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鋼琴集體課教學論文

時間:2022-12-11 10:35:00

導語:電鋼琴集體課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鋼琴集體課教學論文

我國電鋼琴集體課教學剛剛起步,尚處于探索階段。它的教學模式,是集“傳統鋼琴教學”、“現代科學技術”、“集體課的形式”于一體的現代化教學模式。它吸取了傳統鋼琴音樂教育中正確有效的教育思想、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結合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而進行的新型教育活動模式。

與傳統鋼琴教學相比,電鋼琴教學形式的特點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較,在某些方面顯示出了一些優越之處。首先,電鋼琴教學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傳統的鋼琴教學中,每次授課只能給一個學生上課,而電鋼琴集體課能同時給幾十個學生上課,減少了教師編制和工作量,避免了許多重復的教學環節,使資源得到優化配置,培養成本大大降低。其次,傳統的鋼琴教學,內容一般是由基本技術練習、練習曲、樂曲三大部分構成。而電鋼琴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安排和設計好整個教學過程,熟悉曲目和講課內容,要講解曲目的要點和難點,較嚴密安排課堂時間,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再次,傳統的鋼琴教學在一對一的授課方式中,學生常常是以模仿和體會為主要的學習方式,對教師的依賴性強,學習中容易產生惰性,在練琴中缺乏主動思考的能力。電鋼琴集體大課的教學模式給學生提供了齊奏、分聲部合奏、聯彈及伴奏等形式多樣且豐富靈活的課堂學習形式,同學之間可以相互學習、相互激勵、相互借鑒、取長補短,隨時可以聆聽觀察其他同學的演奏,學生在對音樂的辨別能力、視奏能力、節奏感、集體合作能力及心理素質方面都有效地得到了鍛煉。

任何事情都具有兩面性。電鋼琴教學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探索。第一,學生程度參差不齊、進度快慢不一是教學中遇到的主要問題,也是教師最頭疼的問題。在實際教學模式中,盡管以分組教學、分程度教學為主,把程度相對一致的學生安排在一組,講解相同的知識點,解決相同的技術難點。但在一段時間后,學生的進度也會慢慢拉開,使得老師不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這是在電鋼琴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問題。第二,學生不夠重視。有些學生對集體課的認識不到位,認為集體課人數多,學不到什么知識和技能,造成他們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過程不認真,課后又不練或盲目地選曲,忽視基本功訓練,導致技能掌握不扎實,嚴重影響以后的教學計劃。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深入研究、積極改進教學結構和方法,充分發揮集體教學的優勢和特點,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重點、有步驟地進行講授,強化學生對鋼琴基礎技能的掌握。第三,由于教學形式和課時的限制,教師不能對學生回課作逐一的講解,使得學生不能被老師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不能針對其問題詳細地點評,教師的指導局限與對學生共性的指導,很難做到量體裁衣、因材施教。第四,雖然電鋼琴是依據傳統鋼琴的結構制作的,但相比起來,鍵盤力度較輕,聲音相對缺乏層次,學生容易忽視對聲音音色的追求與控制,僅滿足對樂曲音符的彈奏,演奏過于平淡。

作為一名鋼琴教師,在教學中,我將不斷認識到電鋼琴在教學中的不足,揚長避短,充分發揮集體教學的優勢,總結教學規律,完善、創新電鋼琴教學,提高教學質量,促進鋼琴教學發展的騰飛。