗位應具備的綜合能力,按照能力需求,來配置課程和界定課程,確定專業培養目標。畢業生取向主要是歐美服務外包企業和對日服務外包企業,外語教學要貫穿2.5年,分英語和日語兩個體系,28個學分。如何安排專業技能課程?第一學年為專業基礎課程,第二學年增加服務外包通識和素養課程,為JAVA、NET兩個專業方向,如:服務外包概論、商務技巧等課程。為了形成三級項目課程體系,以面向能力培養為中心,課程體系通過開展IT服務與外包行業企業調研、職業崗位群分析,確定培養目標和專業能力大綱。課程設計要避免因課程門數過多割斷了學科聯系,要盡量綜合化、避免課程豐富化、小型化和面面俱到。

3.3如何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

IT服務外包產業職業素養包括知識、方法、個人能力等,要貫穿在每門課程的教學中。其中知識的學生的專業能力,個人能力是毅力、抗壓能力等,方法是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從業人員要具備一定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

4高職IT服務外包課程改革的實施

4.1教學方法、手段與課程改革相互結合

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要以掌握概念、強化應用為重點,IT服務外包課程以必需、夠用為度對基礎理論實施改革,由理論知識、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構成的教學內容,專業核心課強調針對性和實用性。而教學方法的設計要圍繞著學生解決實際問題,教學手段需要進行創造性的設計,圍繞著學生的職業素養等展開。

4.2建立教學質量監管體系,實現信息共享

在IT服務外包課程改革中,可以引入CMMI2質量標準,建立符合服務外包人才培養的教學質量管理體系,并使其能夠與教學質量的評價和監管融合在一起,并進行創新,在教學過程中全面實施。該體系實現了教學管理、學生工作和督導等部門的信息共享,不但規范了過程化考核和資源共享及題庫管理等工作,建立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平臺,還進一步的規范了教學質量檢查和學生考勤,從而使所有課程都實施課堂反饋機制。

4.3服務外包知識課程化

在IT服務與外包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和服務外包產業的認識,在每個學期中,高職院校不但可以邀請IT服務外包企業、行業的領軍人物來校講座,還可以邀請專家來校舉辦講座,講座的內容涉及IT服務外包行業發展概況,講座不低于16課時,不少于4次,并且講座的內容還要涉及技術發展趨勢和人才能力分析以及商務禮儀等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4實行差異化教學,鼓勵教師開展雙語教學

在改革的過程中,要將學生分成日語和英語快慢兩個班,在減少外語課時量的基礎上,針對高職學生學習英語和日語興趣、動力不足的問題,慢班相應地增加IT開發方面的課程。并且課程設置要增加外語課時量,去掉一些操作系統原理、計算機組成原理等部分理論性偏強的課程,每個學期選取30%的課程實施雙語教學,鼓勵教師開展雙語教學。

5結語

高等院校是服務外包人才培養的主力軍,對于IT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來說,人才是至關重要的,高職院校培養服務外包人才面臨著很好的機遇。但是課程改革比高職院校越來越困難和緩慢,這是因為本科院校多年形成的學科體系所造成的。近些年來,一些高職院校以“雙師”建設和校企合作為基礎,以課程改革為突破,以培養IT服務外包人才為重點,人才培養具有顯著的效果,在IT服務外包企業的就業人數上,使畢業生每年增加了40%以上,促進了高職院校IT服務外包課程體系的改革。

作者:喻會 單位:長江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劉洪宇.空間革命——高職院校開放發展的新起點[J].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

[2]黎浩宏.世界大學城資源有效組織方式[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2(5):20-22.

[3]王風茂.基于IT服務外包職業領域構建專業學習領域的創新與實踐——以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為案例[J].中國成人教育,2010(20).

[4]2012年中國服務外包市場研究報告[J].ChinaSourcing(中文版),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